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与非字面话语含义的推导

2013-08-15 00:49刘子璇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暗喻字面听者

刘子璇

(韩山师范学院陶瓷学院,广东潮州 521041)

在日常用语中,话语通常有字面话语和非字面话语之分,而人们通常是根据语境和个人的目标来理解话语。那么,听者对这两类话语的认知过程是否不同呢?语言哲学家格莱斯主张把非字面话语如暗喻和夸张区别于字面话语,认为只有在字面话语有明显错误时,听者才会有对非字面话语的理解。相反地,关联理论学派的观点是,字面话语和非字面话语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听者在理解的过程中都追求最佳关联。

一、字面话语与非字面话语

Sperber 和Wilson 提出:“话语的命题形式反映说话人的心理表征。”[1]232此观点简单来说,即说话人的内心所想体现在话语中。对此,Sperber和Wilson 进一步提出:“话语的命题形式和通过话语所表达的想法之间是相似或相近,而非等同的关系。”[1]231现用以下的例子来作说明。

(1)It's raining.

(2)I earn$800 a month.[1]233

(3)The surgeon is a butcher.[2]415

(4)The water is boiling.[2]413

例(1)是字面话语,且命题形式完全符合说话人的想法。但是,其他3 句的命题形式却不完全等同于其说话人的想法。例(2)800美元可能并非说话人薪水的确切数目(有可能是近似于800 美元的任何数目如796 美元)。而例(3)则把外科医生比作了屠夫,隐含的意思是医生在某方面像屠夫一样,残忍或者粗心。例(4)的字面意思是水在沸腾,但也可能是说话者夸大了水的温热程度。

根据Sperber 和Wilson 的观点,如果话语的命题形式和说话者的想法完全一致,则是严格的字面话语,[1]233如例(1);如果话语的命题形式与说话者想法不完全一致,而只是有某些共同的特征时,那么该话语就不能算严格的字面话语了,[1]233如例(2)、(3)、(4)。故“话语并不总是表达与其命题形式完全一致的想法,例如在随意言谈和隐喻中,想法的命题形式和话语所表达的只是在某种程度上相似或相近”[3]。所以,例(2)、(3)、(4)是日常交流中的非字面话语,说话人分别通过近似、夸张和隐喻的手法形成话语,在这种情况下,话语的命题形式和说话人的想法并不完全对等。

在日常用语中,人们很少注意到所用的词句是否为字面、随意、隐喻或其他意思,而是通过语境和个人目标试图理解别人的话语。[4]835-861那么,听话人对非字面话语和字面话语的认知过程是否不同呢,这是需要探讨的。

二、暗喻、夸张和真实性准则

(一)格莱斯对于暗喻和夸张的解释

根据传统修辞学,暗喻和夸张属于修辞(trope)范畴,并包含比喻或修饰意义(figura⁃tive meanings),这种意义通过某种方式与字面意思相联系。修饰性话语比如暗喻、夸张、反语中,其字面意思蕴含了相关的喻意。而格莱斯对于暗喻和夸张的解释实际上仅仅是传统修辞学相关理论的现代语用学变体。[5]格莱斯曾解释了语言的喻意是如何被理解的。①①Grice is often seen as offering an approach to explain how interpretations take place if figurative use of language are included.参见sperber,wilson:Truthfulness and relevannce,Mind 2002年第443期第588页.很明显,例(3)的说话者本意并不是话语的字面意思,而例(4)的说话者也有可能使用了夸张来形容水很烫。所以在格莱斯看来,说话人明显违背了真实性原则,即“不要说你认为是错的东西”[6]46。说话人用这些明显或者公然的违背来表达一个相关的话语含意,使听话人产生理解,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合作原则及准则。关于修辞,不同的修辞性话语的会话含意和字面意思以某种特定方式相关联。[7]例如夸张的话语含意实际上是字面意思的弱语表达,而暗喻的话语含意则是对字面意思的比喻。所以,根据格莱斯的理论,例(3)The surgeon is a butcher 的含意很可能是The surgeon is like a butcher;例(4)The water is boiling 的含意可能是The water is too hot to drink。

