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孕周胎盘早剥169例临床分析

2013-08-15 00:51李艳杜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3期
关键词:生儿死胎早产

李艳 杜娟

胎盘早剥是产科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及时做好预防救治措施是降低死胎、新生儿死亡率和保障母体预后的关键[1]。本文结合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住院的不同孕周胎盘早剥孕产妇169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住院的胎盘早剥病例169例,产妇年龄22~43岁,平均(27.9±3.94)岁。其中初产妇135例,经产妇34例,顺产43例,剖宫产126例。将所有病例分为3组:①<32周组(28例);②32~34周组(34例);③34周以上组(107例)。3组对象的年龄、初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病例的确诊均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超声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产妇产后检查胎盘有凝血块压迹的综合结果判定。结合临床急救应对策略,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及母婴预后。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胎盘早剥与发生孕周及围生儿预后情况分析 34周以上的胎盘早剥发生率占总例数的63.3%(107/169),明显高于34周以下36.7%(62/107)的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34周以下发生胎盘早剥的围生儿死亡率较高。围生儿窒息率:<32周组占60.7%(17/28),32~34周占47.1%(16/34),明显高于>34周组37.4%(40/107)围生儿窒息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死亡率:<32周组占21.4%(6/28),32~34周占8.8%(3/34),明显高于>34周组3.7%(4/10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胎盘早剥发生孕周与母体预后关系 各孕周发生胎盘早剥的病例均有出现DIC、PPH、ARF的情况,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比例不高,发生率在15%以下。

2.3 发病孕周与胎盘早剥类型的关系 <32周:Ⅰ型12例占42.9%,Ⅱ型7例占25.0%,Ⅲ型9例占32.1%;32~34周:Ⅰ型13例占38.2%,Ⅱ型15例占44.1%,Ⅲ型6例占17.6%;>34周:Ⅰ型58例占54.2%,Ⅱ型44例占41.1%,Ⅲ型5例占4.7%。从统计数据来看,低孕周胎盘早剥发生的严重程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胎盘早剥的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一般的研究认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胎盘早剥病因的43.5%,是最主要的诱因之一。胎盘早剥孕妇并发重度妊高征、慢性高血压及慢性肾脏疾病,尤其已有全身血管病变者居多。当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以致破裂出血,血液流至底蜕膜层形成血肿,导致胎盘自子宫壁剥离。

本研究结果显示,>34孕周时发生胎盘早剥的概率较大,这可能与胎儿发育成长胎盘重量增加有关。但是<32周胎盘早剥常导致早产,从而导致低孕周低体重新生儿死亡率高。

另外,妊娠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诱因之一,这可能说明心血管系统的紊乱对于胎盘早剥发生严重性的影响,低孕周胎儿对于营养的依赖更关联于孕妇的营养供给,造成更大的剥离面。

本资料显示,在发生胎盘早剥的患者中同时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有78例,占所有病例的46.2%,另外29例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有11例死胎,因此临床诊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例需特别警惕母婴并发症,注意血压、24 h尿蛋白、血糖的动态变化,充分评估病情进展,动态监测母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妊娠期糖尿病病例出现胎盘早剥也有上升需加强关注;而胎盘早剥病例多并有先兆早产症状,注意避免因不适当延长孕周而导致死胎、胎盘早剥、凝血功能异常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故对临床表现的观察要求较高,特别与先兆早产的腹痛不适要重点鉴别,部分胎盘早剥病例误按先兆早产处理延误时机而导致凝血功能异常、死胎的并发症,故应当根据孕妇临床情况是否有子宫异常张力高、胎监胎心率异常、是否有血性羊水等综合考虑准确判断发病情况,而34周以下发生胎盘早剥的围生儿死亡率较高,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时进行剖宫产。

此外,也有病例是由于羊水过多或者脐带过短引起。还有2例患者则是缩宫素引产诱发胎盘早剥,故中晚期应慎用缩宫素,并注意临床症状表现,尽可能及早发现,避免并发症发生。此外,血小板减少、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也是少数引发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之一。

[1] 乐杰.妇产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8.

[2] 夏恩兰.正常位置胎盘早期剥离的病因及分类.实用妇产科杂志,1992,8(3):124.

猜你喜欢
生儿死胎早产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2019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265例围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
死胎临床护理伦理困境与思考
某省围生儿缺陷病因及引起死亡的原因分析
中国减少死胎速度仅次于荷兰
孕妇肥胖会使死胎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