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口语中的中国式英语与口语教学

2013-08-15 00:45婧,王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口语汉语

肖 婧,王 晶

2005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随着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是,中国式英语被认为是中国大学生口语活动中常见的现象,是一个普遍、广泛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交际的有效性甚至导致交际失败。正确辨认和分析此类错误的类型及来源,对外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式英语的定义

中国式英语(Chinglish)的概念首先是由葛传规(1984)提出的。他在《漫谈由汉译英问题》中首次提出并区分了中国式英语与中国英语。此后,许多学者如李文中 (1993)、谢之君(1991)等就此文发表了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邓炎昌(1994)认为中国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由于受母语影响和干扰,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桂诗春(1985)指出,如果所学的语言与学习者的母语很不相同,或者两者似同实异,就会出现负向迁移。成年人学外语最喜欢拿已知的语言事实去类推,因此必须注意防止负向迁移。许多学者如孙骊、汪榕培等都承认中国式英语的客观存在,并指出它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语言文化现象,因为不论从语音、词汇、语法还是语用方面来讲它都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还有学者认为中国式英语是中国人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的干扰性变体,离开汉语干扰就无所谓中国式英语。目前,国内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式英语是母语负迁移的结果。中国式英语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过渡语”(interlingua)。并且这种过渡语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习得英语的过程中所必经过的一个阶段,是客观存在的。该语言系统是学习者在英语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对英语的理解与验证的结果,它在不断地验证中发展,使之越来越接近英语的语言系统。

二、中国式英语在口语中的具体表现

在语音语调方面,英语属印欧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就语音语调而言,英语是语调语言,汉语是声调语言。这两种语言在音位、声调系统、节奏音调法则、语句发音衔接方式上截然不同。英语语调变化明显,而汉语语调没有显著变化,在说英语时,中国学生常常会受到汉语语言和语调的干扰。由于各地方言的发音差异较大,受其影响产生的错误也不尽相同。汉语单词以单音节为主,重音的作用不太明显,所以对英语中的重音,次重音等中国学生常掌握不准。如record作名词时与作动词时的重音不一样, 汉语中还缺乏/l/,/u/,/ei/,/æ/五音位以及/θ/,/ð/,/ʃ/,/ʒ/等辅音, 所以中国学生常将 little 读成/lit/;将think/θik/读成/sik/。

在词汇方面,学生在学习时,只记住词汇的表层含义,对词汇蕴含的浓厚文化内涵和语用特征没有重视,硬搬汉语词汇的表达方式到英语中去,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中国式的英语。譬如,请你注意身体。学生会说成Please notice your body.而“body”这个词在英语中还指“尸体,裸体”的意思。

在语法方面,每一种语言中,以怎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信息传递,信息交流,要受一定思维活动方式和观念原则的制约。任何一种语言的句子都有自身独特的句子构造形式,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中国学习者在表达英语句子时如果常用汉语思维,套用汉语的句式来说英语,就很容易出现中国式英语。如口语课上学生把“当我是孩子时,父母很爱我”说成“When I was a child,my parents very love me。 ”,而英语中“very(非常)”这个副词常常放在句尾。正确表达:When I was a child,my parents loved me very much。

语用方面的错误分两种,语言本身的语用错误即错误地使用英语的表达法或者在不懂英语正确表达方法的情况下套用汉语的表达方法。交际性语用错误是在交际中因不了解谈话双方的文化背景差异而影响语言形式选择的错误。例如,学生去机场接新来的外教,见到外教就说You must be exhausted!外教很气恼,认为对方在暗示自己身体虚弱。这种语用失误属于交际性语用错误,表明学生说英语时受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

三、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中国式英语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原则来帮助学生减少中国式英语出现的频率。

1.口语教学中应注重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语言大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次上体现得最为突出,涉及的面亦最为广泛(叶蛮声1991)。在讲解词汇时,教师不应只针对词汇的表面含义进行讲解,而忽略词汇背后的文化讯息、语用原则及其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异同。词汇在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与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能反映出其语言本身的特征,还能体现跨文化的语用特点。

2.口语教学中应树立学生的语言文化对比观。不熟悉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我们难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得体、合适。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可以说是由于对英汉文化差异缺乏了解,按照汉语的认知与思维习惯即语用迁移所致的 (肖婧,2006)。要避免中国式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对比汉英两种语言背后的不同的文化、习俗和语言的习惯性用法。通过对比,学生对西方文化会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说英语时也不再容易会生搬硬套中国人的文化模式。教师不仅要具有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对比语言学知识,而且还应具备我国和英语国家比较文化背景学方面的知识,树立学生的语言文化对比观,可以有效地减少外语学习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3.将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应用到口语课堂。口语教师可以将中国式英语的例子在课堂上列出,要求学生讨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找出错误,分析并讨论正确表达方式。教师要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误中求知,在错误中探究。例如,以中国人道别时出现的中国式英语“Walkslowly,please!请慢走”为例,学生对这句话的错误会感到困惑,从而引发了认知冲突,学生产生了疑问和纠正错误的内驱力,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由此,学生知道了有些句子虽然没有语法错误,但因中西方文化差异,仍将造成这样那样的误解。对中国式英语的纠错可以使他们逐渐从汉语思维模式转向英语思维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在口语输出时充分地注意中国式英语,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纠错的过程中,教师引用的中国式英语的例子最好与课程内容相关,注意加强纠错后训练与记忆。在纠正学生出现的中国式英语错误时,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才能调动学生从纠错中学习的积极性。

4.口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成功口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中国式英语与学习策略有着密切联系。只有让学生了解成功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学生才能正确审视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文秋芳曾说有意识地调整学习策略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在不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对学生口语中的中国式进行适当地纠正和提醒,并指导学生正确地看待中国式英语,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审视”和“自我改正”。这也使我们看到,教与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好的老师,还得有会正确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

中国式英语正是第二语言习得创造性构造过程(Creative construction process)中的发展性错误(developmental errors),是外语学习的一道难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辨认和分析中国式英语的成因及表现,帮助学生尽可能地缩短这一阶段,尽早摆脱母语的干扰,从而规范、正确地理解和应用英语。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葛传规.“漫谈由汉译英问题”[A].翻译研究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3]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4]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18-24

[5]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肖婧.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中的中国式英语[J].中国英语教学2006,(4):15-20

[7]谢之君.中国式英语:跨文化交际中干扰性变体[J].现代外语,1995,(4):7-11

[8]叶蛮声.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中国式口语汉语
学汉语
中国式民主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酒中的口语诗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