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论自在之物的意义

2013-08-15 00:4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叔本华尼采人性

陈 祺

尼采论自在之物的意义

陈 祺

纵观尼采的全部思想,他都在和自在之物作不懈的斗争,而在斗争的过程中尼采陷入了感觉论的困境,并且发现自在之物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本文重点讨论的就是尼采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并且和其之前的思想作了比较,同时指出了关于自在之物、尼采思想和叔本华思想的不同之处。就这个问题而言,尼采讨论的范围又扩展到了整个形而上学史、科学和道德。本文通过对尼采德语原文的译读,展现了这些要素。

自在之物;真理;形而上学;叔本华;尼采

陈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在读博士(上海200092)。

尼采的一生都在和自在之物作斗争,而在这场斗争中,尼采陷入了感觉论的困境之中,正是在这种困境中,尼采讨论了自在之物的意义。他的这种困境主要集中体现在其发表于1878年的著作《人性的,太人性的》中,其他则散见于其同期写下的笔记,后收入遗稿出版。在这种困境中,尽管尼采一如既往地批判形而上学,即关于自在之物的真理,并且认为这种真理并不存在,而自在之物本身也没有意义。但是,他还没有找到彻底废除自在之物的方法,从而不能抛弃自在之物。这就具体表现了感觉论的困境,因为尼采并不否认自然科学具有真理,但是如果没有了自在之物,自然科学也就失去了外在的根据,而停留于自然科学内部,也就是在感性的经验中,是找不到自然科学真理的根据的,这就是感觉论困境的具体含义。

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中,尼采的真理观直接体现于他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中。关于形而上学,尼采有言:“形而上学哲学迄今以此来摆脱这个难题,亦即通过否定一物产生于另一物,并且直接从‘自在之物’的核心和本质出发,认为诸种更有价值的物具有奇迹般的起源。”[1]23其中的一物、另一物,显然指的是现象界中的事物,诸种更有价值的物,就是在现象界获得普遍肯定的事物,例如自然科学,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只有一个起源,那就是自在之物。这就是尼采所认为的传统形而上学的主要观点。对此,尼采马上就提出了自己的相反观点:“但是,一切都是生成了的;没有永恒的事实:正如没有绝对的真理一样。”[1]25;“因为对于这个形而上学的世界,也许人们除了说它是另一种存在之外,什么都说不出,这种存在是我们不可通达的,也不能用概念把握的;形而上学的世界仿佛是一种具有否定性质的东西。”1[29]很明显,在这里,尼采的观点和《论道德意义之外的真理和谎言》是一致的,两者都认为:关于自在之物,我们没有任何真理可供言说。说形而上学具有否定的性质,其意思就是,关于形而上学自身,人们说不出任何肯定的东西。

那么,我们有什么途径可以通达自在之物吗?尼采的答案是这种途径是没有的:“凭借宗教、艺术和道德,我们并没有触及‘世界自身的本质’;我们在表象的领域内,没有‘预感’能够继续承载我们。”[1]30在此,尼采改变了《悲剧的诞生》中的立场,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认为通过酒神艺术可以直达自在之物,但是现在艺术也只是表象领域内的东西,而所谓“预感”显然是指我们关于自在之物的观念,只是我们并不拥有这种观念。

那么,我们通过何种途径才能使自己摆脱自在之物的观念呢?尼采的答案是通过科学:“关于这个表象的世界,严格的科学也只是在很小的程度上使我们解脱——正如科学也没有这样来被要求——只要科学不能在本质上打破感觉之古老习惯的统治:但是,科学能够逐渐一步步地弄清那个作为表象的世界之起源的历史——并且,至少有那么片刻功夫,使我们超出这整个过程。那么,也许我们就会认识到,自在之物配得上荷马式的哄堂大笑:自在之物看起来是那么地多,简直就是一切,但实际上却是空的,也就是空无意义。”[1]37-38这一段话很重要,因为它显示了从《论道德意义之外的真理和谎言》到《人性的,太人性的》,尼采的立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前者中,尽管尼采认为自在之物不可知,但他依然肯定了它的存在,而在后者中,尼采已经流露出要废除自在之物之存在的倾向,因为自在之物的意义是空的,但是,尼采在此还不能直接废除自在之物的存在,这是因为这时尼采还不能以自在之物并不存在作为前提,来处理自然科学的真理问题,因为尽管自在之物本身不可知,但它的存在依然是自然科学真理的保证,自然科学还不能在自身的经验层面找到自身真理的根据。反过来,科学却给予尼采助力,以便打击自在之物,此时的尼采已经不再要求获得关于自在之物的真理了,与之相对,科学的地位却得到了提升,因为尼采认为正是通过科学,我们才能知道自在之物的了无意义。

