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评价

2013-08-20 08:59文建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15期
关键词:丹参葡萄糖注射液

文建军 李 睿

河南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洛阳 471002

我院2011-06-2013-01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佰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满意疗效,并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06-2013-01住院的脑梗死患者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商品名:佰塞通,贵州景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平均年龄(63.5±7.8)岁;因药物过敏反应退出1例。对照组27例,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61.3±8.4)岁。2组中的年龄、性别、高危因素、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证实;(2)脑梗死均为首次发病;(3)发病时间6~72h;(4)就诊前未经抗凝、溶栓治疗[1]。

1.3 排除标准 (1)有脑出血、脑栓塞、脑肿瘤、活动性溃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2)超早期脑梗死(发病在6h以内);(3)再发脑梗死[1-2]。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滴,1次/d,14d为一疗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14d为一疗程。2组均根据病情予以脑细胞活化剂(胞二磷胆碱)、抗血小板聚集(肠溶阿司匹林等)等治疗,以营养脑细胞和改善脑组织供血,但均未采用其他抗凝溶栓等治疗。

1.5 观察指标 (1)2组治疗前后均查头颅CT或(和)MRI,观察有无颅内出血,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皮肤黏膜、上消化道出血)及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等。(2)2组均于治疗14d、21d晨起在室温、光线良好等相同的外部环境下观察患者肢体活动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按我国1995年通过的中华神经科学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标准[2]进行临床评定,分为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及病情加重或死亡[1-2]。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14d时治疗组总有效率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后21d治疗组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后14d临床疗效比较 [n(%)]

表2 2组治疗后21d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大小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出现明显异常改变,亦无颅内出血、无出血倾向(无皮肤黏膜、上消化道出血),其中治疗组1例出现躯干、下肢皮疹、瘙痒,考虑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所致,经停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后处理好转。

3 讨论

近年来,脑卒中已成为世界上第2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和主要的致残原因。在中国大陆,首次卒中年发病率(116~219)/10万人,每年新发卒中150万~200万人;据2005年的官方数据显示,卒中年病死率在城市约为116.63/10万人,在农村为111.74/10万人,是城乡第2个最常见的死亡原因[2-3],而2008年全国第三次居民死因调查发现,脑血管病已跃居为城乡居民第1位死因,我国卒中病死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是日本的3.5倍,甚至高于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是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丹参和川芎均是传统的、临床常用的活血化淤中药,丹参的药理学作用是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同时有抗红细胞聚集,抑制纤维蛋白的生成,降低血栓素(TXA2)的合成,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控制缺血后脑组织内啡肽的升高,拮抗缺血后脑组织中单胺类介质和兴奋性氨基酸的异常变化,控制缺血区的炎症及水肿,从而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另外还有消除氧自由基,抗氧化作用,可减轻自由基对线粒体膜以及细胞膜流动的影响[4-5]。川芎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素B2的生成、释放和MDA(丙二醛)的形成,从而改善血液流变学、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6]。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佰塞通)是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的复方制剂,组分为100mL含丹参相当于丹参素20mg,盐酸川芎嗪100mg,葡萄糖5.0g,甘油1.0mL,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黏度,加速红细胞流速,改善微循环,并具有抗组织器官缺血和组织器官梗阻的作用。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中占有重要地位[4],核因子-κB(NF-κB)活化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6]。陈孝东等[5]发现,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佰塞通)可以使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组织 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降低。有研究发现,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抑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NF-κB表达,降低炎症反应,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因此,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佰塞通)可能通过抑制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14d和21d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而治疗组除1例患者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外,无明显不良反应,如颅内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损害等,说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佰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安全。

[1]任金生 .急性脑梗死脑损害的病理机制和中西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3):11-12.

[2]崔炎增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针治疗急性脑梗死124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9):84-85.

[3]楚海波,董华丽,廉全荣,等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54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5):36.

[4]熊高华,聂本刚,喻明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急性脑梗死的炎症机制分析[J].西部医学,2011,23(2):308-310.

[5]陈孝东,刘春风,曹勇军,等 .参芎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炎症因子变化的影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3):1 017-1 020.

[6]陈科,吕小华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后肢功能及NF-κB表达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9):2 939-2 940.

猜你喜欢
丹参葡萄糖注射液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含冰片丹参制剂对胃黏膜损伤作用的影响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仙茅苷、苔黑酚葡萄糖苷在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的机制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