总之,格莱斯对所有修辞话语的解释都一样。首先,所有的修辞话语公然违背了真实性原则。其次,修辞话语都隐含了一个相关并且真实的话语含意。最后,不同的修辞话语因其修辞手法的不同,所包含的话语含意也不同。例如,暗喻则隐含了相关的喻意,而夸张则隐含了弱语。

(二)格莱斯对暗喻和夸张解释中存在的问题

Sperber和Wilson提出,格莱斯对修辞话语的解释仍有疑点。[8]2首先,虽然其说明了修辞话语隐含了相关修辞性含意,但对于听者是怎样根据字面意思推断出该喻意,则没有说明。其次,根据格莱斯理论,暗喻和夸张其实是不合理的。大体上说,话语含意的理解是基于遵守会话准则,如果违背了准则,也要在说话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才算符合了合作原则。[9]而修辞话语违背了真实性原则,而其会话含意没有反映任何说话人不知情的条件。[8]589因为说话人本可以不用修辞,而是直接表达本意,使听者在理解上少费力。再者,格莱斯表明:“暗喻和夸张公然且不可挽回地违背了语用学准则。”[6]52-53事实上在日常用语中,并不是所有的暗喻的含意都是“公然错误”(blatantly false)的。例如,否定暗喻“Jane is no angel.”的含意就是正确的。并且假设暗喻和夸张真的违背了准则,又怎么会具有如此强的自发性和普遍性呢?格莱斯并没有对此作出解释。第四,格莱斯假想听者期望字面意思的真实性,所以会先尝试去理解字面意思,只有在字面意思是公然错误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其隐含的修辞含意。因此,正如有研究者称“人类语言处理程序是为分析字面意思设计的,而非字面意思、间接含意和修辞含意,在心理语言学上来说是二级产物”[4]837。但是,有很多实验证明理解修辞话语并不比字面话语所花的时间长。[10]例如:

(5a)Peter:How is the beef in the restaurant to⁃day?

②Grice's account of tropes leaves several questions unattended.参见sperber,wilson:Truthfulness and relevance,Mind 2002年第443期第589页.

(5b)Mary:It is raw.

按照格莱斯的理论,在该对话中,Peter理解Mary话语的过程应首先考虑其真实性,即牛肉是生的,然后摈弃这种可能性,进而认识到该句是一种暗喻。但是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听者会立即作出正确的判断,知道Mary其实是想说牛肉没有熟到她期待的程度,而不会去想牛肉是不是真的是生的。

除开以上的这些问题,格莱斯对于随意语言(loose use of language)的解释也存在一些问题。随意语言并不是修辞话语,但也违背了真实性原则,而格莱斯没有对这一类语言进行示例和解释。如例(2)I earn $800 a month,这句话表达的是一个近似的意思,说话人意图使话语的命题形式与听者的理解尽可能相似。这些近似句和暗喻、夸张句有一个共同点——严格来说,其字面意思有误,违背了真实性准则。然而,格莱斯讨论的几种违背准则的情况,却没有涉及这种情况。[11]它们既不像谎言一样属于隐秘的违背,意图欺骗听者使其相信话语;也不属于免除(opt out),因为没有任何断言;也没有与其他准则相冲突产生另一种会话含意。基于它们与暗喻和夸张的相似性,可以认为近似句也违背了真实性准则,目的是引导听者寻找相关的会话含意。但问题是近似句通常不被认为是违背了真实性准则,而是足够真实的话语。另外,人们很少注意到也不会发觉近似句在严格意义上来说是错误的,和格莱斯所讨论的几种违背准则的情况也没重合之处。[12]607-632

也许格莱斯忽略了一种可能性,对于同一个话语,有不同的理解方式。例如:

(6a)Peter: What do you think of Martin's lat⁃est novel?

