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的挂线治疗进展分析

2013-08-15 00:47殷绪胜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17期
关键词:挂线瘘管肛瘘

殷绪胜

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广西钦州 535000

临床肛肠科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中,肛瘘占有较高的发生比例,由肛管或直肠与周围皮肤相通所致。包括高位复杂性肛瘘、低位复杂性肛瘘、高位单纯性肛瘘及低位单纯性肛瘘4种[1]。病情变化多端,局部反复流脓,肿胀疼痛,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临床有多种治疗方法,效果总体理想,但仍在患者痛苦较大、需较长住院时间、不能完全保证肛门的精细功能等不足[2]。目前,手术仍为最有效的治愈肛瘘的手段,挂线疗法属其中重要类型之一,具备中医传统的特色,且不断改良更新,为肛瘘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就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1 中医挂线疗法类型概括

1.1 传统挂线疗法特点

目前,我国高位肛瘘的治疗中,传统挂线疗法为主要术式,其作用机理是持线材料具备特有的弹性勒割作用,可对括约肌行缓慢勒开操作,另外挂线材料可诱导炎症纤维化反应产生,固定括约肌段黏连,避免了回缩分离,防止将括约肌瞬间切开而造成肛门失禁现象,中医将其定义为“实挂”的范畴[3]。与其对应的“虚挂”较重视引流,而无切割效果,临床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中,应用“虚挂疗法”即为支道与支道间、主管道与支道间的引流作用。存在于复杂性肛瘘管间的为症坏死组织在手术完全切除时损伤较大,实施虚线引流,只对挂线疗法的异物刺激和引流作用取用,促使其呈松弛状,在管腔内流置引流,降低了损伤肛周组织率,又确保瘘管可通畅引流,促使其成功闭合。挂线所发挥的相应异物刺激作用,对瘘管肉芽组织生长有明显促进效果,提高了起闭合进程[4]。

1.2 半实挂疗法特点

半实挂疗法由丁义江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性,临床实践显示,实施全程实挂后,在压力和肌电图测定下,患者括约肌功能仍表现为轻度下降,内口下移,低于齿线,挂线即可去除,内口可成功愈合。故半实挂疗法的作用原理为,首先为实线,再实施慢性切割操作,达齿线下,将内口齿线具体高压区有效避开,防止污染物进入,使内口达到闭合效果,对肛瘘起到治疗作用,且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肛管括约肌功能,减少损伤程度[5]。

2 挂线治疗实施技术特点分析

2.1 材料来源及选择

郭荣[6]等学者在临床实践中,取丝线代替橡皮筋应用,在开展手术治疗的同时,加用大黄、黄柏等中药外洗,平均住院31d,临床总有效率为88%。王业皇[7]等将传统挂线疗法与丝线疗法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肛门功能保护、术后愈合时间、临床效果、术后复发率方法,丝线虚挂疗法与橡皮筋虚挂疗法效果并无差异。两者均可在肛瘘创面引流中应用,手术适应症及操作方法的选择为确保预后的关键,肛瘘治疗中,两种材料均可起到辅助效果。

有学者将适量雄黄、穿山甲、三七、罂粟壳、僵蚕加麻油调配,充分混匀,并完成加热煮沸操作。普通橡皮筋用2根7号线松散交叉缠绕,在中药中浸泡,完成药线制作。凉干后在棕色磨口瓶内放入,取少许冰算、麝香加入保存。应用此传统挂线疗法将伤口愈合时间呈4~5 d缩短,且显著降低了大便失禁、肛门变形、伤口感染率。也有研究表明,采用改良挂线术治疗远外口瘘,平均住院15.3 d,一次手术治愈率为93.4%,二次治愈率为100%。改良挂线术具有肛周外观平整、并发症少、患者疼痛程度轻的优点,可加快术后康复,明显缩住院时间。1976年报道,高位肛瘘采用化学挂线法治疗,达96%的治愈率,且此方法应用药线穿过瘘管,效果更为显著,因药线促进愈合,具有抗菌、抗炎作用[8-10]。