在尼采写于1876年末到1877年夏季的遗稿中[2]447-448,他分析了自在之物产生的原因。尼采认为,叔本华在描述现象世界的时候,通过意志概念来获得自在之物。因为在叔本华看来,意志就是自在之物。而在《悲剧的诞生》中,关于自在之物是否可以通达,尼采和叔本华的意见是一致的,尽管他们的方式各不相同,叔本华是通过意志来实现这一点的,而尼采则是通过酒神精神来实现它的。与之相反,在《人性的、太人性的》时期,尼采的观点发生了变化,这在同期的遗稿中也能反映出来。这时的尼采已经认为,自在之物是不可通达的,因为“更严格的逻辑学家”会认为自在之物和现象世界是完全割裂开的,关于现象世界的真理不能适用于自在之物。由此可以看出,这时的尼采似乎从叔本华的立场转向了康德的立场,因为他和康德一样,都认为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但是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时期已经否定了自在之物的意义,这就显示了尼采和康德的根本区别。既然尼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认为叔本华和康德在关于自在之物的问题上都犯了错,那么,他也会给我们提供他们犯错的原因。尼采认为,他们之所以犯错,有一个共同的原因:他们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点,即认为关于现象世界的知识本质上是一种错误,长久以来的传统已经使人们无法把现象世界和错误分割开来了,正因为要从错误出发去寻找一种真理,这才造成了自在之物这样一种幻象。尼采把这种情况称作为“理智的习惯”。对于现象世界的错误,尼采认为叔本华没有把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归结到人的理智,而是归结到自在之物那里,换言之,只要我们能通达自在之物,那么,我们就能克服现象世界的错误而获得终极的真理,事实上,叔本华的确是这样做的。尽管尼采批判了叔本华,但是尼采却认为叔本华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这也属于有机生物生存的条件,有机生物就是以种种错误作为自己生存的条件的,而伴随着有机生物的进化,这些错误也在发展,进而在有机生物的最高形态——人那里,这所有的错误竟成为了一种传统留给我们的财富!但是,尼采认为这种真相是不可能通过形而上学自身来为我们揭示出来的,这才引出了上面这一段尼采高度评价科学作用的文字,尽管科学也并不能为我们彻底解决自在之物的问题,但是科学却能使我们不再做一只鸵鸟。

除了在科学的领域,尼采还在道德领域清除自在之物的余毒。这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中也可以找到:“‘道德的人,他说,‘并不比肉体的人更接近理智概念(形而上学)的世界。’经过历史学知识的锤炼,这句话变得坚硬和锐利,也许将来某一刻会成为一把砍向人的“形而上学需求”之根的利斧。”[1]62;“在形而上学意义上,罪是不存在的;但是,同样地,在形而上学意义上,美德也不存在。”[1]75这里的形而上学,说的就是关于自在之物的真理。

这种观点在其1876年末到1877年夏季的遗稿中也得到了体现。尼采认为:“一切道德的东西都和自在之物没有关系。”[2]460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一直给予道德极高的位置,以至于尼采称之为“迄今人性的高级成果。”[2]460但是,和科学不同,道德的意义“不是奠基于逻辑的思维法则和严格的自然观察,而是和艺术的意义一样,奠基于各式各样的错误判断和错误结论。”[2]460和科学揭示自在之物是幻想一样,尼采同样认为,是科学揭示了道德和艺术的非逻辑性质,而这在形而上学范围内是不可能的。尼采说道德和艺术本质上是错误,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已经从早期的观点中转变过来,不再认为人可以通过艺术来获得关于自在之物的真理。道德对于自在之物的意义集中体现在尼采的总结性论断中:“这种对于真理的意义本身是这种道德意义所生发出的最高且最强的成果。”[2]460显然,这里的真理指的就是自在之物是人的幻想这个事实。

不论是在形而上学中,还是在道德领域,都已经没有了自在之物的位置,但是尼采还不能彻底废止自在之物,因为在现象世界范围内,尼采不能找到自然科学真理的合法性,但超越现象世界,尼采又不愿再由天才去创造一个新的自在之物来作为自然科学真理的依据。因此,指出自在之物是没有意义的,是尼采和自在之物斗争中的重要一步。

[1]Nietzsche F.Saemtlich Werk Kritische Studienausgabe in 15 Einzelbaenden.Band 2.KSA

[2]Nietzsche F.Saemtlich Werk Kritische Studienausgabe in 15 Einzelbaenden.Band 8.KSA

B516

A

1671-6531(2013)02-0043-02

姚 旺

猜你喜欢
叔本华尼采人性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叔本华:正直还是伪善
人为什么会无聊
一个作为音乐家的尼采——尼采音乐思想探析
功能与人性
“毒舌男”叔本华
尼采对修辞学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