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服务学习”方法下的高职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2013-08-15 00:4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服务学习艺术类服务

李 莹

高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诸如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表演艺术等都有别于理工文史等专业,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展示性。同时艺术类的很多专业课程,如钢琴、色彩等自古就有师傅带徒弟的传统,至今仍在延续。只是今天的大课堂授课已经不可能做到“一对一”的教学了,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正是现今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中无法避免的问题。如何在当今的教育现状下更好更合理地改革我们的艺术类课程及教学模式,是我们必须深思的。与本科院校相比较,高职院校定位在培养注重实践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型高层次人才,流行于美国的服务学习模式也许值得借鉴。

服务学习起源于十九世纪后半叶的美国 “项目化志愿服务”,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逐渐成熟完善,成为美国社会影响范围极广的教育活动[1]。仅2007-2008年间,有超过四百万大学生参加了志愿活动和服务学习,平均每个学生每周奉献5.6小时,一学年平均180小时,估计创造了71亿美元的服务价值[2]。正如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校长罗伯特·科瑞根(Robert A.Corrigan)所说的:“服务学习……也许是自20世纪60年代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大学校园里最有意义的新进展。”[3]

一、美国“服务学习”的内涵与特点

1990年美国通过的《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Act of 1990)对服务学习进行了定义:“社区、学校和社区服务计划中心相互配合,安排学生完成社区真正需要的服务,以帮助学生或参与者的学习或成长,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将学生的学术性课程与社区服务整合为教学单元,给学生或参与者一定时间去分享服务所得经验与心得。”从中可以看出,服务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将课程学习与服务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经过设计、组织的开放性教学方法,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为社区提供服务的一种活动。[4]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1.注重学校、学生和社区的平等和互惠。服务学习项目由学校和社区共同设计、组织,它应该同时满足社区、学校和学生各方的需求。只有这种多方的互惠才可能使得服务学习长远化发展。社区通过为学生提供服务学习的机会,获得了人力、智力等资源,提升了工作能力和效率。学生在服务中会将服务内容和所学知识相整合,提高学习积极性、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同感,增强公民责任,为将来的学术、个人、职业发展做准备。学校则通过服务学习项目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提升学校影响力。在服务学习过程中,每一方都是学习者和受益者,是平等的。

2.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反思,形式多元化。服务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从计划制定、实施、反思到评价,每个环节都要参与。学生根据社区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感兴趣和能够胜任的内容和方式参加服务学习项目,整个项目中形式和内容以及参加人员均多元化。这种积极的参与学习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征构建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成为教育“因材施教”的另一种方式。注重情景的体验和反思又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完善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学为所用的目的。这也使得学校能够根据社会和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改革的方向,提高教学效果。

3.回归社会,培养公民素养。服务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学习和体验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反思,真正在“做中学”。学生从实际服务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了解社会信息和热点问题,学会主动关注社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承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同时可以得到社会的承认,获得成功体验,并逐步完善品格,改进社会行为,为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打下基础。

二、高职艺术类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的艺术类实践教学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学校与社会利益目标不一致,导致合作不稳定。对于学生的课程实践、实习等学校和社会接收单位一直都存在着需求目标的不统一。社会单位需要的是服务的结果,企业更是追求利益,学习不是目的,利益才是关键。而学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过程是关键,而非利益和结果。因此现在的艺术实践基本上出现了“企业不欢迎学生,学生不喜欢到企业”的现象。由于利益的不统一,学校在安排学生外出实践时很难联系到合适的单位,很多时候,呈现学校“求”接收单位的现象,双方间合作极不稳定。

2.实践内容与专业知识不相关,达不到教学要求。社会单位接收学生,往往首先从自身利益出发,只有在用工短缺时,才大量接收学生实践,而且工作内容与专业课程结合困难。例如,本校群众文艺专业两周的艺术实践课程,学生被安排到街道,本可以发挥专业特长,为街道文化工作出力,但最终大量学生抱怨每天只做打扫卫生,整理档案等无聊工作。现实中,实践内容多半由接收单位根据需要安排,内容不固定,往往与专业相距甚远。

3.实践教学的考核形同虚设,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由于学校和社会单位的利益目标不一致,学校无法平等地与接收单位对话,更不用说对企业单位进行一定的制约了。因此从源头上学校已经失去了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控制权。企业往往需要的是学生能马上到岗解决用工短缺的问题,经常是要得很急,并随意调整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教学质量的考核更无从谈起,基本是形同虚设的。例如,本校表演艺术专业两周的艺术实践课程本来安排在考试结束后到演出公司实践,但由于公司演出活动的需要,该课程突然调整到考试前三周,从而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借鉴服务学习的艺术类实践教学改革

首先,学校要对自身和接收单位的各项资源进行调研和评估,从而了解接收单位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选定服务学习的主题并做好计划,根据计划要求将学生的学术性课程与对方需求的服务整合成教学单元。其次,对学生做必要的培训,充分做好每个阶段的反思以及评价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平等和利益互惠原则。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工作委员会,由专任教师、接收单位、学生代表等参加,保证服务学习过程中各方利益的平衡。要兼顾学校、学生和接收单位等多方利益的互惠原则,这是保证服务学习长远发展的基础。要安排给学生感兴趣的,也是接收单位真正需要的服务,使教学实践不再是“随意的”和“一次性的”。这为实践教学的实施奠定基础。

2.有效整合课程和服务,制定科学的实施计划。教师、接收单位和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并制定合理有效的实施计划是服务学习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步。将学术性课程与服务整合为教学单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将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例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二维设计基础、字体设计、图形设计和CORELDRAW等课程分别开设在一、二年级的不同学期,学生在学习时知识点是彼此孤立的,真正在绘制设计图稿时很多CORELDRAW的内容都已经遗忘了,根本不会用,教学效果不佳。若是以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服务主题为任务,整合相关课程,如学生在学习二维设计基础、字体设计等课程时就将CORELDRAW的内容一并整合,用于完成相关的设计任务。这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各门课程间的联系和知识点的关联运用能了解得更深入,体会更深,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3.注重反思和评价,多元化完成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实践教学的考核一直是个难题。服务学习的方法使得服务的对象成为考核的一方,这将使学生更看重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以前实践教学的考核往往由带队教师承担,但教师实际上并不能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非常了解。特别是当学生分别被分配到不同的单位和不同的岗位时,教师实际上是无法公平地给出每个学生的成绩的。而采取被服务方依据学生的服务水平、态度和效果等方面参与考核评价,将使实践教学的考核更公平合理。同时学生反思和评价也可以运用不同的形式,例如写论文、报告;开展小组讨论;办成果展示会;拍摄相关记录片展示等等,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进行课程评价,而不仅仅是给个分数就了事。多元化的科学的评价方式体现的是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一步。

[1]郝运,饶从满.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特点、实施程序及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2]沈蓓绯.美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与职业生涯发展关系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9:15-16

[3]戴勇,吴进.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三种模式[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6)

[4]陆为群.服务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比较及其对区域高校实践教学的启示[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

[5]方向阳.论“服务学习”理念对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9,(9)

[6]刘长海,罗怡.论服务学习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5,(3)

猜你喜欢
服务学习艺术类服务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艺术类专访心得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基于项目化管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探析
美国高校服务学习模式述评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