(6b)Mary:It puts me to sleep.[12]268

(6b)可能产生几种理解。可以是字面意思,也就是说那本书真的使Mary睡着了。也可以是近似用法,说话人想表达书太无聊差点让Mary睡着了。另外,该句还可以被理解为夸张,也许说话人本意是突出书的极度无聊,会使人入睡。在这种情况下,Sperber和Wilson称事实上存在一种连续体,中间没有明显分界点,也没有必要把它们看作不同的类型。[2]406Sperber 和Wilson 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不要考虑真实性准则,而是不管话语的真实性如何,听者都是基于期望话语的关联性而产生理解,而不是基于某一种单独的准则。”[12]626

三、关联理论与非字面话语含义的推导

关联理论是基于关联的定义及两个通用原则:关联的认知和交流原则。关联的特征为:信息的输入能激起认知过程。[13]343-360在其他条件对等的情况下,Sperber 和Wilson 称:“当且仅当新的信息在某一特定语境中取得语境效果,该新信息才算与该语境有关联;而且,取得的语境效果越大,表明话语与该语境的关联越强。然而,语境效果并不能随意获得,它需要听话人在推理思考方面付出一定的努力。听话人需要付出的努力越多,信息与语境的关联越弱;而需要付出的努力越少,话语同语境的关联就越强。”[1]125

根据关联理论的认知原则,“人类的认知趋于关联的最大化”。[1]260为了增强认知效果,听者的认知机制将自动选择最相关的信息,而记忆检索机制将会自动检索出关联度最大的语境含意,然后经推理机制自动生成最有效的信息。[13]353因此说话人应能预测哪种信息对听者是最相关的。

根据关联理论的交流原则,“交流中推理信息的每一步都要设法获取最大关联度。”[1]158听者有权力期待信息至少是有某种关联度的,值得推理的,并且是在那个时间比其他信息的关联度都要大,且符合说话人的能力和偏好。[13]354根据关联理论,话语的理解过程在理解即时的话语暗示时开始。听者付出最小的努力,在明示层面扩充理解,进而在暗示层面进行补充,直到产生的理解达到他对关联度的期待,则过程结束。[13]354根据听者对关联度的期待,话语的明示内容、语境和认知效果三者相互影响和适应,构成了语用学关联理论说的最大特点。

关联理论为推导非字面话语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由此产生两条论证。第一,没有理由假设说话者要陈述严格真实的事实,因为话语中词汇单位的概念只不过是听者推断话语含意的一个线索,最终还是要通过语用学的方式来理解。第二,任何话语的理解,无论是字面话语,随意话语,夸张还是暗喻话语,听者都付出最少的努力,通过话语的明示内容、语境假想和认知效果三者相互影响和适应,来寻求最佳关联。[13]343-360所以关联理论解决了语用学中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词汇语用理解的过程其实是寻求最佳关联度,通过明示信息(explicit content)、话语语境(context)和认知效果(cognitive effects)的相互影响和适应,当听者寻求到所期待的关联度时,便不再努力。所以,在字面话语、近似、暗喻、夸张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点,因为非字面话语并不特别,而仅仅只是听者欲产生最佳关联的一种选择罢了。

下面用关联理论来分析前面的几个例子(结合假想语境)。

(7)A:How much do you earn?

B:I earn$800 a month.

a.Explicit content:B earns$800 a month.

b.Context: There is no need for B to say an ac⁃curate number of his salary.$800 is probably an ap⁃proximate number.

c.Cognitive effects: B earns nearly or slightly over$800 a month.

