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栏跑在课余训练中的开展及成绩的提高

2013-08-15 00:54
科技视界 2013年1期
关键词:过栏跨栏速度

李 伟

(东海县体育中心,江苏东海222300)

跨栏跑的最大特点是在高速跑进当中越过一定数量的障碍,因此,必须通过对学生的平跑速度和专项技术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才能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但由于技术、场地、训练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学校中得不到重视,开展不够普及,甚至在运动会中取消了该项比赛,从而导致跨栏跑的运动水平提高缓慢。 目的在于通过介绍一些简单的训练方法,利于跨栏跑在学校体育中能开展并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1 激发学生的体育自我需要,提高学生对跨栏的兴趣

1.1 心理方面

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有很高的竞争意识,拼劲很足。 因此采用启发、鼓励、循序渐进等教学方法,教育学生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减少疾病为目的。 正确理解健康与亚健康的意义所在,使学生自身感到参加体育的需要,对体育有一种饥饿感和依赖感,从而提高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

1.1.1 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

心理障碍经过认真诱导可以得到调节、控制和消除,田径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心理障碍的特征, 正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进行诱导,努力帮助学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形成积极的、适宜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1.1.2 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人体的各种活动都是以动机为动力。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学习的自觉性和对学习直接兴趣的差异。 在跨栏教学中努力地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和体验。如根据学生基础水平,运用分层次教学法,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跨越不同高度和栏距的栏架,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跨栏运动的乐趣。 这样既消除了学生对跨栏跑的心理障碍,又培养了学生对跨栏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1.2 教学手段多样化

重复不变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对体育产生乏味和厌恶感,教学手段多样化对提高体育兴趣至关重要。 如:观摩和欣赏大型体育赛事,创造良好体育文化氛围。

1.2.1 合理安排体育教材,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组织教法得当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注意创设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其次,注意循序渐进,有浅入深。 第三,注意考试的运用。 第四,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教学中不要把学生限制住,而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活动空间。

1.2.2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

它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的方法。体育教学中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可见,教师的示范对于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目的的示范可以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 教师的每次示范都应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让学生先观察,了解整个动作的形象,结构和过程,然后结合教学要求,把动作分解,用慢速或常速做重点示范。

正确的示范可以造成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气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使人对某种事物有一种特殊的欲求倾向,并力求积极参与该事物的心理特点。正确的示范可以使学生在体验到体育动作的形体美,力度美,娴熟美和健康美的同时,获得一种满意的心理感受。 并由此而产生学习体育技术动作的极大兴趣。 从而对跨栏产生兴趣。 因此,在教师正确的动作示范的影响下,使学生油然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气氛,从而提高学习动作技能的积极性,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1.2.3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生克服困难与挫折的保证,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榜样作用来影响学生,并充分利用运动技术中的动作特点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通过有难度、超负荷的身体练习让学生体会吃苦耐劳、顽强拼博的思想作风,逐步塑造学生的意志品质,有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学生就能自我调控,就能面对学习和生活的一切困难自觉地与困难作斗争。

1.2.4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保证

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以要求教师:a.多用激励的语言;b.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c.参与到学生中练习。

2 提高跨栏成绩的速度训练

速度是跨栏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有人把速度称为跨栏跑的“灵魂”,这正恰如其分地说明了速度在跨栏跑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训练中,要求学生坚持从实际出发,高强度、高质量地完成任务的原则。在速度训练上,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主要途径。

2.1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用常规手段发展的平跑速度

身体素质是学生掌握和完善跨栏技术,提高专项速度的重要前提条件,训练中必须加大力度,切实促进学生在速度、力量、耐力、爆发力,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等方面全面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发展学生平跑的绝对速度。 其主要方法有:

最大速度跑:通过追逐跑游戏、接力跑比赛、短距离变速跑、短距离反复计时跑等手段,提高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的转换能力和有关肌群在高强度下工作阳能力,以达到提高跑速的目的。

借助外力跑:如牵引跑、下坡跑、顺风跑等,在外界强化刺激下,促使内在的变化,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提高速度、发展速度。

