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生态园林村建设途径探讨

2013-08-15 00:44屈继勇
山西林业 2013年5期
关键词:生态园林树种村庄

屈继勇 张 剑

(永济市林业局,山西 永济 044500)

永济市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近年来,在城市绿化、美化及旅游景点、通道绿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城市形象、品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村庄园林化建设还相对比较落后,脏、乱、差仍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特别是村庄绿化的水平、规格、品味还远远不能适应全市发展旅游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1 村庄绿化现状

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在进一步稳定全市粮棉生产规模外,该市干果经济林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加之该市农民外出开饭店已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形成的一大产业,每年全市外出开饭店的农民上万余名,带回资金上亿元,对全市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农村已基本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农民生活基本达到富裕。

1.1 社会经济状况

永济市地处山西西南端的秦、晋、豫三省交汇处,属于汾渭河谷运城盆地,国土面积12.15万hm2,全市共辖7镇3个街道办事处、262个行政村、43万口人,其中农业人口35万,是个传统的农业县市,人均占有耕地0.15hm2,人均年收入达4600余元。

1.2 居住环境状况

随着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生活富裕,传统的“有钱就盖房”的思想得以体现。如今,在农村,新盖的房屋比比皆是,二层的小楼更是到处可见,人们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人均住房面积比十年前翻了两番。

1.3 村庄绿化状况

与经济增长、住房增加、居住条件改善成反比的是,村庄庭院绿化面积大大减少。通过调查,减少的原因有以下4点:一是农村电网改造影响。以前农村房前屋后、巷道两侧大都栽有泡桐、榆、椿等大乔木,由于农电网改造所需,农村50%以上的巷道两侧的大树被砍伐;二是巷道硬化影响。由于原来村庄规划不到位、布局混乱等原因,在近几年的农村巷道改造硬化过程中,一部分路旁树被砍伐;三是部分村庄巷道两侧大树已到更新阶段;四是农村新建住房影响,砍伐部分房前屋后、庭院内的大树。如今,在全市相当多的农村,巷道不见一棵大树,院里没有一点绿荫,整个村庄林木覆盖率极低,夏天农民农闲时连个歇凉的地方也没有,生态景观极为荒凉。

虽然每年植树造林任务中总规划有生态园林村建设,但由于受实际条件(道路宽窄,上有电网等)以及农村集体经济条件制约,再加之树种选择上的片面单调性,农村园林化建设还处于应付、质量差、档次低的水平,远远适应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需要。

2 建设原则

1)坚持环境安全与环境感观相统一的原则。园林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注重生态效益,每个村的建设应尽量体现自己的特色,塑造独特的风格和品位。

2)坚持村庄绿化与小康文明村建设相谐调的原则。园林村的建设,必须要做到村里的大街小巷全部有绿地、有树、有花,清除村中到处堆放的垃圾、粪堆、柴草和建筑垃圾,建立统一的垃圾堆放点,改变脏乱差现象,提高环境质量。

3)坚持乡土树种与引进树种并重的原则。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花则花,坚持乔灌草相结合、常青树种与落叶树种并重。

4)坚持政府投入与村民自筹相结合的原则。农村园林村作为小康林业建设的一部分,与其他林业工程相比较,国家投资极少,基本上还实行的是村集体出资或村民集资的方式,缺乏有效的机制创新和投资体系。国家应积极申请上级政府给予园林村建设以适当的资金投入,并号召广大群众出资出力,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3 具体规划

3.1 巷道绿化

巷道作为农村群众聚集的主要场所,应作为绿化的首要对象。巷道又分主巷道与次巷道,尤其是处于主要交通地位的巷道,栽植树种应选择那些主干挺直、树大荫浓的乡土树种,在有架空线的道路上,选择栽植分枝多、耐修剪的树种。在大树中间,栽植观赏的常绿花木和宿根花卉,增强绿化的立体效应。

3.2 小游园绿化

该市90%以上的农村中都挖有池塘,主要是农村生活污水、雨水的汇集地。近年来,由于气候因素,降雨减少,大部分池塘已处于干枯状态,成为群众倾倒生活垃圾的场所。池塘一般面积三五亩,四周可扩展面积较大,大部分在四周还保留了一些大树,如柳、杨、榆、泡桐,建设小游园有较好的基础,可以采取清挖池塘、去除垃圾,进行人工放水,对池塘四周进行绿化。树种要乔灌搭配,落叶与常青兼有,有条件的可种植一定面积的草坪。在实现园林绿化的基础上,适当附设一定的文体、休闲、娱乐设施,因地制宜地在村中营造休闲娱乐广场,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憩游乐环境。

3.3 公共建筑地带绿化

一般农村公共建筑地带包括村民委员会和学校两种类型,在绿化上要讲究树木的配置方式,除栽植一些庭荫树外,可选用多种观花观果的小乔木和灌木,选用的植物体形色彩要与建筑物相协调。为了装饰建筑物,还可以选用爬山虎、紫藤等藤本植物进行垂直绿化。学校绿化应以生长健壮、病虫害较少的乡土树种为主,除栽植一些高大乔木外,应结合一些教学内容,栽一些经济树种,以增加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村委会等办公地点周围,应选择生长迅速、健壮、挺拔、树冠整齐的乔木为主,避免应用种子飞扬、有大量落花、落果的树种。

3.4 环村林带绿化

村庄外围绿化,主要作用是将生活区域与农业生产区域进行空间上和视觉上的隔离,形成居住区相对独立安静、幽雅、卫生的环境。规划栽植上应选用高大的乔木,在乔木之间栽植灌木,苗木选择上最好使用大规格的苗木,做到当年绿化、当年见效。

总之,加快生态园林村建设步伐,是广大农村群众生活富裕对提高生活品味的迫切需要,更是加快全市旅游业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反过来,生活环境的绿化、美化在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休闲、娱乐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对提高群众的文明程度、修养水平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和谐农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从政府角度来讲,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到农村园林村绿化美化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规划到位,积极引导、帮助农村建设园林村;二是农村园林村建设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在原有的投资力度下适当加大投资,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快园林化进度。对农村集体和群众来讲,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村群众思想认识,提高绿化意识和绿化的自觉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园林村是改善居住环境,绿化美化家园,提高生活品质的惟一途径,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和付出。总之,要通过各方努力,最终使全市广大农村变成村在林中、屋在林中、人在林中的生态园林村。

[1]朱锦红.盐湖区园林村绿化长效机制探索[J].山西林业,2010年第2期.

[2]王健梅,杨 琪.北方生态园林化新农村建设思考[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年第4期.

猜你喜欢
生态园林树种村庄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微探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究
浅议生态园林和城市环境保护
村庄在哪里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一个树种的国家战略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