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表演艺术的独特样式与风格

2013-08-15 00:42刘晓霞
戏剧之家 2013年8期
关键词:莲花落群舞小戏

□刘晓霞

中国戏曲中的地方戏曲,是名族艺术的瑰宝。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各地方戏都有独特的表演艺术,所谓独树一帜。本文就二人转的表演风格浅谈一下几点:

一、二人转的八大类型

二人转是曲艺、戏曲、歌舞三者兼备的综合艺术。它土香土色,一树多枝,目前已有十多种表演形式,曾有“单、双、群、戏”四大类型之说。到了21世纪的2006年,二人转可分为八大类型,简述如下:

1.单出头。单出头是二人转的一种,一人表演,俗称“一人转”。传统作品仅有《王二姐思夫》、《红月娥做梦》(以上旦角)、《丁郎寻父》、《花子拾金》(以上丑角)四个节目。

2.独角戏。有的自始至终扮演一个人物,有的在叙述中也摹拟其他人物,有的还吸收了四川谐剧的艺术手法,一人向虚拟的其他人物对话(如《车站服务员》、《麻将迷》)。

3.二人转。二人转,又叫对口唱、双玩艺儿和双调(音条)、旦丑戏等。

对口唱是二人转的主要形式。传统曲目三百多个,常演的有《西厢》、《蓝桥》、《杨八姐游春》、《猪八戒拱地》等百八十个,早期蹦蹦多为男演员,扮为一旦一丑,后来改由男女两个演员演唱。唱词多以叙述体为主,也有代言体成分。

4.群唱、群舞。群唱群舞的形式,俗称“多人转”,早在传统戏中就有,如《大观灯》中就有集体秧歌表演场面,但未形成独立的艺术形式。辽宁演出的《无价宝》、《插秧歌》,吉林演出的《观画楼》、《送队长》等,都是群舞形式,有的以男女二人为主,众人表演为辅;有的以一人领唱为主,众人伴唱伴舞为辅,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5.拉场戏。拉场戏又叫秧歌戏、“人物戏”或东北地方戏。它是在二人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小戏,多半是三、五个人物的小戏。传统拉场戏有40余个剧目,其中有由二人转演变来的《冯奎卖妻》、《包公赔情》;有从莲花落发展来的《回杯记》、《孙继高卖水》;有由东北民歌扩大而成的《二大妈探病》、《寒江》;还有从梆子、评剧、喇叭戏移植而来的《杀江》、《三贤》、《李桂香打柴》、《王婆骂鸡》等剧目。

各地演出了许多现代戏和新编历史戏,如《光荣灯》、《表兄弟》、《谁是女婿》、《接婆婆》、《新婆媳》、《丫头啊丫头》、《鲍不平》、《戏婆打碗》、《吹鼓手招亲》、《九红出嫁》等剧目。

传统戏多为一旦、小丑、小生的“三小戏”,以表现农民生活见长,后来也出现一些其他行当的角色,如《拉马》中的武旦和武丑;《杀江》、《坐楼》中的老生;《包公赔情》中的黑头(净的一种)等等。

新戏,除了男女农民形象外,拉场戏舞台上也有了工人、战士、干部及儿童等人物。

6.调侃戏(如魏三等)。归曲艺类。

7.东北地方戏小品(赵本山等)。归戏剧类。

8.东北剧。吉林省的吉剧;黑龙江省的龙滨剧、龙江剧;辽宁省的辽沈戏(未发展成熟),都是在拉场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剧种。

此外,还有在莲花落、二人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评剧。

二、二人转的流派

辽南艺人受大秧歌影响较大,首先在二人转表演中加上扇子,并有了喇叭伴奏。

流传到吉林东山里的二人转,常年在林区演出。林帮性格粗犷,爱看武戏和丑角耍彩棒。黑龙江北大荒冬季天寒地冻,多挤在大车店、筒子屋,在炕上演出,艺人表演不得施展,故此多以唱腔优美取胜。

二人转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东、西、南、北四个流派。

东路以吉林为重点,多用彩棒,以武戏见长;

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莲花落影响较大,讲究赶板夺字;

南路以辽宁营口市大石桥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最早使用扇子,以舞蹈见长;

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唱腔优美,表演细腻。

因此有“北靠唱,南靠浪,西讲板头,东耍棒”之说,如今加上魏三的“说口侃”,本山的“说口演”。

二人转在东北以独特样式和独特风格得以在广大农村和中小城镇流传,深受劳动人民的喜爱。并且走向全国各地,登上大城市和大媒体堂而皇之地大展风采。

猜你喜欢
莲花落群舞小戏
莲花落
莲花落
舞剧中群舞编排的重要性
以史为纲:民间小戏实证研究的新范式——读陈美青《质野流芳:山西民间小戏研究》
群舞冲纪录
卢石磊的群舞教学剪影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李兰迪:99年的“小戏骨”
莲花台畔莲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