2.2 定位挂线术特点

临床研究指出,定向挂线技术生物力学基础较为明确,肛瘘、肛周脓肿采用此方法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效果。沈习来对高位肛瘘采用定向挂线法治疗,按设定方向使挂线行缓解引流、切割操作,使位于瘘管与肛管两侧橡皮筋的压力面积改变,诱导压强差形成,采用不同的切割距离和速度完成定向切割,同传统方法比较,其效果明确,有效避免了后遗症[11-13]。

2.3 紧线及脱落天数

针对橡皮筋切割力的研究结果表明,需依据切割组织的力量,在1.5kg切割力时进行微调,以对合适的切割力进行选择,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手术采用1/4、1/3挂线勒割肌束收紧长度,疼痛较轻、可保护肛门功能,复发率较低[14-16]。脱线时间以12~15 d为宜。2周后未脱线需行适当紧线操作,防止并发症发生。

3 结语

临床肛瘘的治疗中,目前包括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瘘管封堵术等,但肛瘘栓治愈率呈较低水平,挂线治疗经研究显示,效果确切,为主要的治疗肛瘘的方式。传统挂线术虽操作简便、属低切高挂术,经济,对代门功能未造成影响,但术后有明显疼能,创伤大,并发症多,部分患者被迫选择带瘘生存,故挂线适应症明确,病变复杂的患者,才适宜挂线治疗。如女性前方肛瘘、瘘道完全穿过肛管直肠环、小儿肛瘘等。

为克服传统挂线术的不足,故临床又提出半实挂疗法、虚挂疗法,在传统优点得以发挥的同时,改良后的挂线疗法明显减轻的疼痛反应,可通畅引流,住院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有较高依从性,但目前尚缺乏远期效果的观察。故在肛瘘的治疗中,明确选择挂线治疗适应症,即保护肛门功能、根治肛瘘,以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1] 王业皇,章阳.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治[J].医学新知杂志,2006,16(3):127-128.

[2] 李春雨,聂敏,张丹丹,等.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J].江苏医药,2008,34(1):85-86.

[3] 苏开荣.高位挂线低位切开缝合治疗复杂性肛瘘68例[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28-129.

[4] Shanwari A,Nor AM,Amri N.Ligation of the inter 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a sphineter saving technique for fistula-in-ano[J]. Dis Colon Rectum,2010,53(1):39-42.

[5] 沈习来.定向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6):1007-1008.

[6] Safer B,Jobanputa S,Sands D,et al.Anal fishula plug,initial esperience and outcomes.Discolon Rectum,2009,52(2):248-252.

[7] 李淑霞,尹伯约.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5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11):732-733.

[8] 钱海华.高位肛瘘手术中应用高位虚挂线法与传统切开挂线的疗效比较[G].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学术会议化文集萃,2007:126.

[9] 李国峰,兰春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外科治疗[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1,6(6):72.

[10]宋维亮,王振军.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治疗肛瘘50例疗效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9,15(1):21-23.

[11]阿玉根,丁义江.杨柏霖,等.定向挂线技术的提出与生物医学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352-354.

[12]Bleier JI,Moloo H,Goldberg SM.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eteric fistula tract:an effective new echnique for complex fistulas[J]. Dis Colon Rectum,2010,53(1):43-46.

[13]史仁杰.肛瘘挂线疗法的焦点问题[J].中华现代中医杂志,2005,2(2):136-138.

[14]丁培霖,唐武,王建东.切开挂线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56例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2):6-8.

[15]李峨,李国栋,王磊,等.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技术参数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2):9-12.

猜你喜欢
挂线瘘管肛瘘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肛瘘挂线技术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全国名中医陈民藩教授肛瘘挂线技术经验总结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