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实施策略

2013-08-15 00:4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改笔者

欧 琳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应试教育中的各种弊端正不断凸显出来。因而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基础上,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实施策略作出以下几点论述。

一、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当代高中生大都为“95”后,对物理这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还是有着充分的认识。然而学生的两极分化尤为严重,很多学生的文化底子薄,在物理课堂上的参与度低下。加上高中物理课内容繁杂,教学任务重,尤其是一些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设计重叠化、形式化极其严重,在上课时往往片面地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而将自身的讲授排斥在外,将太多的问题交给学生,不仅浪费时间,而且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往往缺乏明确的目的,似懂非懂。因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基本前提

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前提。首先,必须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并回归到教学本质上,且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其次是将新课改理念落到实处,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最后是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原则,学生才能在物理课堂中掌握一定的物理概念和知识,弄懂运用物理一般规律,并且学法有一定收获,使学生在物理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着力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精心准备学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学案是一堂课高效与否的关键,是整个课堂的风向标,因而教师必须在上课之前精心准备学案。必须结合学生的真实认知能力和最近发展区,加强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更加明确教师教学思路,学习的目的性将变得更加明晰,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结构的了解。由此可见,构建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准备学案。

例如笔者在准备《自由落体运动》学案时,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析,由于本章节知识是第一二章节所学的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知识点的巩固,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着一定的认知,而学生对重物、轻物下落快慢等自由落体已经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这样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为抛体运动的知识点学习埋下伏笔。因而笔者确定了本章节学习的重点,即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性质、规律、重力加速度等。而难点主要在于学生如何理解物体下落的快慢与其轻重无关,以及引导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的探究过程。再在此基础上确立课堂三维目标,一是知识技能,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发展史、使其意识到任何假设和猜想都必须经过实验证实的必要性;二是过程方法,主要是借助史实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规律的过程,引导学生领略其推理奥妙的所在,并意识到猜想的重要性;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史实为借鉴,培养学生意志,养成科学的方法观和认知观,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急功近利的思想。最后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设计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假设和猜想、推理、分析,总结解决问题。

(二)有效教学策略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因而为确保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作为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

1.分层教学法在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鉴于当前高中生两极分化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笔者认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对教师讲解的知识的理解程度不一,教师对于知识讲解的难易度和快慢程度往往难以拿捏得恰到好处,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而采用分层教学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即结合学生实际及认知特点和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一般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以《摩擦力》教学为例,笔者在讲述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我们生活的世界失去了摩擦力,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呢?”由于其知识性不强,容易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此类问题让后进生回答,有助于激发起参与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而对中等生笔者则提问:“摩擦力与运动方向一定相反吗?”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全面了解产生摩擦力的前提条件,对于中等生来说回答此问题只需要稍加努力就能完成。而对于优等生,笔者提问:“用两个大小不同的力拉叠加在一起的两个木块时,木块与地面的摩擦力有多大,摩擦方向向哪?”这就需要学生清晰理解摩擦力,方能正确解答,对优等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此分层次提问,后进生能体验学习乐趣,中等生能体验成就感,再与优等生一道探讨最后一道问题,这就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升,课堂效率随即提高,充分遵循了新课改倡导的学有所学和学有所长的教学理念。此外,在分层教学时,还应以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的方针,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作业设计,加强学生学习的引导和点拨,体现教学和作业的层次性,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构建高效课堂注入强劲的动力。

2.实验教学法在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实验是学好高中物理的重要途径,绝大多数的结论均源于实验的验证而得来,其具备的真实、形象的特点,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存在的不足,从而促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来。然而现实中一些教师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而难以认识到开展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这也是当前多媒体技术被滥用的根源所在。应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虽然便捷,即使不实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能提升,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因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应该如何确保实验教学开展的高效性呢?笔者认为其关键核心就在于,教师一要以演示实验为载体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以分组实验为教学主线进行实验教学。例如在《理想气体定律》实验教学时,笔者设计了《喷泉实验》:假设在500ml的烧瓶内装400ml的水,再用手将瓶顶堵住,并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一段时间。提问,手松开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发表观点之后,笔者按照假设演示,并将手松开的一瞬间水从烧瓶口喷射出来。通过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喷射时空气温度、压强、体积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遵循的是什么定律。这就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既能引发学生欲望,也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而通过分组实验,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掌握物理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比教师的演示和匆忙下结论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多元化教学评价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手段

一堂高效生动的物理课堂离不开教师有效的评价。因而为确保物理课堂的高效性,作为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即评价的及时性、真实性、层次性。及时性的评价是对学生进步的肯定,但对于不足之处,也应及时评价,激励其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但要注意对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保护。真实性的评价是对于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切勿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否则将会滋生骄傲或厌学心理。层次性的评价则是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身的不足和发展,从而更好地调整学习状态,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物理学习中来。

总之,探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必须按照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着力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始终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和教学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不断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1]闫占军.如何创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J].新课程(中学),2012,(3)

[2]熊桂兰.如何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新课程(中学),2012,(8)

[3]刘文丰.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战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4)

[4]何小孔.浅析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路和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2,(10)

[5]王成华.对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新课程(中旬),2012,(7)

[6]黄志强.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旬),2012,(7)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新课改笔者
老师,别走……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