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政策浅析

2013-08-15 00:50师宜源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科学界政策科学

师宜源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103)

一、美国科技政策历史简述

(一)建国后至二战前

1.建立法律、鼓励发明和创新。1787年,美国独立宣言和宪法的起草者、后来成为第三位总统的托马斯·杰弗逊在宪法中写道:“通过保障作者和发明者对他们的作品和发明在一定的时间内的专有的权利,来促进科学和有用艺术的进步。”虽是简短的几句话,却推动了美国乃至世界科技的发展。政府在科技上的主要作用体现在立法上,1790年制定了保护专利的第一部法律。1836年联邦政府建立了专利局。从1860年到1900年间,专利局颁发的专利特许证大约有六、七十万件。

2.适应工业化要求,实行标准化制度。1901年成立了国家标准局,在全国统一了合法的、一致的度量衡。国家标准局后来成为著名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在美国的科技进步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1915年,国会成立国家航空顾问委员会,以促进航空技术的发展。

(二)二战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

1.二战时期。二战之初,美国采取中立政策,发了一笔战争财。可是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美国发觉,如果任由战争发展,将会严重损害自己的利益。美国准备介入战争,可是擅长精打细算的美国政府则认为,一方面要参与战争,另一方面又要减少自己的战争损耗。于是在1942年开始实施“曼哈顿工程”以期在原子武器技术上取得突破。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及其在日本的成功投放,迫使战争狂人彻底臣服,盟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这层意义来说,是科技的力量结束了战争,可以说没有什么比原子弹更能显示现代科技在战争中的威力,以及科技能够改变世界命运的力量。

2.冷战前期。美国将战略重点放在国防上。1957年前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颗洲际导弹,美国哗然,举国上下形成了扩大军费开支的共识,为与前苏联争夺世界霸权,摆脱科技上的颓势,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58年,通过了《航空航天法》,并成立了航空航天局。同年9月,《国家国防教育法》得以通过,扩大了对中小学教育等的资助以及改进科学和数学教育,提高未来科学研究人才的基础。进行机构调整,重新制定科技政策,大规模的增加科研经费。同时,美国也开始强化对基础研究的支持。1957~1967年间,联邦政府经费急剧增加,增长了4倍。这一时期,美国大规模地扩充了对军事工业联合体的投入,建立一大批国家实验室,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以国防为主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体系。经过十年的努力,美国的“阿波罗”号登月成功,美国人大受鼓舞,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科技成果。

(三)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

在这一阶段美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对越战争陷入泥潭,日欧迅速崛起,1973~1974年和1979年的两次石油冲击,美国国内经济滞胀,以上种种使美国民众信心受到严重挑战,世界科技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明显变化。正如1979年美国科学院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中的所说“美国科学的状况虽说是出色的,但是在世界上已不再有鹤立鸡群的形象了”。美国政府为了缓解美国科技的不利形势,着手制定了新的科技政策。

1.建立新型的研发体系。联邦角色在这阶段有所变化,政府以高校为依托,组建了多学科的工程研究中心,提高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帮助工业界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这就是科研——教育——生产三位一体的新型研发体系。

2.加强对R&D活动的资金支持,对私人部门的研究开发活动进行鼓励。联邦政府对R&D的资金投入逐渐增加,支持基础研究,联邦政府对妨碍产业竞争的决策机构和规则进行简化。

3.完善科技立法工作。政府为了使科技的发展有章可循,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举措,1980年制定了《史蒂文森—威德勒技术创新法》,1984年颁布《商品澄清法》,1986年发布了《联邦技术转让法》,1988年通过《综合贸易和竞争法案》等。

4.加强基础研究和对应用研究的投入,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二战期间美国所建立起来的庞大的国家实验体系和军事科研体系,具有一流的专家、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及雄厚的资金,因此具有强大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而政府着手的就是将这些技术成果转移到民间部门,加强企业、大学和国家实验室的合作。

