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习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3-09-10 01:58高山行
中国科技论坛 2013年1期
关键词:实验性研究企业

谢 言,高山行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1 引言

大多数研究证明了组织学习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1-7],一些研究更加深入地探讨了组织学习的不同方面与技术创新的相关关系。Chen和Qu认为中国的技术驱动型企业需要一种新的组织学习方式,应该包括明确而且丰富的学习目标、学习来源、学习主体和学习方法[8]。Carayannis和Alexander深入探讨了组织开展技术学习的四个方面,即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情境和学习效用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并开展跨行业的纵向实证研究[9]。陈劲、邱嘉铭、沈海华实证得出技术学习的五方面要素 (学习源、学习内容、学习主体、学习层次和学习环境)均会直接或通过影响技术能力间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10]。

尽管这些研究进一步推动了我们对组织学习与企业创新间关系的理解,但就组织学习各要素间的关系及其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影响还不明晰。本文借鉴陈劲等提出的组织学习要素的概念[10],主要研究三个理论问题:不同学习源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具有怎样差异化的影响?学习源通过怎样的路径促进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动荡性如何影响组织学习方式对自主技术创新的作用?本文将内外部知识来源视作学习源。根据不同学习源,将组织学习方式分为实验性学习和获取性学习[11]。实验性学习表现为企业及其成员通过研究、实践和跨部门合作沟通,通过“干中学”汇聚和积累知识;而获取性学习是企业以外部学习的方式从其他组织中获得信息、知识和技能,为企业整合其他组织的技术力量提供机会。此外,将环境动荡性作为企业开展组织学习的外部学习环境,采用Hanvanich等的分类[12],着重考虑技术动荡性和市场动荡性这两个方面。

本文基于知识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研究不同组织学习源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性;通过引入两种组织学习方式作为中介变量,探讨组织学习源转化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路径;引入环境动荡性作为调节变量,分析市场动荡性和技术动荡性对不同组织学习方式与自主技术创新间关系的影响。

2 理论与假设

2.1 内外部学习源对自主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性

从知识视角出发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有学者探讨了知识属性影响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13]。本文借鉴知识属性的概念,研究内外部组织学习源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性。

知识属性 (如知识隐性、知识系统性和知识新颖性)是知识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也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14]。隐性知识是指可以被理解和感受的、却无法编码和清晰表述的知识;显性知识是可编码化的知识,可以被表达和用于交流和分享[15]。隐性知识会阻碍知识泄露,减小技术创新被其竞争对手模仿的可能性。另外,企业的学习源并不是孤立的,内部学习源之间的互动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播[10]。而对于外部学习源,除了深入的技术合作 (如合资公司)可以获取隐性知识外,大多数情况较容易获取显性知识。即使是深入的技术合作,由于种种其他障碍,如伙伴机会主义等,会使企业间的隐性知识转移变得尤为困难[16],弱化了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知识基础。因此,外部学习源具有较低的知识隐性,导致其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贡献比内部学习源要小。

知识的系统性是指焦点知识与企业内部的其他知识、相关创新过程和组织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匹配的程度[17]。系统性较强的知识能够发挥其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环境的协同效应,促进知识效用的最大化。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内生性和持续积累性,因此与企业内部各要素相匹配的系统性知识更有利于产生自主技术创新。企业内部学习源的知识是基于企业的运营环境、资源和能力,依赖于企业独有的发展路径;是企业特有的文化、规范和企业员工的认知与经验共同作用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而外部学习源的知识,通常具有标准化和一般性特征,大多数情况只是为了完成一些规范化和特定的研究任务,并不能很好地与企业内部的运营、组织以及管理相匹配,因此系统性较低,从而对自主技术创新的贡献较内部学习源要求。

