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培养探析——以高职生就业为视角

2013-08-15 00:52张举正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跳槽高职生毕业生

张举正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学生处,广东 广州 510640)

近年来,高职学生的就业率较高,但是就业质量偏低、毕业生跳槽频繁、后续发展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凸显。学生应该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呢?笔者认为,加强对学生知识管理能力的培养乃是重要的途径。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岗位档次不高,就业质量偏低

广东省教育厅李小鲁副厅长指出:“高就业率掩盖低满意度。没有找到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不满意,而落实了就业岗位的毕业生中也有很多人不满意,因为就业质量(包括薪酬、专业对口率、稳定性以及事业发展预期空间等)与他们的期望相去甚远”。[1]

造成就业质量偏低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的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不足是重要的因素。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侧重于实用技能,知识学习上强调“适度、够用”,在强化实用技能培训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全面学习。加之高职生的学制一般为三年,甚至更短,使其所学更为有限。因此,一些高职院校毕业生实际上只是拿着大专文凭的中专生,其所能胜任的岗位也自然层次不高。

(二)工作不稳定,跳槽频繁

有研究表明,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 (即职业高中、中等技校等学历者)毕业生的跳槽比例与跳槽平均次数对比,“大专生的跳槽比例最高,第一年跳槽的比例也最大。”[2]在一项对工作3~5年的高职毕业生的调查中,“数据显示,没有跳槽的占被调查人数的24.3%,75.7%的受调查毕业生有过跳槽经历”[3]。虽然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频繁跳槽给自己、用人单位乃至学校都会带来不良影响,但目前这种状况并无太大改变。

(三)后续发展能力不足

虽然高职学生的总体就业率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但在经过3至5年的职场生涯之后,高职学生获得职务升迁和收入增长的机会却要明显地小。除了进入职场时岗位起点上的差异外,高职学生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也均存在不足。[4]

高职学生后续发展能力不足的原因,首先是只注重某一专业技能的强化培训,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是统一模式的批量“生产”式教学,忽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在这过程中,学生被当作工具进行塑造,其结果必然是好用但不堪大用。

二、知识管理在解决高职生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通过知识管理,高职学生将能较好地弥补自身原有条件和现有教育模式的不足。为其在提高就业质量、增加就业稳定性和提升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提供帮助。

(一)促进就业竞争力的提高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工作岗位

就业竞争力最核心的是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专业技能需要长期反复训练才能内化为熟练的操作技巧,而这正是高职生就业竞争中的既有优势。但同时,受“适度、够用”指导思想的影响,在专业知识和更为广泛的背景知识学习上,高职生往往先天不足。这大大削弱了其争取高质量就业岗位的竞争力。

通过借助现代信息工具进行管理的知识,由于知识采集、储存和检索的便捷,使可运用的知识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与本科生相比毫不逊色。如果学生在入学时就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意识地进行某方面知识的积累,其在三年之后的水平甚至可以向该领域的研究生看齐。这样学生可以在学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下,很好地自主弥补自己的短板,大大提高就业竞争力,为争取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奠定基础。

(二)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以提高学生就业的稳定性

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就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而知识管理则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起着有效的推动作用。首先,知识的选择促进生涯目标的确定。只有确定了目标,才可能谈得上进行知识选择。而在知识选择的过程中,也会对原定的目标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反过来会影响目标的重新确定。经过多次这样的循环,将使目标更为清晰,知识选择更为明确。其次,知识的储存促进了职业生涯的发展。知识的储存使得学生能够较为长期地追踪专业知识动态,及时了解最新的前沿知识,建立起相关的资料、资源库,大大提升其专业水平。第三,知识的运用促进生涯发展信心的确立。当知识得到运用后,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在某一领域内发展的前景,并且增强了在这一领域继续发展的愿望。[5]

知识管理不但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加明晰,还增强了学生实现规划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就业选择时便不会迷茫、焦虑和随意,在踏上工作岗位后也不会受近期困难的影响而轻易放弃。不但就业的稳定性提高,后期的发展潜力也大为提高。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促进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

个人知识管理涵盖了知识的采集、学习、储存、使用、共享、创新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本人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去完成。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知识共享)。企业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创新的重要工具。学会个人知识管理的学生,不但能很容易地融入企业知识管理中,还能借助知识管理形成的圈子,为个人的成长发展积蓄力量,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培养知识管理能力以促进就业的途径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知识管理教育并重

