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

  • 尼采
    译者: 邓冰艳《尼采:反哲学》原系阿兰·巴迪欧1992—1993 年研讨班的讲义。1992—1996 年,巴迪欧依次研读尼采、维特根斯坦、拉康、圣保罗等四位“反哲学家”,围绕“反哲学”主题做了系列讲座,本书为首讲。在书中,巴迪欧界定了何谓“反哲学”,并详细解读了“反哲学王子”尼采的批判思想。巴迪欧抛开后世对尼采的追捧和指责,怀着深切的同理心去审视尼采的文本(尤其是1887—1888 年的晚期作品),呈现尼采关于世界、艺术和自身的真正意图。

    工会博览 2022年36期2023-01-15

  • 认知也有保鲜期
    [德]尼采曾经的坚持被发现是个笑话,曾经自以为的真相竟然是   个谬误。这并非说明曾经的你是多么的肤浅、无知,而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对当时的你来说是条必经之路,它们就是真相,它们理应被坚持。因为人总是在不断地学习进步,然后朝一个个新的人生阶段迈进。你阶段性的个人理解没有错,但是认知也有保鲜期,一旦过期就不再被需要。所以,生命不息,学习的过程也不能停步。只有不断审视自我,听取他人的建议,才能讓自己保持新鲜的认知。(摘自《尼采的哲学》)

    领导文萃 2022年13期2022-07-13

  •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彭向梅尼采說过,“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这句话说的正是超越逆境的智慧。那么,当遇到逆境时,怎样做才能顺利走出逆境,获得成长呢?1 When faced with a crisis, we find it difficult to imagine the experience will eventually lead to some type of growth. The fact is that we can even get the abil

    疯狂英语·新阅版 2022年5期2022-04-29

  • 认知也有保鲜期
    【德】尼采曾经的坚持却发现是个笑话,曾经自以为的真相竟然是个谬误。这并非说明曾经的你有多么的肤浅、无知,而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对于当时的你是个必经之路,它们就是真相,它们理应被坚持。因为人总是在不断地学习进步,然后朝一个个新的人生阶段迈进。你阶段性的个人理解并没有错,但是认知也有保鲜期,一旦过期就不再被需要。所以,生命不息,学习的过程也不曾停步。只有不斷审视自我,听取他人的建议,才能让自己保持新鲜的认知。(树摘自时事出版社《尼采的哲学》)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2年2期2022-02-23

  • 认知也有保鲜期
    [德]尼采曾经的坚持却发现是个笑话,曾经自以为的真相竟然是个谬误。这并非说明曾经的你有多么的肤浅、无知,而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对于当时的你是个必经之路,它们就是真相,它们理应被坚持。因为人总是在不断地学习进步,然后朝一个个新的人生阶段迈进。你阶段性的个人理解并没有错,但是认知也有保鲜期,一旦过期就不再被需要。所以,生命不息,学习的过程也不曾停步。只有不断审视自我,听取他人的建议,才能让自己保持新鲜的认知。(凯文摘自時事出版社《尼采的哲学》)

    视野 2021年14期2021-07-29

  • 尼采思想发展阶段代表性观点评析
    15009)关于尼采思想的发展阶段,当下尼采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是将他的思想发展分为早期、中期与后期三个阶段:早期阶段从1859年至1876年,从早期进入中期的转折完成于1876年至1878年。青年尼采在这一时期受到叔本华与瓦格纳的决定性影响,属于他思想的浪漫主义与酒神崇拜时期。中期阶段从1876年至1881年,从中期向后期的转折完成于1881年至1882年。尼采于1876年开始写作《人性的,太人性的》第1卷,这是他思想进入中期的标志,一直持续到1