知识的新颖性反映了知识的独特性和差异化程度,是直接决定技术创新性和专利获取的关键要素[16]。内部产生的知识根植于企业特有的文化、管理以及核心能力,是异质的和难以被移植的,保障了知识的新颖性。相反,对于外部学习源,由于技术溢出或者技术转化,使得知识可能被更多的企业分享和利用,尤其是公共机构的知识更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其新颖性大大降低。虽然其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技术上渐进性的改进,但无法促进突变型创新。而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往往具有较高的原创性,要求能够独占知识产权,对知识新颖性要求较高,因此外部学习源对自主技术创新的贡献较内部学习源要小。综合以上的论述,从知识属性出发,对组织学习源与自主技术创新正向关系进行分析,其强弱程度是有显著差异的。因此,提出本文的第一个假设:

假设1:企业内部学习源对自主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外部学习源对自主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

2.2 获取性学习的中介作用

获取性学习开始于对外部知识的识别。只有通过获取性学习,企业才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知识池中辨识并获取对自身发展有用的知识,进而拓展企业内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升创新性组合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具体来讲,在与行业内机构接触的过程中,企业通过获取性学习能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和顾客偏好,拓宽企业运营视野,指导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其次,获取性学习能够帮助企业识别、理解并吸收来自政府支持机构、高校和研究机构等产业外的政策信息或基础性知识,激发新思想和想设计,提升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新颖性。第三,许多产品或工艺的改进来自于创新情报的捕获。企业开展获取性学习意味着可以通过对外部公共学习源,如专利、出版物和公告的关注来搜集最新的创新信息,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创新,提高自主技术创新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吸收最新的创新知识,快速超越竞争对手。因此,本文认为,组织的外部学习源是通过获取性学习促进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进而提出:

假设2:获取性学习在外部学习源和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2.3 实验性学习的中介作用

实验性学习可以帮助企业更加深入理解企业内部现有的知识,并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边做边学的方式,在内部研发活动中学习并产生创新性思维,以推动企业自主技术创新。Li等认为实验性学习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知识资源的创造性利用、跨部门沟通和创新经验积累[11]。实验性学习致力于组织内部的知识创造和积累,而内部学习源为实验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研发知识基础。充足的知识型员工能够带来更多创意性思想,帮助企业积极开展有关技术、产品和市场方面的试验和分析工作,推动实验性学习。随着企业实验性学习的加强,内部知识资源能够得到创造性的利用,并被应用到企业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和新工艺中。其次,内部跨部门沟通加速了知识分享和整合,使得企业能够高效地识别内部核心知识资产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组织发展路径和技术轨道,提高自主技术创新效率。再次,创新经验的积累决定了企业的吸收能力,加速知识应用到企业未来的自主技术创新活动中。基于以上的论述,本文预期,内部学习源能够提升企业实验性学习水平,进而创造并积累异质性的知识,促进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因此,提出本文的第三个研究假设:

假设3:实验性学习在内部学习源和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2.4 市场动荡性的调节作用

市场动荡性是指顾客构成及其偏好以及市场竞争强度的变化。顾客偏好的多变对企业开展自主技术创新活动增加了机遇与挑战。如果不能有效的了解顾客需求,则企业无法有的放矢的开展自主技术创新。一方面,在强市场动荡性环境中,及时并准确掌握顾客需求变化的第一手信息,并分析需求变化规律,预测未来变化趋势,才能有效地推动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随着行业内市场竞争的加剧,顾客有更多的选择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企业如果不深入了解行业内竞争情况,可能面临重复创新,低效创新,甚至是创新失败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更需加强获取性学习,评估外部学习源,选择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外部信息和知识予以吸收,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并应用到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活动中去。因此,面对强市场动荡性的外部环境,企业更倾向于加强外部联系,从市场、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公共知识来源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用于持续的产品或工艺技术的改进,最大化满足顾客需求,并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市场动荡性正向调节获取性学习与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2.5 技术动荡性的调节作用