在这种情况下,B 不会想到A 需要的是一个确切数字,假设B 每月工资为796 美元,那么不论是说确切数字还是说整数都能使A了解到B的收入情况。所以为了达到最佳关联,B 采用了一种更省力但能产生相同话语效果的方法,并期待A能理解其话语并非严格的字面话语。而作为听者A,根据话语的明示内容a并结合语境b,推断B 的话语效果c:只是表明大概的收入情况。判断出B在此只是说了一个大概的数字罢了,这样一来便达到了最佳关联。

(8) The surgeon ought to be dismissed.He is a butcher.

a.Explicit content: The surgeon is a butcher and he should be dismissed.

b.Context: A butcher cuts flesh in a cruel man⁃ner.

c.Cognitive effects: The surgeon is cruel and ir⁃responsible, and should not trusted with the lives of patients.

根据关联理论,听者的理解过程应为:明示内容a 表明外科医生是个屠夫并且应当被开除,butcher 的百科知识可使人联想到语境b,即屠夫通常是很残忍的,下手狠,继而产生出认知效果c,该外科医生很残忍,下手狠,可能不会对病人的安危负责任,故应被解雇。说话人则是以一种间接的方式生动准确地表达了该含意。

(9)A:Why don’t you drink it?

B:The water is boiling.

a.Explicit content:The water is boiling.

b.Context:The water is not actually boiling

c.Cognitive effects:The water is too hot to drink.

根据关联理论,听者的理解过程应为:明示内容a 为水在沸腾,语境b 为水并没有在沸腾,最终明白B 试图想产生的认知效果c:为水太烫了,等凉点再喝。该句是夸张的表现手法,结合了明示内容和语境,听者很快便推断出了B的含意,并且达到了最佳关联。

四、结 论

关联理论解释了为何人们不用教或学,能自发地说出近似、夸张和暗喻的句子。另外,非字面话语不应被看作是违背了真实性准则。相反,通过各种方式,话语能激发最大关联度,并不需要像格莱斯理论说的那样要达到字面上的真实性。关联理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解释话语包括非字面话语如近似、暗喻和夸张。根据关联理论,每句话语都激起听者对最佳关联的寻找,这一过程是通过语境、明示内容和认知效果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完成的。另外,字面话语与非字面话语之间没有明确分界点,且非字面话语也并不特别,而只是使听者达到最大关联度的一种选择罢了。

[1]SPERBER D, WILSON D.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2nd ed.Oxford:Blackwell,1995.

[2]WILSON D, CARSTON R.Metaphor, relevance and the'emergent property'issue[J].Mind&Language,2006,21(3).

[3]SPERBER D, WILSON D.Representation and relevance[C]// KEMPSON R.Mental representations: the interface between language and reality.Cambridge: Cambridge Press,1988:133-153.

[4]COLSTON H, GIBBS R.Figurative language [C]//TRAXLER M, GERNSBACHER M.Handbook of Psycho⁃linguistics.Elsevier:Academic Press Inc,2006.

[5]WILSON D.The pragmatics of verbal irony: echo or pre⁃tence?[J]Lingua,2006,116:1722-1743.

[6]GRICE H P.Logic and conversation [C]// COLE P, MOR⁃GAN L.Syntax and semantics 3: Speech act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7]SPERBER D, WILSON D.Pragmatics [C]// JACKSON F,SMITH M.Oxford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Analytic Philosoph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468-501.

[8]SPERBER D, WILSON D.Truthfulness and relevance [J].Mind,2002,111(443).

[9]GRICE H P.Retrospective epilogue [C]// GRICE H P.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370.

[10]GLUCKSBERG S.Understanding figurative language:From metaphors to idioms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68-90.

[11]GRICE H P.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 [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22-40.

[12]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 theory[C]//HORN L R, WARD G.The Handbook of Pragmatics.Oxford:Blackwel,2004.

[13]WILSON D.Relevance and lexical pragmatics [J].UCL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2004,16.

猜你喜欢
暗喻字面听者
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规约层级递进模型”
劳工(外二首)
金缕衣
冰与火
Bao:2019 Oscar for best animated short film
别误会这些英语
关于“嵌入式”暗喻的思考及其在翻译上的应用
别误会这些英语
什么是暗喻
三人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