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高职护生与住院病人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认知的比较

2013-09-01 10:42林旭星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住院病人关怀人文

林旭星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闽侯 350101)

关怀(Ca rin g),又称关心、关爱、关怀照顾等,是护理的核心概念和中心任务,没有关怀就没有护理[1]。关怀行为在护理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护理关怀是护生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但护理关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护理关怀能力培养必须融入护理教育之中。高职护生是现代护理队伍的主力军,因此如何培养具有关怀理念、关怀能力及关怀行为的高职护生,成为高职护理教育的重点[2]。本研究通过比较在校高职护生和住院病人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异同,为在校高职护生关怀能力及关怀行为培养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在校高职护生。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在校二年级高职护生 170名,均为女生,年龄 17~21岁,平均年龄(18.10±1.59)岁。调查时间选在修完在校全部课程,即将实习前。(2)住院病人。用方便抽样法从某三级甲等医院选取病情稳定,能接受访谈且同意合作的成年住院病人,共145人,其中内科、外科各65人,妇科 15人。病人年龄 18~72岁,平均年龄(43.67±11.92)岁。男83人(57.24%),女62人(42.76%)。

1.2 方法

1.2.1 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修订后的“关怀行为评价量表”,该量表由Cronin和Harrison设计,同济医学院刘义兰等[3]对其进行翻译并修订。修订后的问卷包括53项护理行为,分为6个维度,分别是:人道主义/利他主义价值观(15项);帮助、信任关系的建立和保持(9项);鼓励病人情感的表达(4项);健康教育(6项);支持、保护性环境的提供(12项);满足基本需要的护理(7项)。要求调查对象对每项护理行为的关怀程度给予评分,采用5级评分法,其中最具关怀性为5分,以4、3、2、1分依次递减。量表重测信度为0.87,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92,内容效度为0.82。

1.2.2 问卷调查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护理专业教师发放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详细讲解进行问卷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以匿名方式作答,并当场回收。给在校高职护生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有效回收率为96.47%。给住院病人共发放问卷145份,回收有效问卷130份,有效回收率为89.66%。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采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在校高职护生与住院病人对各项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评价

在校高职护生对53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平均分为(4.27±0.89)分,住院病人对其评价的平均分为(4.11±0.33)分。在校高职护生与住院病人认为最具关怀性的5项护理行为见表1。在校高职护生与住院病人认为最少具有关怀性的5项护理行为见表2。

2.2 在校高职护生与住院病人对各类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评价

在校高职护生与住院病人对人道主义/利他主义价值观、健康教育这两类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评价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帮助、信任关系的建立和保持,鼓励病人情感的表达,支持、保护性环境的提供和满足基本需要的护理这4类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评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见表3。

表1 在校高职护生与住院病人认为最具关怀性的5项护理行为(±s,分)

表1 在校高职护生与住院病人认为最具关怀性的5项护理行为(±s,分)

在校高职护生 住院病人护理行为 平均分 护理行为 平均分保护病人隐私重视病人将物品放在病人容易拿到的地方尊重病人密切观察病情4.69±0.634.62±0.644.58±0.634.57±0.744.53±0.78善良周到态度温和重视病人尊重病人当有事喊护士时,护士能迅速答复4.84±0.464.83±0.554.78±0.554.77±0.584.75±0.51

表2 在校高职护生与住院病人认为最少具有关怀性的5项护理行为(±s,分)

表2 在校高职护生与住院病人认为最少具有关怀性的5项护理行为(±s,分)

在校高职护生 住院病人护理行为 平均分 护理行为 平均分了解病人在医院以外的生活当病人转到其他病房后,仍去看病人陪在病人床边用触摸的方式(如握手)表达对病人的关心保证病人掌握所学的知识3.40±1.053.45±1.783.56±1.083.88±1.063.89±0.88将房间收拾得很整洁向病人及其家属宣传安全知识询问如何称呼病人陪在病人床边了解病人在医院以外的生活2.89±1.153.10±1.023.18±1.023.37±0.963.51±0.51

表3 在校高职护生与住院病人对各类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评价对比(±s,分)

表3 在校高职护生与住院病人对各类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评价对比(±s,分)

