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体系下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身份转变与构建

2013-08-15 00:4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守门人身份师生关系

关 键

在新的课程体系下,教师面临自身解放,转型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直接结果就是教师的职业身份构建体系的改变。每一次课程改革,教师都是冲在最前沿的先锋,会面临不可预知的冲击和挑战。如果不能充分了解,没有交流和沟通,就会形成教师独自苦撑的局面,缺乏社会必需的身份认同。持久下去,强烈的孤独感将阻碍教师的职业身份构建,势必会影响整个教师队伍的稳定。因此,对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身份认同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一、教师身份认同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的本质问题,对构成教育的三大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教材,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其中教师的发展问题更是核心所在。

对自我认同感的研究是西方师资发展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说,自我认同感是我们在与外界接触时自己心中和他们心中的“我是谁”。这种认同感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通过反思和自我评估,自我认同感不断地被自己和他人所重新认识并逐步深入,这个过程伴随着其职业生涯,甚至一生。教师的认同感和他所持的知识观有着密切联系,即不同的知识观塑造了不同类型的教师形象。而教师的成长发展之路并不仅仅是向外去寻找更多的先进知识,而应该是回归自我,了解自我,发现自我的过程。

近十年来,教师身份认同已经成为教师发展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广而言之,人的身份认同既涵盖了自我的个人意识,也包括人所属的社会群体的群体意识(Wenger,1998)。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身份既有自我的个人式体验,也有群体性归属,这种群体性归属根植于宏大的教育发展史和教育文化之中(Cooper&Olson 1996:85)。目前,来自人种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性别学等不同社会研究领域的学者,已经对教师身份认同研究中的一些重要主题进行了探讨。教师身份认同的多重性问题,作为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教学模式的有机转变带动下的教师身份转变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身份的探究,对于自主学习的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培养自主性的核心”。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的教师身份改变这一问题做出分析和研究,以进一步推进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和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首先,师生关系已经悄然变化。过去在人们眼中是教师为主体,形成“稳定、森严,僵化的师生关系的神圣性”,而如今更多的是强调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更为自由的师生关系。随着改革的演进,教师越来越清楚地感受到“对一方面的强调和对另一方面的支配和占有”的命令式教学,无法达到“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相互依存的双向理解”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在过去,对于教师而言,教师是教育资源的绝对拥有者和绝对权威者,教师的职责就是将手中的资源传递给学生。因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只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接受并贮藏这些资源以备后用,学校中就会出现 “知识本位,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现象。而在如今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头脑中的信息存储多少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个体理性推理能力与思辨能力。“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教育都应该是自我经验的累积和生活价值实现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学习中的作用并不是削弱而是发生了转变。首先,学习模糊了课堂内外的界限。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课上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唯一地方,上课时间也不再是教师单向传授信息的时间。其次,课堂的重点也发生了转变。课堂将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和畅谈释疑的场所,而课外时间学生则可以对英语的基础知识和技巧自己进行实践和练习。因此英语教师上课不仅仅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彼此创新性的理解,督促彼此提高,有效促进学生学习;上课不是教师单向的付出,而是师生互动性的活动、不断成长,自我否定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课堂教学已然成为学生和老师以及同伴共同积极参与的具有开放性、协商性的探究活动。

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守护学生学习的守门人。守门人的理论来源于传播学。传播学的四位创始人之一勒温提出了“守门行为”和“守门人’的概念。他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重视沿着包含有检查点及“门区”或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那些能够允许信息通过或不许信息通过的人或机构,即为守门人。守门人的主要作用是选择和过滤他所接到的信息。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守门人即是教师,教师承担着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传播、传播范围多大以及怎样传播的新职责。建设自主学习信息资源的教师们,实际肩负着英语文化知识的接受者和英语文化知识传播者的双重身份。实现由知识技能的学习者向身份投资者的身份改变;知识灌输者向实践探索者身份改变;生活与工作由分裂走向融合的身份转变;孤独的工作者向群体合作者的身份转变等。这些转变与他们以往的身份认同、个人的生活经历(如学生时的学习经历)、知识和各种角色都有可能冲突,从而引发他们职业认同形成过程中的矛盾。他们必须要先去了解和建构学生所需的英语知识,然后再有选择地把信息传播给学生以供他们学习。他们控制着所传播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控制着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他们决定某高校或某地区的大学英语学习资源的特点和风格;他们将选择哪些英语习题、技法、书籍和报刊能进入本校供学生选用,他们决定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他们所选择的信息的质量将决定着某学生学习的质量,也关系着在此资源下学习的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们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的目标和现状,所选取的信息要集教育性与趣味性于一身,既不能让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有所偏颇,也不必包含过多的信息使得学生无力承担,甚至是使学习效果适得其反。教师在挑选信息时既要注意观点的客观性,避免过于彰显个人喜好或偏见;也应注意在学生面前保持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性格的完整性。

三、课程改革下新教师身份认同的构建策略

1.让师生关系更透明。新的课程体系下的师生由于需要更多交流,因此比传统模式下的师生关系更为亲密。在多渠道多媒体的各种交流中,师生关系变得透明,从而使得教师本人拥有更多的机会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作为 “完整的人的一面”。教师也越来越应是“具有自身发展需要的教育生活的实践者”。实际上日益透明的师生关系和日益亲密的师生接触,使得教师的个人成长经历和学生的成长经历相互融合,产生心灵上的碰撞感召,使得教师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自己教学活动中的 “他的实践经验对自身的影响以及对受教育者的影响”。

2.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Lave和Wenger最初提出来的。教师实践共同体是一群具有共同教学兴趣的普通教师自发成立的。他们因为相同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自然地走到一起,以教学实践为研究背景,共同探讨教学、交流观点、分享成果、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实现学习和工作的使命。真正的共同体能够让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找到心灵互通的门路。因此,建立一个教师同行组成的真正的共同体就十分必要。

教师身份的改变和重新构建是大学英语学习模式改变的必然产物。新的形势下要求新的教育和学习方式,教师应该敏锐地注意到这一变化,并积极地适应这种变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得更有效果。这些在新的学习模式中凸现出的新的角色和身份需求,是教学中的挑战也是教学中的机遇。随着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进一步推广,这些变化也将变得更加具有意义。

[1]阎光才.“教师身份”的制度与文化根源及当下危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4):12-17

[2]熊和平.教师是谁——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身份的重构[J].上海教育科研,2005,(3):13-15

[3]王秀艳.论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5

[4]王紫馨.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师生身份确认与角色转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99-102

[5]Connelly F,Clandinin D.Shaping a Professional Identity[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9:83-86

[6]Lave J,Wenger E.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 particip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1-100

[7]吴宗杰.外语课程与教师发展-RICH教育视野[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1-7

猜你喜欢
守门人身份师生关系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跟踪导练(三)(5)
身份案(下)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让“守门人”真正履职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