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2013-09-01 10:42赵小莲金凤玲脱军运房玉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血源性锐器体液

赵小莲,王 怡,金凤玲,脱军运,房玉梅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时有发生,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常会接触到各种传染性疾病,因此,职业暴露是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笔者对2011年我院65名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完善预防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 年我院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65名医务人员。

1.2 方法

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后,立即按规定对暴露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并上报感染管理科填写“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登记表”。登记表采用卫生部“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 213-2008)附录F,内容包括暴露者基本情况、本次接触方式、发生经过描述、接触后紧急处理、血源患者评估、接触者免疫水平评估、接触后的预防性措施、接触后追踪检测8方面。现对65份“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登记表”主要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职业暴露人员的职业分布

发生职业暴露的65名医务人员中,医生17人(占26.2%),护士27人(占41.5%),实习生20人(占30.8%),保洁人员1人(占1.5%),见表1。

表1 职业暴露人员职业分布

2.2 职业暴露人员科室分布

职业暴露发生在外科的31人(占47.7%),发生在内科的30人(占46.2%),发生在急诊科的3人(占4.6%),发生在辅助科室的1人(占1.5%),见表2。

表2 职业暴露人员科室分布

2.3 职业暴露类型

发生职业暴露的65名医务人员中,被空心针头扎伤的41人(占63.1%),被实心针头扎伤的15人(占23.1%),被刀片割伤的5人(占7.7%),被体液喷溅的4人(占6.1%),见表3。

表3 职业暴露类型分布

2.4 暴露源类型

乙肝病毒38例,梅毒螺旋体6例,丙肝病毒2例,乙肝病毒合并梅毒螺旋体2例,情况不明17例。

2.5 职业暴露发生环节和原因

40人的职业暴露发生在诊疗操作过程中,16人发生在诊疗结束后锐器弃置前,9人发生在锐器弃置后,见表4。

职业暴露的原因有他人碰撞、整理连针输液管不慎、回套针帽、清理锐器不当、体液意外喷溅等。主要原因是由于诊疗过程中操作或处理不慎,占26.2%,见表4。

表4 职业暴露发生环节和原因

2.6 暴露后处理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均由医院相关部门及时对其暴露情况进行评估,对暴露人员进行相应的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实施预防用药方案,如对乙肝病毒暴露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同时对暴露人员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追踪半年,未发现感染个案。

3 讨论

3.1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规范操作规程

强化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防护意识,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将职业防护纳入医疗护理操作常规。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护士是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最多的人群[1~3],占41.5%,主要与护士承担着医院中的大部分注射、输液任务,接触血液、体液、锐器的频率较高这一职业特征有关[2]。因此,我们在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时,应采取全面培训、重点突出的原则,将护士作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重点培训和考核。

3.2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3.2.1 操作时戴手套 医务人员应提高在进行注射、静脉抽血、输液、输血等职业暴露高危操作过程中戴手套的依从性[4]。如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特殊感染如艾滋病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及污染物时,也必须戴手套进行操作,操作中如手套破损要立即更换,脱手套后须立即彻底洗手。

3.2.2 必要时戴眼罩、面罩 在进行医疗操作前,预先评估被体液、血液污染的危险程度,根据情况合理选择防护用品[5]。如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当戴具有防渗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有可能发生大面积飞溅或污染到身体时,应当穿戴具有防渗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靴子等。

3.2.3 正确使用锐器盒 在进行可能产生废弃锐器的医疗操作时,应将锐器盒放置在随手可及的位置,用后的锐器要立即放入坚固耐刺、防渗漏的容器或者黄色塑料制成的锐器盒内,锐器盒收集到3/4满即旋紧密闭停止使用,以减少刺伤的机会[6~8]。

3.2.4 严禁回套针头 在医疗操作时禁止锐器回套针帽等,应及时正确分离并弃于锐器盒中。

3.3 建立健全预防体系和职业暴露管理体制

对新上岗员工进行入职体检并做好疫苗接种工作[9]。在职职工每年进行常规体检,进行疫苗接种,提高职工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医院应根据相关文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职业暴露的报告、处理、跟踪和反馈制度。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职业暴露的管理工作。

3.4 鼓励安全医疗器具的研发和推广

减少锐器伤害的关键是每一位操作者按安全程序使用锐器和使用安全器具[10]。虽然职业暴露的发生有时难以避免,但美国的一项评估表明,62%~88%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是可以预防的[7]。全自动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国内也有必要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安全注射全球网络”的号召,大力提倡和推广使用安全注射器。最近,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公司还相继推出了超声波、离子电渗析、电脉冲和喷射注射等四大系列的无针注射器,这对预防患者感染和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都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1]刘秋鸣.我国临床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7,10(7):25-26.

[2]赵华,黄根梅.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及防护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2):45-46.

[3]林岩,徐凤琴,陈丽客,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8):985-987.

[4]韦美爱,胡素英.医务人员锐器伤防范与职业暴露调查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43-45.

[5]程曦,王文倩.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0(1):37-38.

[6]黄小红,覃金爱,韦志福,等.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48-750.

[7]袁晓丽,江智霞,张咏梅.多形式血源性职业防护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0):1435-1437.

[8]宋晋霞,杨红霞,王青莲.医务人员发生锐器刺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J].全科护理,2009(25):2325.

[9]曹海青.医护人员锐器伤及防护情况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3):63-65.

[10]谢懿,何绪屏.68例锐器伤和职业暴露调查分析与对策[J].现代医院,2007,7(11):112-114.

猜你喜欢
血源性锐器体液
新型安全型锐器盒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川木香煨制前后主要药效成分在体外生物体液中稳定性
西部地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IUD取出术致血源性职业暴露1例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小儿支原体肺炎体液免疫功能与hs-CRP检验的临床意义
维药艾菲提蒙汤治疗异常体液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氯化锂对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神经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