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FTZ企业融资方式研究

2013-08-15 00:49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丛超广东白云学院黄军校
中国商论 2013年30期
关键词:试验区贸易融资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丛超广东白云学院 黄军校

C(S)PFTZ企业融资方式研究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丛超
广东白云学院 黄军校

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建设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结果,最终可以落实到金融、贸易、航运等五大领域的开放,以及管理、税收、法规等五个方面的一揽子创新。对企业来说,是一次新的机遇也是挑战,资金的使用尤其要慎重,而融资方式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自贸区 融资 C(S)PFTZ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中国自由贸易的区域性试验区,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园区)将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模式。

1 C(S)PFTZ简介

传统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greement,FTA):是根据多个国家之间协议设立的包括协议国(地区)在内的经济体,即在国际的基础上多国合作伙伴一起商议制定贸易规则。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FTZ):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即某一国在境内设立贸易区域,自己制定区内贸易政策,也称为自由贸易园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China(Shanghai)Pilot Free Trade Zone[1],C(S)PFTZ):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或上海自贸区,是设于上海市的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自由贸易区,将为上海带来十年发展红利[2]。

各区都是为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商务发展而设立的,但还是有明显区别。贸易区方案提出,总体目标是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新型贸易业态,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探索建立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努力形成促进投资和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着力培育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地为全国服务。

2 根据国发〔2013〕38号文分析新政

2.1 贸易领域监管模式创新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新模式,这是与上海综合保税区的主要区别。所谓“一线”,是指国境线;“二线”是指国内市场分界线,也就是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空间分界线。创新监管模式提出要将一线监管集中在对人的监管,口岸单位只做必要的检验、检疫等工作,特别是海关方面将不再采用批次监管的模式,而采用集中、分类、电子化监管模式,加大对电子账册的管理,达到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人与货物的高效快捷流动。总之,就是简化手续,降低成本,在自由贸易区实现“境内关外”[3]。“境内关外”是置于海关管辖界限以外,完全撤离关税及复杂的海关手续等贸易障碍,允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的特殊地区[4]。

2.2 金融领域监管模式创新

(1)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先行先试。在试验区内实现金融机构资产方价格实行市场化定价。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

一方面,如果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可兑换、利率市场化,避免了汇率的风险,可以最大化实现人民币跨境使用,减少因为短期的资本流动和热钱变化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离岸金融业务也是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与人民币资本项目一同开放,相辅相成,可以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人民币使用效率。

(2)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支持在试验区内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允许金融市场在试验区内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支持股权托管交易机构在试验区内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培育发展再保险市场。

2.3 税收领域监管模式创新

(1)实施促进投资的税收政策。注册在试验区内的企业或个人股东,因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等资产重组行为而产生的资产评估增值部分,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缴纳所得税。

(2)实施促进贸易的税收政策。将试验区内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或金融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范围。完善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适时研究扩大启运地、承运企业和运输工具等试点范围。

2.4 企业注册管理模式创新

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借鉴国际通行规则,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研究制订试验区外商投资与国民待遇等不符的负面清单,改革外商投资管理模式。决定在自由贸易实验区内暂停三类外资企业的部分审批,改为备案制度。国外的管理模式遵循“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原则,而我国则采取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探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即整理出法律禁止事项,这意味着未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内的外商企业管理将逐步和国际接轨,审批制也将转为备案制。

3 区内企业融资方式研究

3.1 贸易融资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方面是改革开放的又一深入;另一方面也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机会,因此,自由贸易是该区的重点,贸易融资仍然是最根本的方法。

(1)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主要从进出口两方面分析,包括短期和中长期。短期出口贸易融资有短期贷款、打包放款、出口押汇和票据贴现等;短期进口贸易融资有赊销、票据贷款、信托收据、进口押汇和提货担保等。中长期贸易融资不仅是一种贸易融资手段,也是争夺产品出口市场的一种竞争手段,主要有出口信贷和福费廷等。

(2)作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内贸易享有税费优惠,企业加工用的料件及设备免税,同时,商品存放在区内没有时间限制。海关对区内管理主要采用电子账册管理方式,弱化对企业的监管手续,加快通关速度,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这对企业来说,也是间接融资。对加工贸易还可以通过外发加工、加工贸易串料和加工贸易抵押申请等,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对减免税商品还可以申请减免税优惠;特殊情况还可以申请海关事务担保等等。