    衡水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1-15

  • 尼采的神经症及其哲学
    州510640)尼采的思想很富有争议性,其人其说都有些怪异,较难有统一的理解。关于尼采的争议和怪异印象似乎暗示:人们对尼采的阐释很可能没有触及到某个隐秘的“点”,从而导致我们始终不能有豁然开朗、洞彻明白之感。本文尝试从精神分析学角度作一次阐释,希望能对更全面地理解尼采哲学有所助益。一、问题的提出尼采在生前很苦恼于不被人理解,尼采死后又太富争议。尽管如此,笔者认为,我们正在越来越具备理解尼采的条件。例如,西方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与深入发展,弗洛伊德所开创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12-17

  • 尼采超人哲学的现代意义
    王 健人生遭遇对尼采的影响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出生于神学世家,儿时的尼采并没有因为父亲的早早离世而忘记父亲,相反尼采在心底里深深的怀念着父亲,并且励志长大后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牧师。尼采儿时常常为小伙伴们宣讲圣经故事,也许正是对于基督教的深刻领会,才使他后来走向了反对神学的另一个极端。尼采的悲剧性格即使不是天生的,也是由于后天的种种变故诱发的。年幼的尼采早早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父亲的离世,弟弟的早夭,尼采在这些人生悲剧中感受到了世

    时代人物 2020年35期2020-12-08

  • 学习之路
    〔德〕尼采曾经的坚持后来却发现是个笑话,曾经自以为的真相竟然是个谬误。这并非说明曾经的你有多么肤浅、无知,而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对于当时的你是条必经之路,它们就是真相,它们理应被坚持。因为人总是在不断地学习进步,然后朝一个个新的人生阶段迈进。你阶段性的个人理解并没有错,但是认知也有保鲜期,一旦过期就不再被需要。所以,生命不息,学习的过程也不应停步。只有不断审视自我,听取他人的建议,才能让自己保持独到的认知。(张 愚摘自中国华侨出版社《不瘋魔,不尼采》一书)

    读者 2020年18期2020-09-15

  • 法国作家对尼采思想中期转向的影响
    215009)尼采研究者一般将他的思想发展分为早期、中期与后期三个阶段:早期阶段以1876年为临界点,代表性作品为《悲剧的诞生》与四个《不合时宜的沉思》。青年尼采在这一时期受到叔本华与瓦格纳的决定性影响,属于他思想的浪漫主义与酒神崇拜时期。中期阶段是从1876年至1881年。尼采于1876年开始写作《人性的,太人性的》,这是他思想进入中期的标志,这阶段属于他思想发展的实证主义时期。在1881年8月,尼采获得了永恒轮回思想,可以看作他思想进入后期的标志,直

    武陵学刊 2020年3期2020-01-02

  • 坦然接受自己的变化
    尼采过去的自己所坚信的真相,现在竟成了错误。过去的自己所坚持的信条,现在也发生了变化。这并非因为你年少无知,见识浅薄,不經世事。对当时的你而言,这样的想法是必要的。对当时那个层次的你来说,那是真相,也是信条。人总在脱胎换骨,更新换代,不断朝新的人生迈进。所以,只不过是过去必不可缺的东西,现在变得不再需要了而已。所以,对自己的批判,和听取他人对自己的批判,其实也是对你的蜕变的一种促进,为了让你更快地焕然一新。(摘自 《快乐的知识》)

    公务员文萃 2019年9期2019-09-25

  • 影子与“我”
    本华曾是青年时代尼采的偶像,叔本华去世5年后,一个偶然的机缘,他的著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被尼采在旧书摊里发掘。尼采当时就认定“这是一本读了第一页,就必定会读完的书”,于是废寝忘食、不眠不休、通宵达旦地读,怀着热情孜孜以求,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字,渴望从每一句话里汲取营养。叔本华书里浓郁的悲观主义基调与正感受到生命意义的茫然、富有诗人气质的青年时代的尼采深深地契合。当时,尼采觉得叔本华书里说的不只是叔本华自己的思想,也是与他从未谋面的尼采本人的思想——尼