护理行为 在校高职护生住院病人 t值 P人道主义/利他主义价值观(尊重、鼓励和爱护等)帮助、信任关系的建立和保持鼓励病人情感的表达健康教育支持、保护性环境的提供满足基本需要的护理4.35±0.803.86±0.694.08±0.744.11±0.564.37±0.514.48±0.664.42±0.333.93±0.533.82±0.444.06±0.594.12±0.434.40±0.36-1.87-2.226.731.1715.072.680.060.030.000.240.000.01

3 讨论

3.1 在校高职护生与住院病人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共同点

3.1.1 在校高职护生与住院病人在人道主义/利他主义价值观方面评价一致 在校高职护生与住院病人在人道主义/利他主义价值观方面评价一致,如尊重病人、善良周到,这与刘义兰等[3]调查住院病人对关怀性护理的评价一致。可能原因:随着人文理念在护理领域的深入,无论临床实践还是课堂教学,护理教师总是有意识地向护生传递对病人精神、心理层面的关怀。另外,护理礼仪、护理心理、人际沟通等课程均能有效提升护生人文价值观,有助于护生做到尊重病人的价值和个体独立性[4]。同时,大部分学校都已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知识讲座和人文实践活动,可有效提升护生人文价值观,有助于护生做到尊重病人,鼓励病人[5~7]。同时,加强具有医学和人文知识的复合型教师的培养,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将人文关怀内化为护生的自觉行动[1,2,8~10]。

3.1.2 在校高职护生与住院病人在健康教育方面评价一致 在校高职护生与住院病人在健康教育方面评价一致,而健康教育这类护理行为主要涉及“对病人宣教疾病知识”、“指导病人进行康复锻炼”、“清楚地解答病人的问题”等内容。健康教育也被住院病人认为具有较强的关怀性,可能与病人认为知识的获得可帮助他们获得自我价值感、增强自我能力感,因而是关怀的一个重要指征[11]有关,这一点与在校高职护生观点一致,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在校高职护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掌握比较牢固,而且教师在讲解每个疾病时几乎都详细讲解健康教育的内容。同时很多学校在护生见习期间,让护生撰写护理科普文章、制作健康宣传品、举办专题讲座和进行家庭访视等活动,加强疾病防治、用药指导、家庭护理、生活方式指导等健康教育[12,13]。胡凤琴等[14]研究发现,高专护生社区健康教育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护生健康教育水平。

3.2 在校高职护生与住院病人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不同点

在校高职护生和住院病人对帮助、信任关系的建立和保持,鼓励病人情感的表达及支持,保护性环境的提供和满足基本需要的护理这4类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评价不同。

3.2.1 帮助、信任关系的建立和保持方面 帮助、信任关系的建立和保持包括护士进病房对病人进行检查、了解病人在医院以外的生活、询问如何称呼病人、向病人介绍自己、当病人有事喊她们时迅速答复、陪在病人床边等,这类护理行为关怀性得分在校高职护生与住院病人有显著性差异。如病人认为被如何称呼无关紧要,而护理教育中特别强调对病人的尊重、礼貌,合理使用称呼,不能光叫床号等,因而这项得分护生高于住院病人。在校高职护生认为“了解病人在医院以外的生活”的关怀性得分最低,可能因为护生认为会侵犯病人隐私,这与潘多等[15]的调查结果一致。住院病人认为“当有事喊护士时,护士能迅速答复”得分很高,说明病人希望住院期间能得到医护人员24小时全方位服务,以消除紧张情绪。“当病人转到其他病房后,仍去看病人”护生得分居倒数第二位,可能与护生认为病人出科就是护理的结束有关。因此,在校期间,应强化护生人际沟通和体格检查能力,以利于护生临实习期间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告诉护生出院或转诊是护理服务的延续,可通过访视或电话随访的方式继续提供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和加强人文关怀[16]。

