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大学生学习雷锋精神的启示

2013-08-15 00:51王有斌吴思为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班杜拉学雷锋价值体系

王有斌,高 婷,吴思为

(衡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系,湖南 衡阳 4210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强调:“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这既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呼唤。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之所以在今天又重新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引起关注和研究,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在当下社会,道德伦理滑坡、雷锋精神沦丧的大环境下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等一系列问题层出不穷,引发了全社会道德“滑坡”、雷锋精神逐渐被人们淡忘、社会充满了不和谐因素等现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如何激活雷锋精神的道德影响力,让雷锋精神重焕光彩,让雷锋精神成为大学可学可用、能学能用、活学活用的德育资源;如何把学习雷锋养成习惯、形成品德,如何把“雷锋”长留校园、使雷锋精神长驻大学生心中,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此有着重要启示。

(一)

班杜拉认为动机作用过程可激发和维持人的观察学习活动,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是个体行为调节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价值观起着核心作用,它决定着动机的性质、方向和强度。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或调节作用,合理引导大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必须着眼于大学生的价值观系统,强化其学习的内在动机。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这是十七大报告中对全党和全民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三观”的重要工作指导和有效途径。雷锋精神集中体现在: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具有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群众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即可以说,新时期的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内涵,是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如利他的价值观促使个体产生助人的动机,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做出助人的决定,并使这种行为坚持下去。“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献爱心、做好事”等活动在价值取向上都还存在着一些自利性动机,能锻炼交际能力、培养服务意识、培养高尚情感、发展个人兴趣、结交知心朋友,还能享受在精神上的成就感、愉悦感、荣誉感,乃至陶冶心灵、完善人格、实现自我。因此,强化内在动机是学习雷锋精神的重要环节。

(二)

班杜拉强调环境对人的认知、行为有影响,他说:“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既存在着人影响自己命运的机会,也存在着这种自我走向的限制。”[1]人既能作用于环境,主动影响环境,同时又影响环境。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性格特点激活不同的社会环境反应,不同的环境影响个人的认知,从而导致行为或行为倾向。因此,要深入扎实开展学雷锋活动,营造求真、求善、求美的良好氛围,切实将雷锋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一是围绕“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活动主题,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院报、横幅、宣传橱窗、板报等进行广泛宣传。要组织开展学雷锋网上系列活动,在院校、校园网开设学雷锋活动专栏,搭建学雷锋网上交流平台,不断增强学雷锋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利用博客、微博等新兴媒体及时宣传各种学雷锋活动,培育“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二是坚持知行统一、校内外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倡导师生在“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要内容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践行雷锋精神,把所学所能奉献给他人和社会;整合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联盟的力量和资源,立足青年志愿者服务分队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如在校外开展“义务支教农民工子女”、“为福利院孩子爱心义卖”、“常进敬老院,关爱鳏寡孤独群体”、“服务社区,便民家电维修”、“保护湘江母亲河行动”、“服务农民工法律援助”、“协警维护文明出行”、“义务献血”等学雷锋实践活动;在校内开展“校园文明义务宣传”、“环境卫生大清扫”、“义务植树共建共青园”、“青春血库·无偿献血”“蓝蝴蝶基金·爱心捐款”、“师生家电义务维修”、“法律志愿援助”等学雷锋活动;要支持鼓励师生创作一批弘扬雷锋精神的短信诗歌、话剧和文学作品,不断赋予学雷锋活动新的手段和新的文化样式。要组织开展“雷锋精神大家谈”、“雷锋电影大家赏”、“雷锋精神大家颂”、“雷锋形象大家演”、“雷锋就在我身边”、“雷锋精神伴我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学雷锋的浓厚氛围,促进和带动优良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

(三)

班杜拉一直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认为人们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就可获得学习。“他的观察学习理论十分强调榜样示范作用,认为榜样的行为特征、行为动机、行为效果和价值,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学习行为、人格的性质和具体内容。”[1]榜样观察对大学生有重要的影响,可以感染并带动大学生对先进人物的精神学习和行为模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要及时发现和选树师生员工学雷锋活动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高尚风范和优良品格,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学生。通过学雷锋榜样的树立,使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学生能从身边的人身上找到自己的榜样,让榜样生活在大学生的心中,让大学生时刻用榜样的精神来激励自己进步。进而激发大学生的认同感和共鸣,满足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榜样学习需求;如果在榜样产生机制上,具有随意性和功利性,没有体现出民主、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则会影响到大学生榜样效应的发挥,因此应该选取适合大学生价值需求、具有较高的榜样行为价值以及同大学生模仿的距离相对较近的榜样形象作为大学生模仿的对象。美国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强调“要用良好的榜样教育学生”。我们要做好大学生的榜样教育,形成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参与的合力,构建榜样教育的良好氛围,将大学生的榜样效应发挥到最大化。

(四)

班杜拉提出自我调节对人的行为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它支配着人的大多数行为。“他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通过观察学习能较好地获得自我调控能力。比如,人们通过观察,自觉用榜样表现出的行为规范来强加在自己的行为上,激励自己按榜样的行为行事,这实际上就是自我调控能力的体现。”[2]如当看到别人的成绩和努力受到赞扬与肯定,自己就加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反之,当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批评或处罚等,自己就避免产生类似的行为,这就是自我强化。学雷锋活动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自我教育活动,大学生只有加强自我调节能力,才能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真正把握雷锋精神的实质,养成助人为乐等行为习惯。自我调节强调自我激励,有自身的内部标准,如自己学雷锋,被误解,能够积极调整心态继续做好事,不会受太大影响,进而自我激励,学雷锋。因此,加强自我调节是大学生学习雷锋精神的有力保障。同时,要制定完善考评措施,将学雷锋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学习雷锋的常态机制。

[1]杨丽珠,刘文.毕生发展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3,42.

[2]冯文全,徐东.论班杜拉社会学习道德教育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9):127.

猜你喜欢
班杜拉学雷锋价值体系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交互决定理论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儿童读者的启示
班杜拉观察学习法视域下学生文明教育探析
浅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
他们二十四年学雷锋
学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