    科学生活 2019年2期2019-04-30

  • 尼 采 的 申 辩
    中国兴起了两次“尼采热”:一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次是改革开放之后的80年代。这两个时期也被称为中国的两次启蒙。尼采对基督教的批评是众所周知的,五四新文化期间,知识分子就以“重估一切价值的”作为反对中国传统的口号,将尼采理解为鲁迅式的革命导师;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兴起,尼采又成为了自由派哲人的代表。现在看来,虽然中国的两次启蒙都与尼采有着紧密关联,但是国人对尼采的理解都是存在一定的问题[1]。随着新时期大批西方研究成果被引进中国

    宿州学院学报 2018年8期2018-04-03

  • 尼采哲学专题讨论
    编者按:尼采不仅是20世纪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也是饱受争议、面相最为复杂的哲学家之一。尼采自称“非道德主义者”和“积极的虚无主义者”,海德格尔却称之为“最后一位形而上学家”;法国新尼采主义者如福柯、德里达等人将尼采奉为“后现代主义先驱”,列奥·施特劳斯则将尼采解释为“反柏拉图的柏拉图主义者”;如今,许多学者又将尼采理解为“德性主义者”和“自然主义者”。这些不同的标签不仅透露出了尼采思想本身的丰富性,也透露出了理解尼采、阐释尼采的困难 性。无论如何,

    哲学分析 2018年3期2018-01-24

  • 尼采在中国(1918—1925)*
    对象,考察了此间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及其作品在中国的翻译、接受和传播情况,着重分析了尼采从最初备受欢迎,到后来受到冷落的原因。认为尼采学说影响了鲁迅、茅盾、李石岑等人的性格及其创作。指出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中国人就开始寻找适合行动的哲学,那些起初信仰尼采的人后来大多转向了马克思。作者高利克为斯洛伐克科学院研究员,著名汉学家和比较文学研究家,布拉格汉学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毕生致力于中西思想文化史

    国际汉学 2018年2期2018-01-23

  • 晚期尼采为何重归艺术?※
    孙周兴晚期尼采为何重归艺术?※孙周兴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哲学通常被分为早、中、晚三期。一般认为,早期尼采重视艺术,主张一种“悲剧形而上学”;中期尼采变了腔调,弃艺术而倚重于科学;晚期尼采致力于营造他的“哲学主楼”,形成了一种“权力意志的形而上学”。这种看法略显粗糙,但大致不差。不过,我们的问题在于:在晚期的大量著述中,特别是在他的笔记遗稿中,尼采何以又重新大谈艺术,标榜“作为艺术的权力意志”?或者我们干脆问:晚期尼采

    诗书画 2017年2期2017-06-23

  • 尼采的表面与核心——以施特劳斯《尼采〈善恶的彼岸〉讲疏》为中心
    212000)尼采的表面与核心——以施特劳斯《尼采〈善恶的彼岸〉讲疏》为中心曹 聪(扬州大学 哲学系,江苏 扬州 212000)施特劳斯一方面承认尼采对他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猛烈地批判尼采。施特劳斯在1971—1972学年开设《善恶的彼岸》研读课,这是施特劳斯关于《善恶的彼岸》的最后一次,也是最全面细致的一次讲解。施特劳斯看到,必须同时把握尼采思想的表面与核心才能理解尼采的地位,因此他从尼采对时代精神的批判深入到尼采对柏拉图哲学传统的批判。尼采试图以历史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5期2017-02-24

  • 尼采与瓦格纳的恩怨情仇
    杨杰民尼采是谁?弗里德里希·尼采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诗人、作曲家。他强力批判西方传统的基督教文化,否定基督教传统的道德体系,主张重估一切价值;他提倡创造一种生存的意义,为后来的存在主义奠定了基础,被誉为存在主义的先驱之一;他热爱生命,提倡昂然的生命力和奋发的意志力,肯定人世间的价值,给欧洲古典哲学注入新鲜血液,并开辟了古典语言学的崭新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尼采开创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哲学史可以以“尼采前”和“尼采后”来划分。在尼采之后,传统的哲学体系解

