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汽车驾驶教学的教学质量

2013-08-15 00:48
河南科技 2013年17期
关键词:驾校心理素质教练员

郭 勇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江苏 徐州 221151)

1 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

1.1 教练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人往往是所有问题最根本的因素。所谓“名师出高徒”,良好的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来源于一个好的教练。驾驶教练员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等综合素质都有一定的需求。大部分驾驶教练员都缺乏对自身职业的深度思考和全面认识,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仅凭借经验教学,而不注重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有的驾驶教练员由于文化水平和素质低下,往往将学员当成自己不良情绪的“出气筒”,在教学范围外辱骂学员甚至拳脚相加,而学员为了顺利通过驾驶考试拿到驾驶执照往往也只能忍气吞声听之任之。

1.2 教学方式和理念需要改进

几乎所有的驾校都存在同样的通病,就是一味追求高通过率带来的高经济效益,而对学员是否真正学到驾驶技巧则漠不关心。驾校的这种思路实际上只是在教学员如何应付驾驶考试,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只是让学员对教练演示的操作进行简单重复,对什么时候做什么操作死记硬背。这样培养出来的驾驶员仅仅是对如何应对考试中的项目比较熟练,但是还远远不及一个合格驾驶员的基本要求。

1.3 教学时间不充足

每个学员的个人实际情况不一样,住所离驾校较近的或时间较充裕的学员就能投入更多时间到驾驶训练中,从而早日成为合格的驾驶员;但是,很大一部分学员有其自己的工作事业,往往是在工作之余利用休息时间去驾校参与驾驶教学训练。有时候,有些学员实在工作很忙,一个月也就只能练上个三四次,有时在隔了很长时间之后再去驾校训练,已经将前几次学到的知识和操作要领忘得一干二净,这样不仅拖延了学习进度,教学质量也不甚理想。另外,个别驾校为了在一定的时间内训练更多学员通过考试以保证其经济效益,对学员的教学安排往往是一味追求教学速度,对其分批分时段训练缺乏重视,直接导致“僧多粥少”。有时出现二三十名学员使用同一辆车进行训练的现象,一上午的时间实际上平均每个人只能上去操作个两三次。这种做法和模式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虽然保障了驾校的利益,但是浪费的是学员的时间,损害的是学员的利益,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2 针对教学问题的解决途径

2.1 重视对学员的交通安全教育

对汽车驾驶的教学涉及到人、车、路况等许多因素,实际教学的环境往往比较复杂,所以必须对在汽车驾驶教学中的安全教育提起重视,以安全第一为根本原则。在进行汽车驾驶教学活动中,首先需要基本的安全意识。教练员需要培养学员的行车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以安全为行车中的首要目标。其次是良好的驾驶态度和习惯。驾驶员的驾驶态度决定了他的驾驶习惯,他的驾驶习惯决定了他的行车安全。哪怕有再高的驾驶技术,如果驾驶态度不端正,缺乏良好的驾驶习惯,发生交通安全事故也只是时间问题。在汽车驾驶教学中,由于其教学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加之路况的不确定性,无形中为汽车驾驶的教学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汽车驾驶教学中,教练员必须以培养学员良好的驾驶态度和驾驶习惯为己任,这即是对学员负责,也是对所有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安全负责。最后,应注重对安全驾驶方法的教学,正确和安全的驾驶的方法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教练员应该教授学员安全行驶的方法,让学员牢记各种与行车安全有关的规章制度,培养学员安全行驶的意识。