(3)另外,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也有不同的融资方式。对石油、天然气、物流运输、电力等大型工程项目,由于开发周期比较长,资金耗费巨大,可以开展国际项目融资,包括特许权融资(BOT)和融资租赁等。免税和自由港将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高科技企业还可以走科技融资的道路,拥有知识产权还可以用知识产权融资。

3.2 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

(1)银行贷款。传统的竞争性行业(农业、纺织业),技术稳定,投资者意见分歧不大,选择银行等中介融资为最佳[5]。按资金性质可以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专项贷款三类。专项贷款通常有特定的用途,其贷款利率一般比较优惠,贷款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内对金融机构开放,除了可以直接找中资银行贷款,也可以直接找外资银行贷款,还可以从其他金融机构融资。区内实行人民币资本项目的自由汇兑,企业在融资时可以减少汇率风险。

(2)股票筹资。股票属于权益性融资,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等特点,因而筹资风险较小。股票市场可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内允许金融市场在试验区内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支持股权托管交易机构在试验区内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等。这些都为区内企业股票筹资提供了便捷。

(3)债券融资。与银行贷款不同,企业债券融资是一种对市场进入“门槛”要求更高的融资方式[5]。企业债券,也称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表示发债企业和投资人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持有人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但有权按期收回约定的本息。在企业破产清算时,债权人优先于股东享有对企业剩余财产的索取权。但对中小型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新兴企业来说,债券融资有一定难度。

(4)融资租赁。通过融资与融物相结合,兼具金融与贸易的双重职能,对提高企业的筹资、融资效益,推动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融资租赁业务的主要形式有直接租赁、售出后回租、转租赁以及杠杆租赁等。此外,还有租赁与补偿贸易相结合、租赁与加工装配相结合、租赁与包销相结合等多种租赁形式。近年来,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企业融资需求旺盛,融资租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熟悉并接受。融资租赁业务为企业技术改造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提高了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引进速度,还可以节约资金使用,提高资金利用率。

(5)海外融资。企业能够利用的海外直接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私人贷款和混合贷款等;海外间接融资主要指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的债券、股票融资业务。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内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支持在试验区内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因此,直接向区内外资银行进行人民币的融资是个不错的选择,融资便捷、没有汇率风险、借贷成本低。

3.3 税收优惠融资

上海将推动税收创新,包括离岸贸易、企业低税率,对境外投资收益采用分期缴纳所得税等优惠政策,支持自由贸易园区内企业发展。例如,因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等资产重组行为而产生的资产评估增值部分,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缴纳所得税。再如,融资租赁企业或金融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范围。不管是分期付款还是税费的减、免、退,这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都可以减少企业的资金压力,加快资金的周转,这也起到了间接融资的效果。

3.4 行政改革融资

通过“无罪假设”来减弱对外商投资企业行为不必要的干扰,以“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的“负面清单”理念大力推动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工作创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的科学性,充分体现外汇管理以人为本、服务经济发展的宗旨[6]。同时,以“负面清单”的理念弱化政府对外资企业的审批管理,改为备案制,企业注册的时间会大大缩短,注册费用也会减少。总之,行政监管改革对企业来说,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成本上都是利好,减少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间接融资效果明显。

4 结语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区内企业要有资金使用风险的防范意识,融资方式的研究既可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也可以防范资金风险,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1]上海自贸区概念股待“升级”[N/OL].新华网,2013-07-05.

[2]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N/OL].中国新闻网,2013-08-22.

[3]陈策.国务院批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J].政策!望,2003(8).

[4]夏善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理念和功能定位[J].国际经济合作,2013(7).

[5]郭斌.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理论综述及其启示[J].金融研究,2005(3).

[6]毛德君.从“有罪假设”转变到“无罪假设” 从“正面清单”转变到“负面清单”[J].中国外汇,2010(8).

F832

A

1005-5800(2013)10(c)-050-02

猜你喜欢
试验区贸易融资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融资
融资
18个自贸试验区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7月重要融资事件
贸易统计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