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观察

2013-08-26 10:44杨毅
当代医学 2013年30期
关键词:溃疡面胃酸消化性

杨毅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消化性疾病,主要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1],也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等部位。由于溃疡的形成由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袭造成,故称消化性溃疡[2]。临床上常表现为烧心、呕吐、反胃、恶心、流延、暖胃,周期性上腹部疼痛等。引起消化性胃溃疡的因素众多,感染、遗传、体质、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精神状态等都有可能成为消化性溃疡并发的诱因。近年来,幽门螺杆菌系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之一,幽门螺杆菌借助细菌体鞭毛穿过黏液层损害胃肠黏膜,使患者出现晨起恶心、腹痛、腹胀、反酸、嗳气、饥饿感,引起消化性溃疡[3]。消化性溃疡的治病因子的多样性及发病具有的周期性和反复发作性,加重了临床治疗的难度。另一方面消化性溃疡治疗不及时容易引发成胃穿孔、胃出血,将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如何提高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对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本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5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西医检查:患者经X造影,内镜检查胃、十二指肠或食管下管道等出现糜烂红肿等现象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中医诊断:反复性、规律性上腹部疼痛,反酸,烧心、呕吐、纳差、便干、苔细舌红、饭后腹胀、常感饥饿等[5]。患者无药物过敏者,胃穿孔及合并严重型增生患者等影响治疗效果的疾病[2]。祖国中医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消化性溃疡分为不同类型。临床症状显示为:未完急痛、灼痛、易怒、易渴、易燥、舌红苔黄者为犯肝胃郁热;胃中嘈杂,饭后胃胀,易燥、易渴,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为胃阴亏虚;喜温喜按,空腹痛甚,饭食痛减,精神匮乏,面无血色,手足冰冷,便溏,舌淡苔白,为胃阴虚寒。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32.5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37.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单纯西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奥美拉唑1粒,阿莫西林1粒,甲硝唑2粒,胶体果胶铋3粒,每天2次。观察组给予中西结合用药。根据中医诊断,27例观察组患者中脾胃虚寒者10例,肝郁气滞者8例,胃阴不足者6例,淤血不通者3例。根据类型不同具体用药方法为:海螵蛸30 g,白芨 15 g,元胡 10 g,砂仁 10 g,郁金 10 g,黄芪 30 g,知母 10 g,炒白术12 g,甘草5 g,奥美拉唑1粒。脾胃虚寒者加干将3片,桂枝15 g;肝郁气滞者加柴胡疏肝散;胃阴不足者加麦冬15 g,沙参10 g;淤血不通者加失笑散。每日2次。两组患者以4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在显微镜下观察治疗前后溃疡面的变化。

1.4 疗效判断标准[6]: 治愈:患者无临床症状且胃镜下观察溃疡面大部分或全部消失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胃镜观察下溃疡面消失>1/2;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胃镜观察下溃疡面缩小>1/2;无效:患者临床正传以及胃镜下溃疡面无明显变化。将实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进行治愈有效率统计计算。治疗的有效率=(治愈患者数+显效患者数+有效患者)/患者总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半年后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27例中复发1例,复发率为3.7%,对照组27例中,复发4例,复发率为14.8%。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主要发生于人体的胃与十二指肠部位。导致胃溃疡的因素有多重因素,其中最直接的是胃酸对胃黏膜的自我消化,造成胃黏膜的损伤,导致患者恶心、呕吐、烧心、反酸等。西医治疗主要通过中和胃酸途径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和十二指肠的侵袭,作用快,疗效显著,但患者通常要接收长期性的联合用药,使患者的身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加大药物的服用剂量,严重加大患者身体的负担,同时西药治疗不能根治溃疡,使病情反复发作。另一方面西医治疗主要针对胃酸、胃蛋白酶作用,对引起胃酸的脾胃虚寒、肝郁气滞、胃阴不足、淤血不通等因素不起作用,降低治愈率。中医治疗针对这些因素选用黄芪主要针对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起到益气健中、温补脾胃的功效。元胡用于肝郁气滞型溃疡。胃阴不足添加麦冬[7]。中医主要以温和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溃疡的同时调节身体,但中药治疗疗程长,见效慢。综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见效快,效果明显。本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优于单纯性西医治疗。

[1]杜永坤.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J].当代医学,2013,19(17):44-45.

[2]王妙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54例[J].浙江中西医,2008,18(2):104-105.

[3]丁有荣.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28例临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6):175.

[4]唐丕斌.使用消化疾病诊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1-4,101-108.

[5]张丽英,苏嘉改,董振咏.消化系统合理用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173-182,339-369.

[6]崔效忠.浅谈消化性溃疡的病因、诊断及治疗[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5,19(1):78-80.

[7]张开.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2,2(34):213.

猜你喜欢
溃疡面胃酸消化性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口腔溃疡患者试试这两招
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
维生素C片治疗口腔溃疡
胃溃疡不宜少食多餐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乳饮品中耐胃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