    音乐爱好者 2016年7期2016-08-04

  • 尼采后现代主义式思想的电影学诠释
    李立锁 杨丽霞尼采后现代主义式思想的电影学诠释李立锁杨丽霞杨丽霞,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工程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方向研究。尼采为人类留下了爱森斯坦蒙太奇式的后现代思想,虽然尼采的思想并未形成完备的体系,但是,其蒙太奇式的思想却引发了一个多世纪之后世人的更加深刻的思考,尼采擅于从痛苦中分娩思想,尼采的哲学更像心理学,尼采的哲学意象为战胜虚无主义提供了思想武器,超脱于理想的虚无与价值重估虚无的只能是尼采概念中的超人,尼采眼中的超人是境界伟大的理想型人

    电影评介 2016年1期2016-06-06

  • On Nietzsche’s “Superman” Theory
    :[1]胡志刚.尼采价值哲学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2]黄慧.浅谈尼采超人哲学思想的理论内涵[J].中国校外教育下月刊,2008,12(23).[3]霍群.尼采超人哲学的后世影响與启迪[D].秦皇岛:燕山大学, 2009.[4]王庆民.浅议尼采“超人”哲学[J].社科纵横,2008,12(23).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1期2016-05-30

  • 尼采的自诩与发疯辨正
    ,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每次读到这里,两个问题总是挥之不去:尼采“自诩”过太阳吗?尼采发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是个令许多人痴迷的人。他因宣告“上帝死了!”而使西方世界震撼。他的“对一切价值重新评估”、“权力意志(或译强力意志,冲创意志)”“超人”哲学、“永远回归(又译“永恒重现”)”均似一枚枚原子弹,给世界思想界带来巨大冲击。其思想、论著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5期2016-05-14

  • 尼采后现代主义式思想的电影学诠释
    李立锁 杨丽霞尼采为人类留下了爱森斯坦蒙太奇式的后现代思想,虽然尼采的思想并未形成完备的体系,但是,其蒙太奇式的思想却引发了一个多世纪之后世人的更加深刻的思考,尼采擅于从痛苦中分娩思想,尼采的哲学更像心理学,尼采的哲学意象为战胜虚无主义提供了思想武器,超脱于理想的虚无与价值重估虚无的只能是尼采概念中的超人,尼采眼中的超人是境界伟大的理想型人类,但在尼采的心目中,具备这一秉赋、思想、精神的人选却是终其一生的阙如。尼采的思想具备打破一切禁锢的力量,尼采的思想试

    电影评介 2016年1期2016-03-25

  • 尼采:强力的虚无主义与自然的永恒复返
    200234)尼采:强力的虚无主义与自然的永恒复返周书俊(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作为虚无主义的尼采,以敌视基督以及非道德而著称。尼采看透了整个西方社会道德的堕落和文化的毁灭,用隐微艺术指出了未来哲学的伟大历史使命。因此,从最本质上看,如果说尼采是虚无主义的话,也是一个强力的虚无主义。扎拉图斯特拉的教诲表明,尼采总是力图为未来哲学找到一个生发的出路,尽管这种出路可能是悲剧式的。所以说,尼采教诲的责任决定了他对一切世俗的反叛,而他

    东岳论丛 2015年4期2015-03-23

  • 论德里达对海德格尔尼采解释的批判
    德里达对海德格尔尼采解释的批判马成昌(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北京 100048;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27)德里达深受海德格尔影响,同时也是海德格尔最为深刻的批判者,这种批判又直接或间接地与尼采交织在一起。德里达认为,海德格尔对尼采的解释虽然是一种拯救行为,但这种拯救却是对尼采思想与文本的一种侵吞与肢解,是一种暴力的拯救。他从不同的视角对海德格尔的尼采解释给以批判,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海德格尔哲学与解释学的形而上学印记,以达到将尼采从海

