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模式探讨

2013-08-15 00:50陈军伟李国鹏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19期
关键词:三化城镇化农业

□文/陈军伟 李国鹏

(1.河南省工程咨询中心;2.郑州经贸职业学院 河南·郑州)

一、前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更是高度强调要“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将其定位为今后发展的重大政策导向。“三化同步”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新阶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的关键性决策部署,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协调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河南乃至中原地区是传统农业生产区域,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结合河南省独特的地域和现实省情,尝试符合地域特点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更好地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积累经验,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河南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问题的关键环节所在。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中鹤集团提出“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

二、以农业产业化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道路——“中鹤发展模式”

1、河南中鹤现代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三化”协调发展模式概况。中鹤集团,全称为河南中鹤现代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95年的河南淇雪淀粉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41亿元,正式员工3,500余人。总部设在郑东新区CBD,工业园区位于鹤壁市浚县。中鹤集团是国家财政参股企业、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国家“十一五”食品安全科技攻关项目示模基地,并先后荣获30多项国家级、省级先进荣誉。

中鹤集团所在鹤壁市王庄镇农业基础条件良好,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卫河穿境而过,为我国粮食生产和高产区所在地,是全省粮食生产30强乡镇,是名副其实的卫河河畔的天下粮仓,国家优质小麦基地。现有万亩节水灌溉区2个,有效灌溉面积7万亩。农业资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花生、蔬菜、瓜果等作物,无公害茄子种植面积1万余亩,素有“茄子之乡”称号。畜牧养殖业发展较快,有年出栏30万只规模肉鸡养殖场5座,存栏500头规模的奶牛养殖场1座。

依托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集团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经过广大中鹤人十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实际占地2平方公里、规划占地5.8平方公里,集现代农业开发、集约化种植、粮食收储与初深加工、仓储物流、农机农技服务、土地流转等于一体,下辖多家子公司的综合型粮食精深加工产业集团。

鹤壁市委、市政府选择浚县王庄镇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中鹤集团为试点,探索支持龙头企业带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中鹤集团紧紧依靠农业、围绕农业、立足农业,通过不断完善和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实现粮食的就地转化、增值,为实现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创造内在需求和资金保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中鹤集团积极引导,促进周边农民进行土地流转、进厂务工,以新农村社区建设改造为载体和切入点推进城镇化建设,吸纳周边农民和务工人员向社区集聚,共享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实现农民生产及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当地政府因势利导,并村建设大型新型社区。新型城镇化通过人口集聚,为实现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奠定基础,为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力保障。

中鹤集团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的理念,通过农村宅基地置换、民房拆迁补偿等办法,通过土地流转和迁村集居将分散在全乡范围的46个村庄农民集约安置,在粮食精深加工园区南部靠近镇区的地方规划建设生态现代、环境优美、建筑高档、服务设施齐全的浚县中鹤新城。中鹤新城还与浚县粮食精深加工园区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相配套,为园区职工、周边农村百姓提供居住、医疗、商业服务、教育等一系列居住及公共配套服务,将企业扩张与社区建设捆绑发展,探索中逐步摸索出了一条以农业产业现代化为主导的“以粮为本,企业主导,以工代农,以农促工,产城互动”的“三化”协调发展模式。为农业大省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在河南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中具有积极的典型意义。

中鹤新城规划面积11km2,可供8~10万人居住,计划分三期建设,与粮食精深加工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互为支撑、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并通过土地流转、和村并居等措施,逐步引导农民向新城集中,促使农民向城镇居民、产业工人的转变。通过完成土地集中流转和综合治理,在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企业化经营与管理的同时,努力把浚县中鹤新城镇建设成为城乡一体化新城镇建设的范例。其中,一期工程于2010年8月开工建设,116栋楼房主体已经建成。新城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住宅面积90万平方米,公共设施及商业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住宅面积中,安置10个村55万平方米,规划外的其他村零星购房户25万平方米,商业住宅10万平方米。一期可聚集人口2.2万人,其中,搬迁村入住1.4万人,搬迁村外急需购房户及其他入住0.8万人。目前,社区服务中心、医院、学校、水电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也在有序推进。

