双侧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一例

2013-07-19 02:41储小燕毕志刚芦桂青富志良尹晓晴王羿婷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乳晕角化双侧

储小燕,毕志刚,芦桂青,康 莉,刘 艳,富志良,尹晓晴,王羿婷

临床资料

患者,女,22 岁。因双侧乳头乳晕色素加深伴皮肤肥厚5 年,于2012 年2 月3 日就诊。5 年前患者双侧乳头乳晕无明显诱因出现色素加深伴皮肤肥厚,后表面出现黑褐色颗粒,皮损面积渐扩大,偶有瘙痒,未予治疗。患者既往无外伤史,无其他皮肤病史,无家族遗传史,否认有内分泌疾病史,未婚育。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均正常。体格检查:营养中等,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双侧乳头乳晕对称性皮肤色素加深呈暗褐色,乳晕范围扩大,直径3 ~ 4 cm,边界清楚,表面皮肤明显增生肥厚,呈疣状突起,有黑褐色颗粒状赘生物,沟纹加深加宽,乳头无溢液(图1a,1b),颈后、腋下、腹股沟、外阴等处皮肤色泽均正常,无增厚。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血沉,胸部X 线片均正常,肝、肾功能正常,空腹血糖、甲状腺功能(T3、T4、TSH)及性激素均正常。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局部表皮角化过度,棘细胞呈规则性肥厚,有乳头瘤样增生,基底细胞色素增多,真皮乳头水肿,浅层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灶状炎性细胞浸润(图2a,2b)。诊断: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治疗:口服异维A 酸胶丸10 mg 每日2 次,外用0.025% 维A 酸乳膏每日1 次。2 个月后,乳头和乳晕的疣状突起及颗粒状赘生物消退,乳晕周围色素沉着减轻(图3a,3b)。

图1 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患者临床皮损

图2 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患者皮损组织病理

图3 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患者治疗2个月后

讨论

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hyperkeratosis ofthe nipple and areola,HNA)于1923 年由Tauber 首先描述。以往认为该病是一个罕见的、散发的、良性的皮肤疾病,但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约90 例有关HNA 的报道[1],且相关报道例数仍在增多。可见,本病可能并不罕见,而是以往对其认识不够,以至漏诊或误诊。本病通常不影响患者健康,也未见有死亡病例报道。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3 型:Ⅰ型为表皮痣的延伸型,通常仅累及单侧乳头和(或) 乳晕;Ⅱ型为与其他皮肤病并发型,病变除累及乳头、乳晕外,还并发其他皮肤病, 如:鱼鳞病、黑棘皮病、Darier 氏病、慢性湿疹、遗传过敏性皮炎、皮肤T 细胞性淋巴瘤等,病变通常好发于双侧;Ⅲ型为先天型或痣样型,好发于20 ~30 岁女性,一般双侧乳头和(或 ) 乳晕均受累。本文患者双侧乳头发病,且不伴有鱼鳞病和表皮痣,属于痣样型。国内报道的病例多为女性痣样型患者,男性患者及双侧发病的患者罕见[2]。

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部分患者在青春期或妊娠期间发病,有些患者妊娠时皮损增厚、颜色变深, 甚至造成分娩后哺乳困难[3]。有报道男性患者多见于采用乙烯雌酚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4],推测本病可能与性激素水平有一定关系,但目前尚缺乏理论依据。有报道患者乳头和乳晕皮损内人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率高达92.86%[5],病毒在本病发生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本病与良性黑棘皮病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有观点认为这两种疾病可能均与内分泌失调有关,而且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的组织病理改变可以与黑棘皮病很相似,应与其鉴别,也有观点认为疾病本身就是恶性黑棘皮病的表现之一[6]。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局部外用药物如维A 酸软膏、角质剥脱剂或卡泊三醇软膏;口服药物如阿维A 酯和糖皮质激素;液氮冷冻或CO2激光;刮除术;射频术;外科手术等方法。本病也有报道冷冻疗法或外科切除乳晕并用皮瓣进行组织重建[7]。本例患者经异维A 酸胶丸和维A 酸乳膏治疗2 个月效果较满意,目前仍在随访中。

[1] Foustanos A, Panagiotopoulos K, Ahmad D, et al. Surgical approach for nevoid hyperkeratosis of the areola [J]. J Cutan Aesthet Surg, 2012, 5(1):40-42.

[2] 杨秀莉, 姜丽亚, 周景. 男性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一例 [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6, 39(11):638.

[3] Shastry V, Betkerur J, Kushalappa PA. Unilateral nevoid hyperkeratosis of the nipple: a report of two cases [J].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 2006, 72 (4):303-305.

[4] Schwartz RA. Hyperkeratosis of nipple and areola [J]. Arch Dermatol, 1978, 114(12):1844-1845.

[5] 刘静穆, 郭玲, 王倩, 等. 乳头乳晕过度角化症临床病理分析及皮损中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 [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9, 42(11):787-788.

[6] Lee HW, Suh HS, Choi JC, et al. Hyperkeratosis of the nipple and areola as a sign of malignant acanthosis nigricans [J]. Clin Exp Dermatol, 2005, 30(6):721-722.

[7] Kartal Durmazlar SP, Eskioqlu F, Bodur Z. Hyperkeratosis of the nipple and areola: 2 years of remission with low-dose acitretin and topical calcipotriol therapy [J]. J Dermatol Treat, 2008, 19(6):337-340.

猜你喜欢
乳晕角化双侧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乳晕又大又黑能改善吗?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乳晕变黑是病吗?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环乳晕微切口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效果
应用双侧髂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双手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