提高动作速率:学生神经兴奋与抑制转换过程的快慢,动作速度协调能力的高低,是提高速率的重要基础。 发展动作速度,提高步频,可采用快频率的小步跑、下坡计时跑、顺风跑、快速摆臂等方法。

采用负重方法,重复关键技术动作练习,提高参与动作练习有关肌肉的力量和收缩速度;发展对抗肌的力量,提高对抗肌的速度。如轻杠铃反复挺举、负重高抬腿跑、快速立卧撑跑起、原地分腿跳等

2.2 提高步频,完善跑的技术,提高跨栏的速度

在高水平跨栏的竞赛中,学生的身高、腿长、跑的速度、过栏技术等,尽管存在不同速度差异,但全程跑的步数是相同的。 起跑至第一栏,栏间跑及下第10 栏后至终点的各段距离内,所跑步数基本相同,步长相差无几。由此不难看出,学生提高栏间跑速度的关键,不是步长加大, 而是步频的提高和节奏和改善。 主要手段有:(1) 原地或手扶支撑物的快速高抬腿跑;(2)30m、50m、80m 等距离快速冲刺跑;(3)下坡跑;(4)顺风跑;(5)降低栏高、缩短栏距的反复快速跨栏跑。 在重视步频训练的同时,结合跨栏跑的特点,改进和完善跑的技术,对提高跨栏跑的速度也是十分重要的。

2.3 增强跑跨结合的专项能力,提高跨栏的速度

具有高跑速的学生并不一定能跑出好的跨栏成绩, 实践证明,在提高跨栏跑的速度训练中, 单纯采用平跑的手段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只有不断发展专项素质,提高动作速度,完善过栏技术,实现跑与跨的理想结合,才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应尽力发展学生两腿动作速度及跑、跨结合的能力。其主要手段有:(1)原地分腿跳练习;(2)栏侧、栏中一步过栏练习;(3)缩短距离跨栏跑练习。

3 提高跨栏成绩的专项技术训练

跨栏跑技术性,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技术训练过程中,要抓住主要环节,针对学生在技术上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训练。

3.1 接受现代跨栏技术的理论概念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通过访问有关田径运动教学的网站。通过直观法,对跨栏技术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技术的理解。跨栏技术的核心是跨栏步,它决定了跨栏成绩的快慢。跨栏步是由摆动腿攻栏,起跨腿提拉过栏和下栏着地组成。 通过反复地观摩及分析,加强并提高了学生的认识理解和接受能力。

3.2 强调“摆动腿”

学生在起跨腿踏上起跨点开始的一刹那,摆动腿就进入了攻栏摆动阶段。 一直到摆动腿落地才完成了摆动腿的使命。 摆动腿攻栏是否充分积极,落地是否快速都直接影响着跨栏步,故多做摆动腿的练习是提高跨栏技术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充分积极的摆动腿攻栏就没有快速的栏间跑。

4 大量的训练是形成正确技术的好方法

跨栏运动是跨栏与跑结合的运动,而在跨栏跑技术中过栏技术和栏间节奏直接影响跨栏跑的成绩。而正确技术的形成是靠千百次的磨练才能达到的,所以坚持每天练习是为了加快技术的改进和提高。 大量模仿练习使学生在技术提高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和不失连续性。缩短掌握技术时间,因此我们利用每天早锻炼的时间来进行跨栏技术的细节练习。如:栏侧起跨腿提拉转的过栏技术练习;摆动腿摆动攻击目标物的技术练习;以及用不同高度栏架的方法来使学生掌握、巩固、提高跨栏技术。

总之,跨栏跑的业余训练,要突出重点,要有针对性,随着科技的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入,业余训练将会朝着科学化、正规化方向发展,也一定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

[1]袁作生,南仲喜.现代田径运动科学训练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蔡建波.对体育课兴趣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报.

[3]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4]喻斌.谈中学生“惧栏”心理[J].田径,2001,5.

[5]吴劲松.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分析及对策[J].体育师友,2001,6.

猜你喜欢
过栏跨栏速度
速度
跨栏比赛
比速度更速度——“光脑”来了
论提高女子运动员100米栏过栏速度的方法
探寻跨栏步教学的优化手段
——滑马过栏
跨栏跑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体育课教学中跨栏架的妙用
少年跨栏运动员训练的“两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