(四)九十年代至今

1.克林顿政府注重民用的科学技术政策。克林顿作为冷战后的第一任总统,美国国防经费的增速放缓,针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克林顿政府开始调整科技发展战略,放弃“星球大战计划”,削减原子能研究预算,压缩空间站规模。大力发展“信息高速公路”。1993年11月美国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克林顿和戈尔分别担任正副主席,以更好的协调全国科技发展战略,此外由总统科技政策办公室统筹全国科技政策;由联邦科学工程和技术协调委员会协调各部门的研究发展计划。1994年8月,克林顿政府发布了《科学与国家利益》,强调“科学是一种无尽的资源”,并确立了美国科学发展的具体目标。在技术政策上,克林顿政府的目标是为私人部门的科技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1996年克林顿政府发布《技术与国家利益》,提出“只有私人部门具有管理新技术的开发并使之市场化这一复杂过程的技能和能力,同时承认政府在提高私人部门的能力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小布什政府基础研究与军事技术并行的双重科技政策。其主要政策如下:(1)加大科技投入,重视教育与基础研究,保证卫生与国防。(2)继续推行科技计划,重点发展信息、生物和纳米技术。(3)关注能源、环境问题,塑造新的能源、环境政策(4)更加重视军事科技,把与国防等军事相关的科研放到较前政府更重要的位置,增加了反恐怖、反生化战的研发经费。尤其是在9·11之后,美国政府把防止恐怖袭击放到战略的高度,有求必应。

二、美国科技政策评价

(一)重视科技的优良传统

首先,美国社会有一种难得的传统,即高度认同科技对国家强盛、繁荣、安全以及民众健康和幸福的重要性。这个传统从美国建国之日起就已经形成了。在独立战争前后,美国诞生了一批热心于科技事业的政治精英群体,这个群体几乎包括所有的开国元勋、《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和签署者、制宪会议成员等,如华盛顿、亚当斯、杰弗逊、富兰克林等。正是他们对科技的浓厚个人兴趣和价值认知,构成了美国科技政策的思想要素;正是他们对“科技与国家”关系的理解如此卓越、前瞻和一致,在事关国家根本大法的制宪会议上,所有成员毫无异议地将国家支持鼓励科学技术进步的条款列入宪法。《独立宣言》的两位起草者富兰克林和杰弗逊本身都可谓是杰出有为的科学家。富兰克林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政治是我的责任,科学是我的追求”。杰弗逊是继华盛顿后的第二任总统,他一直是反对中央政府权力过大,但在科学与教育方面,他却大声疾呼中央政府应给予更多的关心:除了教育,任何东西都不足以促进国家的繁荣强盛;科学的目的就是人类的自由和幸福;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安全,知识就是幸福。这是个卓有远见的政治家群体,他们在制度上开创了尊重科学、教育和知识的良好风范,在社会环境上树立了科学文化的价值观念取向,他们为美国的科技事业及科技政策奠定了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基础:国家权力尊重科学、尊重知识。

(二)科学界内外协调

在特有的传统、理念的同时,美国的科研管理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运行体制:外部相互协调,内部自主独立。外部上,美国的科研体系大体上分为三部分:政府、大学与企业,另有私人基金会,相对较为弱小。政府的研究机构主要侧重于国防、公共安全、健康等应用性领域,大学则侧重于基础领域,企业感兴趣于开发性领域。这几部分各有侧重,又互相补充。

科学界内部独立自主,有一套非常成熟的运行体制和机制:同行评议、匿名评审、实验检验、科学奖励系统等一系列游戏规则非常完善、公正。

(三)注重基础科学研究

美国历届政府的科技政策有个共同的要点,即非常重视基础科学研究,这一点在战后的美国政府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战后美国政府介入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不论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在制定科技政策理念上,把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看成是整个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美国政府重视基础研究,并不是不想寻求回报,而是寻求最大的回报。

基础性研究,它是为了开拓原创性技术范式,即建立一种新的技术体系,它以一些新的核心技术要素为基础,建构成一个原创性技术范式。原创性技术范式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具有利润高、时间长、抗竞争性强等特点。原创性技术在商业开发中,之所以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这在于它的创新是核心技术要素的创新,它在商业生产线上的使用,会带来生产线的质的变革。与原有的技术相比,它会大大地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当新的核心技术要素与原有的辅助技术元素完成整合时,其生产成本会进一步下降。因此,基础研究能带来持续的、高效的回报。美国政府看到了这点,因而重视基础研究。这正是它科技政策的高明之处。