    学术交流 2015年4期2015-02-25

  • 永恒在瞬间中存在
    主要从海德格尔的尼采阐释出发,分析和解说尼采“相同者的永恒轮回”学说的形成、证明及意义,重点揭示该学说的实存论维度。文章认为,在以“神性”为标志的传统形而上学的“永恒”和“超越”思考终结之后,尼采关注“如何安顿个体此在生活”这样一个实存论问题,不再主张任何具有形而上学色彩的谋求永恒的超越论,而是采取了一条可以说“把瞬间永恒化”的路径——此即尼采永恒轮回说的意义。尼采哲学;权力意志;相同者的永恒轮回;瞬间;实存论B516.47A000109“轮回”之说对我们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4年5期2014-11-22

  • 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
    430079)尼采是一位在西方哲学史上拥有无可替代地位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内容丰富而广泛,哲学著作摒弃了传统的哲学语言,充满了比喻、寓言、格言和反讽。尼采为了表达自己新奇的思想,使用了大量隐喻。在《权力意志》一书中,尼采使用了大量极具冲击力和穿透力的隐喻,这样不仅让人们容易产生误解,而且还因此招徕指责和诋毁。虽然尼采的思想在当时年代不被人所理解,但他的哲学成就是后人有目共睹的。尼采本人也曾自负地说,他的思想是说给二百年后的耳朵听的。尼采哲学中非常重要的

    延边党校学报 2014年6期2014-03-12

  • 永恒在瞬间中存在 ——论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实存论意义
    解释。我们也知道尼采对于东方佛教大有兴趣,自然是熟悉佛教典型的轮回观念的。那么,我们中国人最能理解尼采的“轮回学说”啰?果真如此么?——未必。①国内关于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要数陈君华博士的博士论文《深渊与巅峰——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当尼采发现他所谓的“相同者的永恒轮回”时,他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兴奋之情着实令人吃惊。根据尼采自己做的回忆,这个思想是他于1881年8月间形成的,当时他在位于瑞士上恩加丁山区的西尔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02-10

  • 尼采与华文文学论文集》序
    理工大学举办的“尼采与现当代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的结集。尼采第一次出现在中文的出版物里是在1902年,也就是说,2012年是尼采的名字进入中国文化圈的110周年。南洋理工大学重视文化传播交流的研究,以“新丝绸之路”为大学的四大支柱之一。“尼采与现当代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之所以得到支持,并非偶然。这次研讨会为期两天。与会者按所在院校,分别来自中国、日本、澳洲、斯洛伐克、奥地利及新加坡本地,其中多位是国际知名的“尼采在中国”研究专家和开拓者,更多的是新近取

    华文文学 2013年5期2013-11-15

  • 尼采《偶像的黄昏》与形而上学问题
    510275)尼采在世之时,始终没有出版那部他一再提到的《权力意志》(Willen zur Macht)。何以如此?或许有几种可能的原因。要么,尼采确实有出版《权力意志》的计划,然而由于中年以后精神状况日渐恶化,以至于无法摆脱严重的精神疾病,尼采最终没有完成这部作品;要么,在尼采发表过的作品中,《权力意志》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已然得到呈现,因此无须另行出版一本《权力意志》。事实上尼采也透露过,《偶像的黄昏》(Götzen-Dämmerung)、《敌基督者》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08-29

  • 尼采论自在之物的意义
    陈 祺尼采论自在之物的意义陈 祺纵观尼采的全部思想,他都在和自在之物作不懈的斗争,而在斗争的过程中尼采陷入了感觉论的困境,并且发现自在之物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本文重点讨论的就是尼采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并且和其之前的思想作了比较,同时指出了关于自在之物、尼采思想和叔本华思想的不同之处。就这个问题而言,尼采讨论的范围又扩展到了整个形而上学史、科学和道德。本文通过对尼采德语原文的译读,展现了这些要素。自在之物;真理;形而上学;叔本华;尼采陈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在读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2013-08-15

