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重视“美”的教育

2013-07-21 12:28黄灵娟
海峡科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情感

黄灵娟

语文教学应重视“美”的教育

黄灵娟

福清华侨中学

所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情感,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一定的具有审美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按照美学规律将美育渗透进语文教学,着重从学生的阅读学习中进行情感渗透,使之受到熏陶。

语文教学 文学形象 情感体验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就已经看到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联系,把美育列为他所开创的学校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把规范社会政治制度及伦理观念的“礼”,与进行艺术审美教育的“乐”相提并论,共同置于学校教育科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前列。他认为,礼可以安上治民,乐可以移风易俗。以后的荀子更进一步,他在《乐论》中指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这就不但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也看到了美育“入”、“化”的特殊性。近几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认真贯彻“两全”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中,更加注重美育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地位,更加重视美育的育人效能,不断推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美育又不同于一般的德、智教育。一般的德智教育,是以提高思想认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为目的,而美育是以陶冶感情为目的,它不带有一般的德、智教育所具有的强制性,能使人们心甘情愿地去接受美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操,获得精神的满足与愉悦。因此,在普及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小学里,就要处理好美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从而更充分地挖掘与发挥美育的潜能。

在学校教育中,语文学科在实施美育方面,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修订后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但是,在过去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两种倾向:一是把语文课上成地道的政治说教课,二是把语文课简单地上成汉语工具课。这就违背了语文学科的审美特性,忽视了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我们知道,文学是一门可以描绘形象、传达思想、表达感情的艺术,因而,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就必然带有审美玩味。中学语文作为文学这门语言艺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入编课本的文学作品多是文优质美的典范之作,我们在教学时,也就必然要运用与文学特性具有相似点的美感的三个特性——愉悦性、形象性、情感性来进行审美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1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都渗透着情感性

我们知道,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从受教育者来看,他们必须被审美对象引起情感、态度,即喜怒哀乐爱憎之情绪,并通过情感体验,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在感情上沟通融合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正是德智的理论教育形式所难以达到的。

语文课上,对于这种情感教育,更可以做充分自如的发挥。因为一篇好的文章,总是流淌着作者饱满酣畅的思想感情。我们在授课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作家的感情入手,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命运和种种生活情景的分析,引起感情上强烈的反应,在审美对象中对照自我的影子,从而引起或喜或悲、或爱或憎的情感体验。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名篇《背影》中,以平实无奇的笔墨、近乎白描式的手法勾勒了一幅父亲买橘的背影图:“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从字面上看,这段文字写的不就是父亲买橘的事情么?这是很平常的呀。然而,就是在这样平实的叙述中,却蕴含着多少父子深情!因此,对于这样的文章,就要抓住作者的感情,从情感入手,使学生受到很好的美育熏陶。父亲是个上了年纪的人,又是一个胖子,加之穿着臃肿,行动起来该是多么不便,可他为了儿子路上有解渴之物,自得其乐到在大庭广众之下笨拙地爬上爬下,那朱红的橘子在学生面前就会很自然地幻化成唐代诗人孟郊笔下那“临行密密缝”的慈母手中之线,以致于当时作者潸然泪下,学生也就不能不从心底发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慨了。

德国美学家克罗齐曾经说过,“艺术家的全部技巧,就是创造引起读者审美再创造的刺激物。”因此,在授课时,就要有意识地抓住某种契机,创造浓郁的情感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以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动力。这种情感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育熏陶的功力,甚至不亚于带有强制性的其他形式的教育之功力。

2 语文教学中还带有审美教育的愉悦性

美不只是具体的、形象的,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不是直接诉诸人的理智,而是诉诸人的情感,通过它以情感人,使人的情绪得到愉悦,意志得到激励。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是洋溢在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我们在欣赏一篇优美的文章时,也同样会引起这种愉悦感。尽管我们在欣赏一出悲剧时不会笑逐颜开,如同欣赏一出喜剧时不会愁眉苦脸一样,但不论悲剧也好,喜剧也罢,在哭过、笑过之后,却都能通过对其中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悟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陶冶。我们可以为其中正面人物的失败乃至毁灭而悲愤落泪,也可以为反面人物的应有下场而痛快欢呼,还可以为滑稽人物的诙谐乃至丑陋而捧腹大笑,所有这些,都能够给人以舒适、轻松、欢快和净化,并且通过愉悦身心而启示我们认识人的本质力量,从而陶冶出高尚的审美情操。

3 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育的形象性

从审美实践活动的具体过程看,美育是通过展现形象体系,供受教育者直接、具体的观照,激发和净化感情,而不是像纯粹的德、智教育那样通过传达概念体系,促使受教育者去作抽象的思维。语文学科正适应了这一特点,因为语文课是以语言或文字为物质媒介,构成一种想象的艺术形象,这种语言文学的基本特点,就在于它的立体性与美的综合性。因而,尽管语言文学本身是抽象的符号,它所描写的对象不能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却能为读者留下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诱导读者在想象中体验并补充作家所创造的美的形象。因此,语文教学重视审美教育也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基于这一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这种间接性的艺术形象,应该重视进行直观教学,尤其对主要处于“故事期”的初中生来说更应如此,要引导学生展开形象思维,透过字面领略内容的深蕴,把握具体的形象,使学生有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具体感受,从而得到美的享受。例如,我们在分析元代散曲之绝唱《天净沙秋思》时,就不应只停留在字面的简单理解上,而要引导学生从作者创作的形象艺术角度进行审美。它全篇仅28个字,既不夸张,也不用典,而只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个在一条黄尘漠漠、秋风飒飒的古道上,骑着一匹瘦骨伶仃的驽马的游子形象。然而,这一形象的出现,却是经过了作者一番精心的艺术渲染:首先,意境创作匠心独运,作者没有直接去写游子内心的秋思,而是精心选择了几个最能触动游子愁绪的景物,从色彩、情调、构思上巧花心思,创设一种凄迷的意境氛围,达到化景为情、物我合一的艺术审美效果。其次,语言上精练简洁,前三句由九个独立的名词构成九个独立的视觉意象,加强了视觉性、绘画性、雕塑性的审美效果,使多重空间的事物同时出现,这就加强了空间的张力和审美的玩味。也正因为如此,这首小令得到了王国维“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的妙境”的赞誉。

我们说,美育不同于德育、智育,它是通过展现形象体系,使受教育者得到具体的审美感受。即便这个形象本身是生活中的丑类,如《儒林外史》中的哪个悭吝、贪欲、嗜钱如命的严监生,契诃夫笔下那个媚上欺下、反复无常、如蜥蜴般善变的“变色龙”奥楚蔑洛夫等,虽然作者并不能把他们描绘成“一副美丽的面孔”,却可以“美丽地描绘一副面孔”。即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美丽地描绘”他们丑恶的本质,使之转化为具有自我否定价值的美学形象。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作品中形成的对丑进行审判的倾向,懂得对真善美和假恶丑进行区分,从而受到深刻的审美教育。

因此,我们在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时,应该注重从文学形象与作家情感方面来分析作品,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作品做些适当的字词解释和德育点评,切忌把语文课上成枯燥的政治说教课或者是纯粹的汉语工具课。美是创新意识不竭的源泉,美无处不在。我们只要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具备了浓厚的审美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得心应手,把大自然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渗透到学生心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里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同时也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有效的促进和提高。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情感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