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效果之我见

2013-08-15 00:42□李
戏剧之家 2013年8期
关键词:音色因材施教声乐

□李 娜

如何才能有效的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成果,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经常思考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得知,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部分的原因取决于我们教师是否能够科学地利用课堂45分钟的时间。在这45分钟的时间里,最大限度的提高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不同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这样呢,我们教师也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非常开心,想当然的,教学质量也有了保证,教学效果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假定从t=0时刻到所有部件进行一次替换为全周期。由1.2节假设(3)可知,由于AC结构简单,维修工作易于完成,故其维修耗时可忽略不计。MC的维修工作相对复杂,应充分考虑其维修耗时及停机维修造成的经济损失。全周期可以划分为运行期和维修期两部分,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这里考虑了不完全维修的间隔随部件年龄增长的变化。

今年以来,武汉理工大学大力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使广大师生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共同筑起食品药品安全“防火墙”,切实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我是一名艺术学校的声乐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成果呢?我们所面对的教学要求跟其他普通中学所面对的不太一样,根据不同学校的教学需要,我们进行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授课模式,这就需要具有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首先,我们自己要有非常专业的声乐基础知识。我所指的“声乐基础知识”不单单是指各种声乐演唱技巧,并不是说会唱会弹就会教。教学,要求需要有更高的造诣。作为声乐教师应该拥有自然的教学素养,但同时更需要具备有关声音的基本生理知识,包括了解音响学的物理原理和有关发声器官的初步的解剖和生理学知识。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群体他们对于声乐没有任何的基础,对于一切都一无所知,但是他们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我们要先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从生理学的角度让学生们知道声音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么样产生共鸣的,之后再通过循序渐进的具体实践方式,让学生逐一了解。这种教学方式,即使学生在短时期内无法做到,但最起码学生能够分辨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尽可能的避免产生误区。

其次,我们要有非常丰富、形象、准确的语言结合图像进行因材施教。我们面对的学生群体每个人的个人素养都不同,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却发现不管是条件好的或是条件差的学生,甚至是一些稍有基础的学生,学过的知识点和技巧却总是要反复的讲解。后来我发现学生往往是呆板的去记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很容易混淆和忘记,于是我让学生根据所讲的内容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具体的图像,图像加上讲解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又可以加深记忆,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再次,怎样教会学生用情感去演绎歌曲。每首歌曲的创作都是词曲作家最真实的情感写照,而我们对歌曲的演绎既要再现词曲作家当时的情感世界,又要把自己融入进去,从而体现自己的个人魅力,这就需要教会学生怎样去进行想象。首先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歌曲创作的时间背景,作者的用意,所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根据歌曲的乐句结构,和声编排,以及所对应的歌词,引导学生把歌曲作品想象成一幅幅流动着的美丽画卷。周围的环境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和音色描写;远处的、近处的环境又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音色;虚幻的画面应该用怎样的情感和音色表达;实景的画面又应该用怎样的情感和音色进行表达......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歌曲的演绎能力,又可以促进他们更好的、更灵活的掌握各种声乐的演唱技巧,不至于呆板的、机械的只会用方法演唱作品。而做到用情感去演绎作品,因为我们所学习的各种声乐技巧都是为能更好的演绎作品而服务的,而不是方法演唱歌曲。

最后,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学生,性格迥异,这就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跟学生进行沟通,去了解他们的喜好,去了解他们的内心,让他们真正的认识到我们作为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责任,打开他们的心结,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

结合以上几点,在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人素养和条件,提前备课,合理充分的按排好上课内容,进行因材施教,可以有效地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成果。

猜你喜欢
音色因材施教声乐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