  • 李石岑的尼采阐释
    919)开始接触尼采著作,尼采思想成为他早期哲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李石岑研究尼采的论文有《尼采思想之批判》(《民铎》1920年8月15日第二卷第一号)、《爵尼索斯之皈依》(1921年1月23日《时事新报·学灯》)、《尼采思想与吾人之生活》(收入《李石岑讲演集》,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美神与酒神》(《一般》1926年10月5日第一卷第二号),专著有《超人哲学浅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其中,《尼采思想之批判》与茅盾的《尼采的学说》(1920)共

    中国文学研究 2011年3期2011-11-20

  • 海德格尔对尼采永恒复返思想的解读
    33)海德格尔对尼采永恒复返思想的解读张典1,2(1.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2.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从尼采的谱系学角度分析海德格尔解读尼采永恒复返学说存在的局限性,具体分析尼采与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复杂关系。分析认为,海德格尔批判尼采缺少了德国乡土的向度,实际上这个向度相对化了;海德格尔看重形而上学问题,并依此批判尼采的缺失,而尼采哲学的根本问题不在此;尼采对于理解欧洲虚无主义问题具有重要性。尼采;海德格尔;柏拉图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3期2011-04-01

  • 尼采: 比窦娥还冤
    [ 虎 头]尼采: 比窦娥还冤[ 虎 头]尼采提出的每一个概念都充满了争议。他的一生矛盾重重:尼采青年时拜服叔本华,迷醉瓦格纳,后来却全盘否定叔本华和瓦格纳。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最著名的尼采迷之一、德国大作家托马斯·曼说:“谁要对尼采追根究底,谁要咬文嚼字,谁要完全相信尼采,那他必死无疑。”尼采是历史上最有争议、提出概念最矛盾的哲学家。抓住了这个纲,我们几乎就算好歹懂点儿尼采了。第一个概念,“重估一切价值”——是要重估一切基督教价值,其顶峰就是宣布“上帝死

    文苑 2011年1期2011-01-12

  • 从“上帝死了”到“虚无主义” ——海德格尔对尼采“虚无主义”的批判
    ——海德格尔对尼采“虚无主义”的批判闫 听(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尼采把虚无主义的诞生归结到其所否定的柏拉图主义虚设的瓦解,也即:上帝死了之后。海德格尔对尼采的研究首先是对于当时对尼采哲学所谓的“虚无主义”问题的批驳与澄清。海氏对于尼采的虚无主义给予了“仍是在传统形而上学遗忘存在之中思考虚无主义”的结论,称尼采只是“颠倒的柏拉图主义”。海氏对尼采之“虚无主义”的深刻误读说明其思想的“形而上学”痕迹及其无视尼采的生命本体论的实际。尼采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4期2010-04-10

  • 三七的传说
    了个女儿,取名为尼采尼采还不满一岁,阿爹却病死了。此后,阿妈背着尼采上山砍柴,下地种麦,出门挑水,进家纺麻,生活十分艰苦。但总是拿好的给尼采吃,用好的给尼采穿,精心抚养。阿妈长得十分美丽,是百里挑一的美女,即便成了母亲,仍然梨花带雨,有许多伙子向她求婚,并答应把尼采当成亲生女儿抚养,然而,她一个也不同意。甘愿领着尼采过日子,誓不嫁人。尼采长到十六岁,美得像夜间的月亮。而阿妈呢,虽然只有三十二岁,却老纹纵横,如同五十多岁的老阿妈!尼采长到十八岁,美得像白天

