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传统图形元素的运用

2013-08-15 00:45殷玲玲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2期
关键词:书籍装帧书籍图形

殷玲玲

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传统图形元素的运用

殷玲玲

本文以传统图形为切入点,探索如何弥补中华传统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思维中的缺失;探索如何将中华传统视觉文化渗透到书籍装帧设计课程实践中去,促使学生主动挖掘传统图形背后的观念意义,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以期通过传统图形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丰富视觉语言,提升设计的品位,在视觉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上发挥积极的功效。

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实践;传统图形

殷玲玲/泰州学院美术学院讲师(江苏泰州225300)。

一、书籍装帧设计教学的现状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课程教学大纲要求,通过系统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并灵活运用书籍装帧设计的方法与技能,能进行独立的书籍装帧设计,并不断提高设计的鉴赏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要想掌握书籍装帧的技能和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是能够达到显而易见的效果的,但是创新能力和设计品位的提升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学生的设计作品多沿袭、模仿西方设计,追求强烈的视觉张力和秩序理性的版面关系,缺乏文化根基,缺乏书卷气。这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思维中的缺失。

书籍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媒介,是荷载人类精神的文化产品,书籍装帧设计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的设计,优秀的设计作品应该能够对不同地域、不同社会文化有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展现不同的叙述表情。学生作品品位不高、风格单一折射出我们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当西方设计思维与设计方法被引进之后,中国传统设计思想与现代设计教育的关联被割裂,以西方构成教育为核心的设计教育体系成为教学的主流。长此以往,我们的现代设计会因为失去文化根基而被同质化,变成西方设计的附庸从而失去自己的文化特质。

我们的设计教育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培养学生具备浓厚的文化意识和深厚的文化感情,自觉地把传统艺术精神与现代设计表现形式有机结合,留下“中国设计”的痕迹。

二、传统图形的启示

图形是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表达元素之一,与文字相比,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导读功能。图形一般包含两种含义:一是指视觉上的形象,具有物质的可视性;二是指图形所传达的信息与蕴涵的意义,具有精神的传播性。当图形的意蕴内涵和视觉形式与书籍的内在气质相吻合时,书籍的形态设计便成功了一半。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进程中产生了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纹饰、文字、建筑、器物等可见形态,这些形态彰显出中华文明独特的文化面貌,是传统文化精神的视觉载体,我们统称之为传统图形。这些传统图形中所蕴含的观念意义和韵味独具的形式感,为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资源。

只要稍加留意,便可发现近几年在国际、国内获得好评的中国优秀书籍装帧设计作品,都体现出一种浓郁的经过中华文化熏陶过的东方书卷气,其中传统图形符号的运用更是屡见不鲜,这些传统图形中蕴涵的独特人文情趣和艺术精神,经过现代设计的转译,延伸出了更新、更深的内涵,更具有文化性和时代感。

三、传统图形在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弥补中华传统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思维中的缺失,促进学生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可能;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将传统意趣与时代精神进行有机结合,是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传统图形的巨大视觉价值不仅在于其韵味独具的形式美,更在于它们是中国精神的图式表现,其中所蕴涵的智慧和意境,对于现代设计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我们以传统图形作为切入点,在书籍装帧设计课程中对学生进行了许多相关的设计训练,在课程教学中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视觉元素的挖掘,以期通过传统图形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丰富他们的视觉语言,在视觉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上发挥积极的功效。

由于书籍装帧设计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物化行为,而是更多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文化行为,具有更多的审美意味。因此,在学生已初步掌握字体设计、图形创意、版式设计等内容之后,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高的课程,我们的训练重点是放在创意设计和书籍的整体设计上的。为此,课程的实训练习以命题作业的形式出现,比如,以 “中国风”为主题,同学们都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或比较了解的主题内容进行设计,有的介绍民间工艺,剪纸、皮影、年画之类;有的介绍传统民居或传统生活方式,徽派的、京味的;也有同学介绍传统人文思想、人生哲理之类,种类之多琳琅满目,不一而足。