(四)过度和军事结合

美国科技政策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和军事政策过度结合,或者说受美国军事政策的影响太大。无论是战前和战后,美国的科技政策都和军事政策或者它的霸权需求紧密相关。美国很多科学技术成就的诞生,不是源于开发生产利用,而是源于战争或者争霸。例如,原子弹的研究是为了取得二战的胜利。“阿波罗”登月计划的事实,并不是为了探索宇宙,只是为了在美苏争霸上取得优势。尽管,美国的这些源于军事的科技,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衍射的效应,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科技政策具有过多的火药味,浪费了资源,也改变了世界其它国家科技政策的正常轨迹,具有负面影响。

三、美国科技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一)重视基础科学研究

在国家性的科技政策层面上,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特别是对原创性技术新范式的培育。在对基础研究的投资上,要建立这样一个理念,即基础研究,对原创性技术范式的开发,其利润收益是波及到国家规模的,它也是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体现,是保持永久的强劲发展动力的一个重要措施。谁占有着这一块,一个国家在某一行业中甚至于在许多行业中就占领着制高点。因为它不仅由于创新而得到优先地位,而且通过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规则,从而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无形中提高了其他企业参与竞争的成本。因此,如果放弃这一块,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将永远处于追赶阶段,经济利益的分配权将永远留在别人手中,将永远失去这一行业发展的发言权。

现实中的中国的经济其本质上其实还是粗放性的,远远不是技术主导型的。我国经济的发展多是靠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国外技术等传统落后的形式发展。如此,使得我国经济的总量很大,效益却很低;成为了经济大国,却没有成为经济强国。我们的利润大部分都是在购买国外的核心技术。之所以如此,是我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更是因为我们从来就不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我们总是急功近利,重视那些应用科学和实用科学。我们的科技在下游,上游的科技我们却没有发言权。因此,中国要成为经济强国,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转变,必须具有长远的眼光。重视基础研究。

(二)完善科学界内外部关系

美国的科技能够占据世界科技的主导地位,这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即科学界相对于政府和企业有非常大的独立自主的权利和能力。由于相对独立自主,来自于外部的干涉比较小,因而美国的科学能够按照自己的发展模式比较科学和自由地发展。而在中国,科学的发展完全依赖于国家、政府和企业,科学界和科学基本上没有独立自主的权利,要研究哪些方面、要获取什么课题,这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科学界内部的发展轨迹,而是左右于政府的政策。因此,科学发展没有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实只有科学界内部知道科学最应该怎么发展,而不是政府。政府和企业在科技重大原则问题上应该给科学界充分的自主权,才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另外,美国的科学界内部游戏规则相当公正、公平,很好地保障了科研人员的知识成果,大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热情。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学习。中国的科学界内部抄袭不断、侵权不断,这实在是有碍于科技的正常发展。因此,我国在科技政策的制定上,需要完善科学界内部的游戏规则。

(三)培养良好的重视科学的传统

美国科技能够长期处于世界的主导地位,这与它们全民重视科技的优良传统分不开的。一旦成为了一种传统,它就具有极大的惯性和韧性,就能很好地保障这个国家的科技政策的延续性和持久性。

我国建国以后反对科技、否定科技的全民性质的倾向。例如,“知识越多越反动”、“臭老九”、“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等。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与我国重视科技的传统的缺失有极大关系。因此,我国在今后的科技政策中,势必要着重培养国民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和热爱科学的习惯,而不仅仅是普及那些科学的成果。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科学精神比科学成果重要的多,这就像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四)实时调整科技政策

美国建国以来,就不断调整科技政策,很好地适应了国际国内变化的环境,因此使得美国的科技能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国家在制定科技政策的同时,应该要针对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这调整必需源于社会需求,而不是领导人的更换。为此,也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科技政策的稳定性。在稳定性和适应性间做到最大的平衡,才能保障科技的长远发展。

[1]李明德.美国科学技术的政策组织和管理[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4.

[2]丁厚德.中国科技运行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李明德.美国科学技术评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4]樊春良.全球化时代的科技政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5]杨洋.美国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关系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3).

猜你喜欢
科学界政策科学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院士冯端:科学界的 莎士比亚 让我们相信爱情了
政策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霍金,科学界的传奇
科学拔牙
爱因斯坦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