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白土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2013-08-15 00:49倪海明蔡广超张雪旺龙世良李克贤慕朝师黄科林谢清若
大众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干法膨润土脱色

倪海明 蔡广超 张雪旺 龙世良 李克贤 慕朝师 黄科林 谢清若

(1.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广西 南宁530022;2.广西化工研究院, 广西 南宁 530001;3.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4.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 广西 南宁 530022)

活性白土是以膨润土为原料,经过酸活化处理得到的一种外观为白色或乳白色粉末,有较强的吸附脱色能力,在工业上称为活性白土或漂白土,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活性白土一般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也不与化学物质发生反应。目前已经在油脂脱色、化工产品精制、环保和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及科学的发展,活性白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我国膨润土储量丰富,但由于技术落后,起步晚,生产规模小,使得生产出来的活性白土质量差,不能满足我国市场需求。研究开发出高效活性的活性白土,开发出新型生产技术成为科学工作者迫在眉睫的工作。

1 活性白土制备原理

活性白土是经过酸化的膨润土,而膨润土的主要成分为蒙脱石。蒙脱石是三层结构的粘土矿物,具有由两层硅氧四面体夹一层铝氧八面体所组成的 2∶1型晶体结构[1]。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中间存在离子交换,里面的高价态离子被低低价态,如四面体中部分Si4+又可被A13+置换,八面体中部分Al3+又可被Ca2+、Mg2+等置换,致使晶体带负电荷。为达到电荷平衡,就要吸附Ca2+、Mg2+、K+、Na+等阳离子[2-4]。当加入酸活化时,酸中的H+与被吸附的离子交换而使这些离子溶出,随之八面体中的一对铝离子和二对羟基溶出,然后对酸化后的膨润土进行洗涤,过滤等后处理得到活性白土。

2 活性白土生产方法

活性白土自1921年在美国问世以来,得到迅速发展,至今经历了9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活性白土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5~6]:湿法、干法、半湿法、汽相法、煅烧法等。我国主要以湿法生产为主。区分湿法、干法、半湿法的是活化时的液固比,湿法液固比大于1.1;半湿法为0.7~1.1之间;干法小于0.7。下面就几种方法作详细介绍。

2.1 湿法生产

湿法生产作为生产活性白土传统方法,生产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运用。但湿法生产有着其不可避免的缺陷,随着干法生产的出现,一些发达国家已经不再使用此方法。我国由于开发起步晚,技术落后,湿法生产仍是我国活性白土生产的主要方法。

湿法生产[5]就是将精选的膨润土原矿初步干燥后,经粉碎机砸碎过后,加入水制成泥浆加到反应釜内,边搅拌边按固液比加入一定量的硫酸,然后加热到 95~100℃,恒温活化 6~8h,反应中止后,经分离得到的泥浆用水反复洗涤富余酸至pH=5为止,最后经脱水干燥、粉碎得到粉状活性白土。

湿法生产不受原料影响,也可用于一些不是优质的原料生产,如泥沙含量大、质量低劣的钙基土。湿法生产的活性白土脱色率高、吸附能力强、产品质量稳定、比表面积增大,在工业生产上被广泛使用。虽然湿法生产有其独特的优势,但还是有其不足之处:①资源消耗大:首先是能耗,多次干燥和粉磨能耗过大;其次是水资源浪费,洗涤需要大量的水。②产品回收率低。③无机酸对活化设备和输送管道腐蚀严重。④洗涤废水对环境有污染。⑤生产能力一般较低,不能形成大规模。生产针对这些问题,前苏联专利(专利号899466)提出:在膨润土的湿法工艺中,加入含钾试剂,可减少洗涤次数,提高回收率;同时还可提高活性白土的活性[7]。但由于我国钾盐资源比较缺乏,所以此方法在我国没有得到真正采纳。

2.2 半湿法生产

针对湿法生产纵多复杂的工艺流程,研究人员提出了半湿法生产,借以过到简化工艺流程,提高产品回收率,减少含酸废液对环境的污染。一般来说,半湿法生产工艺比传统的工艺耗酸量和用水量降低都降低一半以上,成本低,产品质量也比传统方法有所提高。

半湿法生产可分为煅烧炉活化法和自然晾晒法两种。

煅烧法:煅烧法就是将破碎过的膨润土原矿按一定的液固比加入硫酸混合,然后一起加入煅烧炉内煅烧活化,再用水漂洗,经过过滤、干燥、粉碎,最后得到活性白土成品。煅烧法生产出来的活性白土,活性度、脱色率及比表面积等指标都能达到最佳值。并且此法活化速度快,生产能力大,可进行大规模连续生产。但就是对原料要求过高。

晾晒法:晾晒法和煅烧法大同小异,只是活化方法不一样,晾晒法粗碎的膨润土粉加稀酸握匀后,在堆料场晾晒自然活化。此法生产成本低,产品性能良好等优点,但生成周期长,占地广,活化速度慢等不足限制了发展。