目前,新生入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做法已经形成共识并得到落实。但对新生的知识管理教育却仍然未能提上议事日程。

1.认知自己

通过知识管理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借助知识管理的技巧对自己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梳理,这实际上也促进了对个人的自我认知。

2.落实规划

知识管理有助于使规划的内容更为具体。知识管理意味着对知识进行有目的地采集。任何职业,总是对从事者在知识上有明确的要求的。如果学生能够确定自己将来准备采集的知识的范畴,无疑将在通向该职业的道路上前进一大步。

3.增强自信

当学生经由知识管理开始采集知识、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库时,他对自己未来的生涯发展规划就有了比较明确显见的实质性的内容的支撑。这对于确立学生实施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信心非常重要。

(二)职业能力培养与知识管理并行

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管理能使其在多方面获得提高。

1.知识的个性化保存

通过知识管理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得到个性化的保存。学生在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基本相同。但受个人基础和兴趣的影响,学生在课外学习的知识则各有侧重。通过知识管理,就正好将这些差异化的知识有效地保存下来,成为每个学生独有的就业竞争资本。

2.创新成果的保存

通过知识管理保存学生知识创新的成果。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参加学生活动、开展社会实践等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知识创新,其中包括个人的论文、作品设计、活动方案、调查报告、各种活动的音像资料等等。这些内容也正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结果。虽然这些创新可能小到毫不起眼,但却是学生独立思考的个性化的成果,其中孕育了大量未来进一步创新的萌芽。对这些宝贵的资料进行妥善管理,也是一种职业能力的培育。

3.进入某一特定知识圈

通过知识共享,为自己在某一职业领域打造品牌。对于有一定条件的学生,可鼓励他们通过参与网上论坛、参加研讨会、研读某一专题的论文并撰写发表自己的论文等各种形式进入某一特定的知识圈。一方面在这一知识圈里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另一方面让这一圈子里的人了解自己的情况,使自己得到圈内人的认可,为将来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三)运用知识管理促进理想就业

首先,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选择适当的职业。学生经过在校两年的知识管理后,已经初步形成个人的知识体系。这是其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份。结合学生的个人知识体系进行就业选择,一方面,使学生对自己比较有信心;另一方面,求职也相对容易成功。这样,学生的就业选择相对要明晰得多,学生的就业迷茫也会少得多。

其次,根据职业的需求,重建自己管理的知识体系。进入社会之前,多数学生可能更偏重于书面知识的积累,经历了职场体验后,部分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并不太喜欢原来规划中的职业。在此情况下,学生如果重新选择职业,就会面临缺乏相关知识储备与相应工作经验的问题。不过,在校期间进行知识管理所培养起来的能力,将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地根据新的职业要求,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

(四)实现个人知识管理与用人单位知识管理的融合

首先,迅速掌握用人单位的知识管理方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成效。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同时要求所有的员工按照企业的知识管理规定开展工作。如果在校期间学生进行了知识管理的锻炼,进入企业后,不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实际的操作技术上,他们都能很快适应社企业的需求。借助于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学生可以较快地了解自己岗位工作的相关知识,并借助已有知识储备迅速推进自己的工作。

其次,共享自己管理的知识,提高自己在单位的知名度,促进个人的快速发展。毕业生个人的知识体系对于企业而言是其总体知识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进行知识管理的企业一般都会鼓励个人向集体贡献自己的知识。毕业生要学会借助这样的平台,在贡献知识的同时让企业的其他人员了解自己。贡献越多,被别人了解也越多,就越有得到重用的机会,获得好的发展。

四、结语

在信息时代,知识的丰富与更新的速度前所未有。因此,个人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对于高职院学生而言,其所处的人生阶段与所接受的人才培养方式决定了其更加需要加强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培养。

[1]吕欣美.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现状浅析及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2011,28(5):97-100.

[2]郝登峰,卓晓岚.广州市大中专毕业生跳槽问题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1):41-44.

[3]曾爱华.高职毕业生跳槽问题的实证研究——基于广东某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调查[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9):39-40.

[4]何智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缺陷及其提升途径[J].当代职业教育,2011(9):93-95.

[5]王赵,赵丽.依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高职生就业创业[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5):63-65.

[6]张帆.大学生知识管理研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20(2):1-4.

[7]张颖瑞,姚家奕,张亮.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与必要性论证[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3):298-301.

猜你喜欢
跳槽高职生毕业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
我该辞职吗?
公务员跳槽是好事
忙着跳槽的人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