3.2.2 鼓励病人情感的表达方面 鼓励病人情感的表达包括用触摸的方式(如握手)表达对病人的关心,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感受,当病人发脾气时不生气等,在校高职护生得分高于住院病人。有88.00%~97.90%的病人很需要得到心理社会支持,需要情感的表达,他们希望得到医护人员、家人和朋友的支持[17],而护士在这方面得分偏低[3]。由于这类护理行为好说难做,且护士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社会地位和薪酬偏低等职业特点导致其疲劳综合征发病率过高,因此负性情感(不耐烦,易激惹)增加,正性情感(体贴、礼貌)降低,易对服务对象冷漠、不关心等,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鼓励病人情感的表达方面有所欠缺。而在校高职护生还处于单纯理论学习阶段,没有完全接触病人,对未来护理工作充满热情,有强烈的自豪感,她们相信通过自己在学校系统的理论学习,可以从方方面面为病人解除痛苦,尤其是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教师十分强调注重病人心理护理,因此在这类护理行为关怀性得分较高。但是其中用触摸的方式表达对病人的关心这条得分偏低,可能一方面与护理教师强调要与病人保持适当的距离,另一方面护生觉得病人大多是成年人,彼此不熟悉,触摸的方式太唐突有关。而病人则认为生病期间得到医护人员的安抚很有关怀性。因此,在校期间应引导护生掌握安抚病人的技巧。

3.2.3 支持、保护性环境的提供方面 支持、保护性环境的提供包括创造良好、安静的环境,房间清理得很整洁,向病人及其家属宣传安全知识等,这类护理行为得分在校高职护生高于住院病人;病人认为,将房间收拾得很整洁、对病人及其家属宣传安全知识等护理行为最少具有关怀性。显然,这些行为是以管理者的要求及医院的规章制度为准则的,但不一定能够真正满足病人的需要,这与刘义兰等[3]的调查结果相似。因此,在校期间教育护生做好环境和安全管理的同时,也要强化护生与病人沟通解释的能力,以便得到病人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

3.2.4 满足基本需要方面 满足基本需要的护理主要涉及护理技术娴熟、熟练操作仪器、密切观察病情等内容,在校高职护生这项的得分排在6类护理行为的第一位,而很多研究[11,18]都提示病人将护士的技术水平作为护理关怀的重要内容,高水平护理能提高病人满意度。本次调查显示,住院病人认为满足基本需要很具有关怀性,在6类护理行为中占第二位。另外,病人认为在病情危急时,护士熟练地配合医生抢救,使其转危为安,是优质护理的内容。高职在校护生认为这类护理行为得分高,与高职院校强调护生职业技能训练有关。高职院校注重培养护生对护理技术的兴趣和提高护理技术的熟练度,为此,常采用高仿真模型、PBL、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因此,护生认为护士技术熟练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也是护理工作最主要的内容。

4 总结

在校高职护生和住院病人对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认知有一致性,但也存在较多差异。高职院校应适当调整护理关怀行为教育,使在校高职护生掌握的护理关怀行为更贴近临床,从而提高护生关怀能力。

[1]许娟,刘义兰.关怀护理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07,21(9):2271-2273.

[2]孙钟,陈红.护理关怀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79-81.

[3]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等.住院病人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45-248.

[4]巩莹,张瑞丽,李惠娟.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感知临床护理教师关怀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1,18(6B):5-7.

[5]赵佩君,李南.护理专业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实践探索与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1):74-76.

[6]曾晓英,李如竹,江跃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5):420-422.

[7]刘秀娜,蒋艺,周娟,等.护理本科生对护理关怀行为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5B):723-726.

[8]周文琴,孙秋子,陆巍,等.构建主义教学方法在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理念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6):1702-1703.

[9]朱小曼.关怀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0]程利,刘义兰.实习护生感知临床带教教师对病人关怀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0,17(11A):1-4.

[11]王微,高丽敏,范玲.病房护理人员配置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1):92-95.

[12]喻平.高职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8):1657-1658.

[13]胡秀英,陈茜,祚燕,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士满意”情况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3):2183-2187.

[14]胡凤琴,李建平,张荣,等.高专护生社区健康教育“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成效评估[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35-2238.

[15]潘多,阎成美,赵璧.术后患者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分析[J].护理学报,2009,16(1A):11-13.

[16]常立阳,冯志仙,邵荣雅,等.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测评量表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5):454-456.

[17]王菊吾,陈爱初,胡安瑜,等.住院患者对护士关怀照护需求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34-36.

[18]张基灵,沈雪波,鲁晓芬,等.住院病人和护士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认知比较[J].护理学报,2010,17(4A):45-48.

猜你喜欢
住院病人关怀人文
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福尔摩斯·住院病人(上)
住院病人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论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与防护措施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