    含笑花 2009年6期2009-04-19

  • 尼采与莎乐美
    德国哲学家雷波把尼采的作品送给刚从俄罗新来到意大利的莎乐美阅读。莎乐美阅读之后,非常敬佩。4月24日,38岁的尼采抵达罗马,在梵蒂网圣彼得大教堂见到了莎乐美。尼采没有想到莎乐美是如此的美丽惊人,当天就向她求婚,遭到拒绝。尼采没有沮丧,又于5月13日,在洛桑,再次向她求婚,再次遭到拒绝。被拒后的尼采提议莎乐美、当时也在场的雷波和他本人照张合影。得到赞同后,他一定要莎乐美和雷波按照他的要求拍照。照片的正中是辆小马车;莎乐美坐在小马车左侧的厢板上,手里拿着一根由

    意林 2008年11期2008-05-14

  • 解读尼采
    做强者”的题名对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作出了最精练的阐释,而封面左侧“剖析人类道德的必读书”几个字则是对尼采那句“上帝死了”最准确的回应,更是理解尼采精神世界的点睛之句。单单是这两处,已经让笔者深感作者吴光远、肖娟娟对尼采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高度凝练,这书顿感厚重起来。尼采一生坎坷,病痛缠身,但从没有放弃过对理想的追求,他的“权力意志论”充分肯定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些思想启迪着后人在面对困境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自强不息、要和命运做斗争,从而成为强者。阅

    全国新书目 2006年12期2006-06-28

  • 鲁迅、郭沫若接受尼采之比较
    重建的时代要求,尼采学说盛极一时。据不完全统计,陈独秀、蔡元培、胡适、傅斯年、田汉、茅盾、郁达夫、周作人、李石岑等人都曾是尼采的热情崇拜者、大力宣扬者和热心翻译者。在文学上,尼采学说的闪光,同样为现代中国作家带来了新的思想资源,新的创作灵感和激情,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期留下了一批尼采印痕的文学作品。这是尼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贡献。在诸多现代作家中,鲁迅、郭沫若虽然不是最早接触尼采哲学的人,但尼采对他们思想观念、文学创作的影响最为明显、最为典型。因此,比较

    船山学刊 2004年4期2004-02-23

  • 尼采百年不孤寂
    25日卒于威玛的尼采,今年刚好逝世100周年。经过一个世纪时间考验,的确可以盖棺论定。百年来,他的“超人哲学”启蒙后世甚巨,生在纷乱的19世纪,尼采提出属于时代的问题与质疑,从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令人惊叹他的天才。他不仅给人类思维方式指点出一个新道路,对哲学、文学带来深远影响,同时也让独裁者,如墨索里尼、希特勒误用(滥用),拿来作为标榜“超人一等”或反犹太人的口实,这股“尼采”旋风六七十年代甚至刮到台湾,风靡无数年轻人。尼采如地下有知,恐怕也要惊讶他的哲学理

    海外文摘 2000年12期2000-06-11

  • 读点尼采少些精神奴性
    近代哲学家、诗人尼采(1844—1900)是近代最有争议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学说曾被纳粹分子肆意曲解成法西斯的理论支柱,希特勒曾亲自去拜谒尼采墓,并把《尼采全集》作为寿礼送给墨索里尼,因此尼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常常被视为恶魔式人物。然而尼采毕竟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大师,深受他影响的中外文化巨人有弗洛伊德、加缪、萨特、肖伯纳、梁启超、鲁迅等。难怪最近英国广播公司(BBC)通过网上投票选举“千年十大思想家”,尼采的大名赫然在榜。同时入选的还有马克思、达尔文等。这个

    博览群书 2000年6期2000-06-04

  • “得意忘言”
    冷 民尼采在自传《瞧!这个人》中讲的是怎样理解他这个人(智慧、聪明,是天才,也是灾祸),理解他的书和他的思想。在第三章《为什么我会写出如此优越的书》中,尼采特别批评了几位评论家“颠倒事实”的评判。其中有一句,英语为“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with regard to me,instead of striking my head with the nail”,颇为重要。台湾刘崎先生译为“把握我思想的要领而不是在我的中心思想外面敲击

    读书 1992年1期199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