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世行贷款林业项目实施对营林观念的转变

2013-08-15 00:44张传恩
山西林业 2013年5期
关键词:世行受益人项目管理

张传恩

(山西省国际金融林业项目管理办公室,山西 太原 030012)

山西省于上世纪90年代初正式实施世界银行贷款林业项目,该项目不但可为山西林业的发展引进大量外资,弥补林业建设中资金相对不足的问题,有效地促进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而且还可对其他林业工程的实施提供适合我国营造林生产的新思路、新观念、新方法。目前,这些国外营造林生产方面的成功经验正在对全省的各类营造林生产产生巨大的影响。

1 创新设计理念,体现受益主体利益

在我国,各类营造林工程在规划设计时,通常对直接受益人的权益考虑较少,使项目的直接受益主体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积极性及主动性发挥不够,因而不能更好地理解项目实施的意图,也就不能更积极地配合项目工程的实施。

世行贷款林业项目的实施把体现受益人权益作为项目实施的宗旨,通过采用自下而上的规划设计办法,也就是社区林业评估来组织实施此项工程。运用此方法的优点是能更方便、更快捷收集项目实施区域各类森林资源情况和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项目实施区域内参与农户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与林业生产的关系,并对世行项目的实施对社区生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作出正确评估。该方法的指导思想是首先在工程准备实施地区进行项目目标的宣传,尤其是加大了对项目实施细则以及参与项目的条件进行重点宣传。在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实施区域进行最终选择,选择实施区域以后,以走访农户的方式,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依据农户的意愿确定适合于世行项目实施的工作内容。具体作法是向项目实施区域农户发放《项目实施须知》和《项目申请表》,要求申请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确定项目的生产内容、组织形式和实现目标。这种以人为本的项目实施思路,使项目的规划设计理念更能符合参与项目的直接受益人的意愿,满足他们的生产、生活及经济需求,因而项目的直接受益人也就能够一如既往地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参与项目的实施与管理,从而保证了项目的如期按质完成,实现了项目的预期目标。这种做法有效地避免行政命令,长官意志强加于项目受益人。

2 强调环保措施实行,实现综合治理目标

山西省实施的不同用途、不同资金来源的各类营林工程项目(无论是生态恢复项目还是经济用途项目)都会不同程度对实施区域内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但在实际生产中,各种林业生产活动如整地、开垦、移植、抚育等会对原有的地表植被造成破坏,从而会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比如生物多样性下降、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土壤水分、养分流失等。世行贷款林业项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避免因项目的实施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规定,比如郁闭度(郁闭度是森林中乔木树冠彼此相接而遮蔽地面的程度)0.2以上的林地不得作为项目新造林地;提倡营造针阔混交林以及使用嫁接苗进行造林,规定纯林面积最低限度,不允许大面积纯林的营造,不允许造林地全垦作业,而是要求以等高线为依托、品字形排列穴垦方式进行栽植,并努力保留原有林地中符合项目实施的乔木、灌木植被林带,形成乔木与乔木混交、乔木与灌木混交等多种林种配置,达到“山脚穿靴、山腰系裙、山顶戴帽”的森林生态格局,从而恢复因项目实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林地生产力下降造成的不良影响。世行林业项目对新造林的抚育也作出了明确规定,禁止采用全垦抚育,而是要求以浇水、整形、平茬复壮、施肥、截杆等多种形式,促进新造林地的林分结构的改善和林地的恢复。世行林业项目这一系列的环境保护规定和措施的出台,极大地减轻了因项目实施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3 规范贷款报账程序,力保工程建设质量

世行贷款林业项目资金的拔付不同于国内林业建设资金的投入,实行的是“报账制”管理模式,即实施地区项目管理单位与实施农户签订合同,明确责、权、利关系,然后由项目实施区域农户依据项目的实施文件和相关的质量管理要求组织施工。明确要求各项目实施区域在自查的基础上,向省、市项目管理单位提出检查申请,省、市项目管理单位在收到项目区自查报告的基础上,在认定其自查符合项目要求的基础上组织有关技术专家对其施工质量组织检查验收,检查中严格依据检查验收办法,剔除不符合世行项目要求的造林地块,对其合格面积下发验收合格单。项目实施单位根据省级项目管理单位提供的检查验收合格单、施工合同、费用结算单等有效单据,向同级或者上级财政管理单位办理报账手续,最后由国家林业局世行中心上报世界银行提取信贷资金,资金到位后再逐级下拔到具体实施农户。

世行林业项目资金“报账制”的实行,不但能确保项目的资金能全部使用于项目工程的实施,力求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少干多拿钱的行为,而且还能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经济制约手段,保证工程按照项目实施的质量要求高标准完成。

4 追求社会效益改善,突出人文精神理念

在现代社会,林业的发展应该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现阶段,由于国内项目实施地区经济及生活水平的局限,林业项目的实施关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多,关注项目的实施对社会效益的改善较少。世行项目由于是在全球实施的贷款林业项目,其把对社会效益的改善作为项目实施追求的目标之—,并自觉在项目的设计和具体实施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其对社会、人文的关注。

首先是世行林业项目把减轻当地贫困作为其项目实施的目标之一。通过营造不同用途的生态林与各种经济林,保证参与项目的直接受益人在长、中、短三个时期都有收益,最终实现在项目实施地区从单纯资金投入,维持温饱到林业效能的体现实现共同富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级项目管理单位要重视技术推广培训的力度,保证培训落到实处,从而使项目区参与农户的林业实用技术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另外,通过项目实施过程及成果监测,也更能全面准确反映项目实施的成效。

其次是世行林业项目突出体现人文精神理念,即参与者的平等权利和自愿参与原则。项目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参与设计理念,平等协商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得出现任何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由于经济水平不同造成的地位歧视,要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项目参与地区参与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不要因为项目的实施而对参与地区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不利影响。

世行贷款林业项目在山西省的实施,对改善山西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恢复森林植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些传统的营林经营理念或多或少对林业工程的实施会造成一些制约或阻碍,但是随着项目实施到一定阶段,随着生态效益或经济效益的进一步体现,项目实施中一些成功的经营理念会逐步得到参与者的认可,也必将会对全省其他林业工程的实施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为山西省“十二五”期间林业总体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世行受益人项目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第二受益人是受益人吗
可转让信用证下第二受益人面临的风险及规避
持续跟踪 精准发力 充分发挥世行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的引智引资作用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转让信用证项下受益人比例剖析
“世行管理项目”提升养管水平
世行行长连任遭工会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