2.3 干法生产

干法生产就是将粗碎的膨润土直接加酸混合均匀后,在煅烧炉内煅烧活化。活化过后的游离酸不需要用水洗涤,而是用焙烧挥发和药物中和的方法除去。省去了洗涤等步骤,达到了简化工艺流程,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没有产生废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此法对活化用酸的种类和用量都有较高的要求,且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不高,因为没有经过水洗涤,产品中可能含有大量有杂质,而这些杂质影响到产品的性能,所以此法对原料的选择和产品的使用都有限制。

2.4 汽相法

汽相法技术是最近开发出来的一种全新技术,它集湿法生产技术和干法生产技术及煅烧法的优点于一身,是当下研究热点,有很好有利用价值,为活性白土生产提供了一条全新道路。

汽相法技术是在有压高热汽相下对水、酸、土半干态拌匀颗粒状态混合料,在静态下经汽相、液相、固相之间进行激烈的酸化反应形成半干态颗粒状酸化物,经漂洗、干燥等工序制备活性白土的一种新工艺技术。

汽相法技术集各生产技术所长得出来的,它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质量、性能都达到要求,而且在生产过程中用酸量和用水量都大幅度降低,生产周期缩短,节约了不少资源;同时,此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小,容易治理,生产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

近些年来,活性白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都不断向前发展,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生产出高质量的活性白土是研究工作者不断努力的方向。舒明勇[8]等提出用轮碾法制备高效活性白土;卢国庆等[9]采用制浆干燥技术制备高活性度活性白土;周庆红[10]改进工艺实现活性白土废水资源化利用等等,这些新工艺技术对活性白土生产有着积极的意义。

3 目前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

(1)对膨润土原料有一定的选择性,并非所有类型的膨润土都能生产出高效活性白土。

(2)生产活性白土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水,酸性废水不能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能耗大,造成能源浪费。

(4)目前市场上的活性白土在对油脂脱色时,吸油率高,造成油脂损失浪费,油脂脱色部门希望吸油率小的活性白土。

4 活性白土质量指标

衡量活性白土的质量标准有很多,如脱色率、脱色力、活性度、游离酸、水分、粒度、堆积密度、比表面积、机械杂质等[5]。我国化工部 1994年 2月批准的行业标准HG/T2569-94只对脱色率、活性度、游离酸三个指标做了规范。卫生部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25571-2011《活性白土》,于2011年12月21日开始实施,标准对比表面积、游离酸、水分 、细度、过滤速度、堆积密度 、pH、重金属、砷都做了规定。各个行业根据自己的用途也有自己的衡量衡量标准,如油脂脱色就要求脱色力高,化工产品脱色就要求脱色率高,而用来做吸附剂时就要求比表面积大等等。在工业生产中,各项质量指标不可能同时达到最佳值,如加酸过量,脱色率是提高了,但活性度会降低。所以我们在保证各项指标的同时,根据其用途生产更加实用的活性白土来满足市场需求。

5 结语

面对需求日益旺盛的活性白土市场,我们的工作还任道重远。需要研发出更好的生产技术解决现在有几种生产方法的不足,改进现有的生产工艺,解决资源浪费,污染等问题。同时,拓展活性白土的应用范围,使活性白土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以保持活性白土的生命力。加快活性白土的改性及深加工,开发出更多活性白土的衍生产品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1]姜桂兰,张培萍. 膨润土加工与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王世杰,陈丰. 膨润土的酸化脱色机理研究[J].矿物学报,1993,13(14):325~330.

[3]王德强.郭九皋,王辅亚. 酸化蒙脱石成分和结构影响的研究[J].矿物学报,1998,18(2): 189~193.

[4]Nade da Jovanvi, Joran Jana Kovi. Pore structure and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an acid activated bentonite [J].Applied Clay Science, 1991, 6(1):59-68.

[5]文辉忠,赵临远. 活性白土研究进展[J].化工纵横,2001,10:12-14.

[6]韩雪松.我国活性白土的生产状况[M]. 2010,35(6):89-91.

[7]汪镜亮.膨润土的某些加工和利用[J].矿产综合利用,1991,(2):4-7.

[8]舒明勇,刘光辉.轮碾法制备高效活性白土试验[J].科技导报,2012.

[9]卢国庆,韦藤幼,潘远凤,等.制浆干燥法制备高性能活性白土的工艺研究[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9,38(6):8-10.

[10]周庆红活性白土废水资源化利用[J].江西化工.2011,(1):78-80.

猜你喜欢
干法膨润土脱色
黏湿煤干法分选技术研究与应用
炼焦煤干法预排矸工艺研究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节能减排方案设计和技术应用
重金属对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
膨润土添加量对焦炉用硅砖性能的影响
猫爪草多糖双氧水脱色工艺研究*
脱色速食海带丝的加工
交联淀粉的干法制备及其在陶瓷生产上的应用
CTMAB-膨润土处理含油污水的研究
应用D301R树脂对西洋参果脱色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