2.2 根据学员的性格特征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员由于其生活环境、职业、年龄阶段等差别,在性格特征上也各有不同。这种差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普遍客观存在并且不容忽视。因此,教练员必须根据每个学员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学员的不同性格特征进行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最大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出合格的驾驶员。同时,最初一段开展教学活动的时间内,各个学员虽有各自的性格特征,但可能不会太快地呈现出来,所以教练员还应循序渐进,仔细观察和感受。大体上我们可以把学员在驾驶教学活动中呈现出的性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内倾型的学员,注重对事物细节的观察和思考,行事稳重,情绪不会轻易外露;但是通常反应比较慢,自信心不足,缺乏一定的对路况的应变能力。对这类的学员,要保持一定的耐心,通过与其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增强其对自己驾驶的自信心,大胆行车,锻炼其加快动作的节奏,同时适当对反应的时间进行控制。不同于内倾型学员,外倾型的学员往往性格比较开朗,具有较强的自信心,特点是比较机灵并容易兴奋,驾驶操作比较敏捷。但是,这类学员往往容易冲动,不够细致,盲目地喜欢冒险。对外倾型的学员,应培养其专一、耐心的心理素质,对其进行合理的严厉批评,加强对基础操作的熟练性训练。

2.3 实践教学

汽车驾驶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汽车驾驶教学中教练员需要认真教导学员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印证理论。首先,要注重对教学的实践。比如组织对交通法规的学习和对学员进行演示等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员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为其独立驾驶奠定基础;其次是组织学员参与到实践中来,在实际操作中吸取经验,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驾驶技能。只有像这样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学员在强化理论素养的同时,积累一定的实际驾驶经验,全面提高其驾驶技能。

2.4 模拟教学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部分教学实力较强的驾校通常会使用理论教学、模拟教学训练以及实车教学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中,模拟教学训练是整个驾驶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所谓模拟教学训练,即是在学员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对操作流程有一定的理解的基础上,在正式开车上路之前通过一定的模拟教学方式,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模拟教学训练的训练内容与实车上路的训练内容并无二致,目的在于为实车上路做好准备。为了顺利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可以考虑对学员进行合理的分组。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观察,将对基础动作掌握更快更好的学员分为一组,将对操作技能吸收较慢的学员分为一组。让学习进度较快对基础动作的掌握较好的一组学员更早投入实车上路的训练环节,相应地压缩其模拟教学训练;对进步较慢、对基础操作掌握仍存在问题的学员,适当加大其模拟教学训练的训练强度,加大模拟教学训练在整个驾驶教学活动中所占的相对比率,以保证其基础操作技能的扎实。此外,要严格对学员技能的考核。在每次模拟教学训练的过程中,要明确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为学员详细讲解操作要点并严格规范其操作动作。完成教学后,要对学员进行相应的考核,还有通过模拟驾驶训练的考核,才能进入下一个实车上路教学训练的阶段。

2.5 加强对心理素质的培养

现代汽车驾驶员需要一种能适应现代交通情况的良好心理素质。对学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使其注意力集中、正确调整不良情绪、坚定意志等方面。比如,在遇到严重滞留的情况时,需要平和心境,不能由于急躁而加速行驶;对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有大概的判断能力;在超车、跟车等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操作中,对注意力进行合理的集中和转移;对交通路况的发展有正确的预测等。对学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包括对集中注意力的培养、对知觉能力的训练以及对情绪控制的训练等。汽车的整体驾驶能力是由操作上的技能以及心理素质共同决定的,一名优秀的驾驶员,不仅需要娴熟的驾驶技能,稳定、积极的心理素质也是必要的。统计数据显示,约有百分之三十的交通安全事故是由于心理过失造成的。因此,教练员在汽车驾驶的教学中,应当对心理素质的培养重视起来。首先,对学员心理状态有所了解。有些学员缺乏自信心,心理素质较差,容易紧张。这类学员需要教练员在全面他们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对这种学员予以正确的引导,有针对性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其次,注重对培养学员在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突发状况,如果心理素质存在问题,就可能会导致交通安全事故。因此,加强对学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很有必要。

[1]王建华.提高汽车驾驶教学质量须突出“六个注重”[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9(4)

[2]杨长强,张炳彦.在汽车驾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J].中国市场,2010(36)

[3]李家俊.浅谈汽车驾驶的教学技术与非技术问题[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4]崔森.浅谈汽车驾驶教学中对学员交通安全性格的培养[J].科技咨询,2012(10)

猜你喜欢
驾校心理素质教练员
太空驾校欢迎你
驾校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工读驾校
工读驾校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