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及面临的问题

2013-08-15 00:45李凌云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特殊性心理健康院校

李凌云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及面临的问题

李凌云

高职教育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存在办学的职业性、生源的特殊性以及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复杂性等特点,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着重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进行论述,并进一步分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以期对有关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高职;心理健康;特殊性;问题

李凌云/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江苏苏州215008)。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

(一)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高职院校是以职业教育为办学目标的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学生是在高职院校进行职业学习的应届、往届高中毕业生与部分未成年的初中生。作为未来的高层次、高技能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强化其文化基础、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技能,同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职院校学生与一般院校大学生既有相同点,又具有明显的区别。他们有着共同的年龄特征,由于年龄的相近与相仿,高职院校学生与一般院校大学生有着相同的生理困惑与心理困惑,在面对环境的变迁、人际关系的发展、学业上的困惑、择业上的焦虑以及恋爱情感上的困惑等等一系列问题时,都表现出相同或相近的行为。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同度较低,而学生来源较一般院校学生有差距,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在面临这些心理和生理困惑时所要承担的痛苦远远大于一般院校的大学生。这一点在有关研究中已经得到了体现[1]。

在我国,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既有一般高等院校学生的心理引导与教育问题,同时更应注重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重视对学生一般意义上的引导,做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在对待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业压力、择业困惑、人际交往障碍以及人格方面的一些心理问题时,要认清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采取更加深入、更加切实可行的帮教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较一般高等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为紧迫[2]。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特殊性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是客观因素和自身身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客观因素上看,目前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的地位、作用、培养目标等缺乏正确的认识,在一部分人眼里,高职教育是一种低层次、低水平的“二流教育”,而不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重要组成部分;也有不少家长把孩子接受高职教育看成是上不了所谓“正规”大学的一种无奈选择。这种歧视高职教育的思想和做法势必对一些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产生冲击,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阴影。部分学生对高职教育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致使进入高职校门的学生对学校、对自己缺乏信心,学习目标不明确,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普遍存在。

从主观因素上看,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成才的欲望非常强烈,但自我定位往往偏高,加之心理发展正处于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情绪尚不稳定,认识上有偏差,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心理承受和调适能力弱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他们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3],有郁闷感的学生占总数的80%,有心理压力的学生占总数的90%,这无疑加大了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认识不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形同虚设

当前部分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比较重视,院校的各项评比检查、达标验收都规定了这一考核项目,不搞心理健康教育就过不了关,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表面指标来对待,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一部分院校虽然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并没有开展相关工作,或只是出一两版相关的板报而已,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注重形式,不讲实质,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明显

许多高职院校只是为了应付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规定,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绝大多数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的,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辅导员多数是由政治辅导员担任的,不具备专业能力,咨询流于形式,不能达到应有的咨询效果。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既是研究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部门,也是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部门。但是,部分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不注重方法,措施不到位,没有突破,没有新意,没有实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不够,与学生有隔阂,不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各阶段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个别教育者的教育方法过于单一,实用性差,甚至把心理健康教育完全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部分院校把心理测验、建立心理档案仅仅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单一方式,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的引导和帮助,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倾向较重,适实观念不强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科化倾向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只注重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不去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体验,甚至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当成了普及性的心理学课程。这样非但无益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反而给学生增加了新的负担。

心理健康教育是个体主观感知性强的实践类教育,强调“心理活动”、重“实践”、重“体验”,只有在实际的活动中进行各种主观体验才能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指导为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并且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状况,分层次,突出重点来开展工作。

(四)师资队伍不合理,工作质量难以保证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呈现出机构健全但功能较弱、人员到位但专职较少、心理学专业为主但整体工作水平不高、待遇不对称、主动参与度低等特征。高职院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人员约97%为兼职教师(部分院校100%为兼职教师)[4],他们在完成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利用值班或自有的时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形式化痕迹较重,工作质量不能保证,影响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五)经费投入不足,工作条件较差,不利于工作的深入开展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保证之一,就是硬件建设和经费投入。但由于部分院校的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至使经费投入不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条件差。部分院校虽有个体心理咨询室,但仍然面临硬件设备简陋、心理测试软件和教学辅助设备缺乏,不利于为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导和服务工作,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综上所述,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应引起有关教育领导部门的关注与重视。

[1]杨振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7:59-63

[2]龚芸,廖学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5)

[3]王建中.正确评价大学生心理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2,(5):11-13.

[4]赵国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2,(5):14-15

G71

B

1671-6531(2013)06-0098-02

何 岩

猜你喜欢
特殊性心理健康院校
中医治疗特殊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心理健康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女性冠心病诊断与防治的特殊性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