确定主题后,就要考虑如何通过恰当的艺术形象表现主题。这里的视觉形象绝不是对传统图形的简单挪用和堆砌,而应该在对传统文化有相当了解的基础上将传统形态的神韵提炼抽取出来,并结合现代设计语言,利用现代构形手段对传统图形的造型进行现代化转译。比如有的同学做一本介绍剪纸的书,为了突出主题,直接选用一张民间剪纸放在封面上,这种对 “形”的直接挪用便显得落于俗套缺乏创意,经过引导,这个同学认真学习了有关剪纸的知识,提炼出了剪纸的图形语言特征,如线线相连、镂空造型和强调轮廓等,将书名以镂空翻折的视觉形式呈现出来,既点明主题又彰显新意。还有一位同学选取的主题是中国风歌曲,她精心挑选了十几首曲风偏向传统的现代流行歌曲,在封面主体图形的选择上,结合现代构形手段,从琵琶、二胡等传统乐器中提取出原形的基本特征,并将造型中的点线面形式元素进行打散、切割、错位,被提取出来的造型元素经过设计重组,既保证了传统图形的识别性又更具现代感,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

引导学生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运用传统图形,不仅要借其形,还要传其意。中华传统图形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设计实践中挖掘传统图形背后的观念和意蕴才能提升设计作品的人文特征。有些同学选择的主题或是水墨丹青或是古典诗词或是禅意美文,这些主题都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在选择与意指所符的图形符号时,要注意提醒学生着意于寓意和象征的表现手法以及意境的营造上。有很多同学钟意于水墨图形元素,但大多流于水墨渗化的形式感,通过指导,学生对水墨画中“计白当黑”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形式背后的观念产生兴趣,并将“计白当黑”的概念与版面构成关系联系起来,由此,简淡疏远的禅意(诗意)空间与现代设计追求的简约形式不谋而合,在知性基础上进行的创意设计更富于文化气质。

在注重创意表现的同时,我们还要讲究设计的整体性,强调对贯穿书籍始终的视觉信息符号的准确把握。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书籍有一个整体感知。因此有必要在设计训练中强调书籍各形态要素之间的关联,而不是仅仅注重封面图形的设计。有些学生的书籍封面设计得比较出色,内文设计却很粗糙,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图形的应用往往能强化这种整体性特征,比如在书籍整体设计中,可以将传统图形中的某些元素,包括图形符号、色彩特征、材质工艺等贯穿于书籍设计的始终,以体现设计风格的统一感,提醒学生在设计实践中注意细节、把握整体。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对传统图形的运用,不能一味复古或简单挪用,否则易与时代产生距离感。现代生活导致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发生变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保留传统图形的韵味,结合现代设计语言进行简化创新,使之更符合现代审美的需求。

其次,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使很多图形具有相对固定的观念意义,在信息传播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并不是所有传统图形符号都适用于现代书籍装帧的创意设计,我们应在设计中寻找适宜的传统图形符号,以确保传播信息的准确性、纯粹性。

总之,这种以传统图形作为切入点进行命题设计训练的形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书籍装帧设计的理解。虽然学生的作品还很稚嫩,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通过这种积极探索,大多能够自觉地把中国传统图形与时代精神进行有机结合,从传统图形中努力提炼出现代设计语言以丰富设计的构成元素,提升设计的人文特征,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1]邓中和.书籍装帧[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吕敬人.吕敬人书籍设计教程[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

[3]吕敬人.敬人书籍设计[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4]杭问,何洁,靳壕强.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艺术[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G642

B

1671-6531(2013)22-0111-02

何 岩

猜你喜欢
书籍装帧书籍图形
鲁迅与“书籍代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书籍装帧、画册、产品包装(设计)
汉字字体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张道一 书籍装帧设计作品
书籍
分图形
找图形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编排语言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娱乐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