2、农业产业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农业产业化,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推进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首先,中鹤集团的发展之路紧密围绕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依靠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既符合本地现实情况,又具有很强的创新和示范带动作用,是实践证明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中鹤集团处于工业城市群密集的豫北大平原上,位于安阳、濮阳、新乡、鹤壁等市的交叉辐射带中心,交通便利,有利于信息的流通、产品与生产物质资料的运输和对外商贸活动的开展。

中鹤集团已经编制了《中鹤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计划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取得120,000亩土地使用种植权,用于种植、养殖、加工、贸易、旅游等第三产业一体化化发展,实现生产资料的投入和资源再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更使得大批的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转向第三产业,创造出新的更高的经济效益。

中鹤集团通过迁村、土地平整,使实际土地利用面积增加,采用集约化种植和养殖模式,打造中鹤农产品精深加工原料基地。集团采用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成立农村合作社,统一规划农产品种植、牧畜养殖、饲料加工等规模化产业。通过标准化和集约化种、养,完成从高成本的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农业的转型,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农作物及畜牧类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保障农户收益最大化。

其次,中鹤集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实现农业产品的广度深度开发和多次转化增值,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路径,积极践行国家农区的工业化。坚持集约发展、集聚发展,促进产业向城镇集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城镇吸纳就业能力,实现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互动。

最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产城互动、稳妥推进的原则,着力优化城镇体系和村镇体系,推动城镇向心布局、集群组团式发展,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为加速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综上所述,以中鹤集团为实施主体,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探索建立农业科技进步新模式,实现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源规模化经营,通过并村进城,破解产业发展中的土地要素瓶颈制约,通过建设大型农机合作社,实现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为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以新农村社区建设改造为载体和切入点推进城镇化建设,吸纳周边农民和务工人员向社区集聚,共享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实现农民生产及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新型城镇化通过人口集聚,为实现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奠定基础,为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力保障。到目前已初步发展形成了企业为主导,以现有粮食贸易和粮食加工为基础,全面开展土地集约经营、现代农业开发、城乡一体的“三化”协调发展道路。

三、中鹤三化协调发展道路的现实意义

1、保证国家食品供应和保障粮食安全。随着人口增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城镇化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对食品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2008年中央提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粮食战略工程,河南作为全国产粮大省,积极行动,出台了《河南粮食核心主产区发展规划》,目的是通过核心主产区建设,保证河南粮食大省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到2015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75亿,每年新增70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将达到51.5%,每年约有1,000万农村劳动力转为城镇居民;按“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的目标测算,到2015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将从2010年的35.7%和41.1%分别下降到32%和37%左右,城乡居民对食品的消费将从生存型消费加速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转变,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食品消费进一步多样化。

2、切合地域发展需要,走一条符合地区发展战略的三化道路。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求河南省发挥主体带动作用,统筹安排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协调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

中鹤集团紧紧依靠农业、围绕农业、立足农业,不断完善和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实现粮食就地转化、增值,为实现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创造内在需求和资金保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河南中鹤现代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的建设能够推动浚县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符合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战略。

3、农业产业化引领的三化道路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2011年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探索建立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起到典型示范作用。”这为河南中鹤现代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鹤道路模式以整个浚县王庄镇16万亩土地为平台,通过完成土地集中流转和综合治理,在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企业化经营与管理的同时,努力把浚县中鹤新城镇建设成为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农村建设范例。

[1]王发曾.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经济地理,2010.12.30.

[2]仇保兴.国外模式与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J].人民论坛,2005.6.

[3]欧继中,耿德建,刘云,郜俊玲,刘殿敏.河南: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J].中国经济报告,2012.1.

[4]朱文明.中国城镇化进程与发展模式[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6.

猜你喜欢
三化城镇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