技术动荡性是指由于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导致技术变革速度的加快。强技术动荡性环境下,不断开展自主研发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18]。技术动荡性意味着企业技术会很快过时,或被淘汰,如果不致力于开展内部知识创造活动和创新经验积累,将无法在动荡性的技术环境中立足。第二,快速的技术发展促使企业内部跨部门开展更为广泛和频繁的协作和沟通,不同知识背景的员工易于碰撞出创新的思想火花,加强企业不同技术轨道间技术融合,可以避免根据企业内部已有的技术发展轨道进行自主技术创新的盲目性和重复性[19]。另外,实验性学习,作为一种自我加强机制,能够促进技术能力不断成长,保持企业在新技术领域的先动性和领先性。因此,强技术动荡性环境下,该种学习方式更利于企业开展自主技术创新。然而,在动态的、不可预测的技术环境中,通过获取性学习获得的信息和机会不足以解决企业所面临的提升创新水平的要求。根据以上的论述,提出:

假设5:技术动荡性正向调节实验性学习与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在电话和电子邮件联系后,600家企业同意参与此次调研。将经过预调研和修正后的正式问卷发给每家企业的高层管理者 (如CEO、副总裁、CTO、总经理等)。调研人员由本文作者及其研究团队组成,并接受半天的关于问卷调研的专业培训,其中涉及访谈的开展和问卷的管理等问题。这样的目的也是为了避免传统邮寄问卷回收率偏低以及回答误差偏大等弊端。在访谈中,我们承诺对调研数据保密,并与本调研企业分享我们的理论研究成果。最终我们共收到270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45%。

有效问卷中包括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44.81%),私营和私人控股企业 (35.19%),合资企业 (20%)。按雇员数量,将企业规模分为大 (3000人以上),中 (300~3000人),小(300人以下)三类,各占27.04%,35.93%和37.04%。样本企业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机械、电子、传统制造和电信等行业。分布于东南沿海的样本企业74家、中部企业81家、西部企业76家。

3.2 变量测度

本文所使用的变量均是基于已有中外文文献中的成熟量表,采用多指标度量 (见表2)。内部学习源借鉴陈劲等[10]的研究,包括1个维度共计4个题项。参照张刚[20]的分类,外部学习源包括三个维度共形成10个题项。参照Li等[12]的研究,实验性学习包括三个维度共10个题项,获取性学习包括3个题项。市场动荡性和技术动荡性在Hanvanich等[12]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用3个题项度量。基于谢言等[1]的研究,用5个题项度量自主技术创新。同时,控制了一些可能影响组织学习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因素:企业规模、企业地位、企业类型、行业发展阶段和竞争强度。

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4.1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如表1所示,除“跨部门沟通”(α=0.697)外,其他所有变量的α系数,均大于0.7的阀值,证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21]。

量表的效度检验分为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检验。表1中,所有度量指标在其所在构念上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6,可解释方差百分比均大于50%,通过了聚合效度的检验[22]。变量“外部学习源”和“实验性学习”的累计可解释方差分别为68.149%和69.150%。从表2可以看出,因子可解释方差百分比的开方值比其所在行与列的所有相关系数值都大,通过了区别效度的检验[23]。综上,本研究的量表是有效性的。

4.2 假设检验

表2中各变量的相关性系数,并不是很大 (小于0.7),表明在本文的研究模型中,并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同时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方差膨胀因子 (VIF)值均低于10,也证明了以上结论。

表1 信度与聚合效度分析结果

表2 相关系数与区分效度

本文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假设进行验证,表3总结了统计检验的结果。其中,模型5验证了控制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它是检验主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基准模型。模型6引入2个自变量,检验不同组织学习源与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绩效的主效应。结果表明,外部学习源与自主技术创新正相关 (β=0.230,p<0.05),内部学习源与自主技术创新正相关 (β=0.270,p<0.001)。通过比较标准化的β系数,可以得出:相对外部学习源,内部学习源对自主技术创新的正向关系更强。假设1得证。

为了检验两种组织学习方式的中介效应,遵循Baron和 Kenny提出的四步法[24],运用分层多元回归分析来验证。对比引入中介变量前后直接效应的显著性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自变量外部学习源和内部学习源对自主技术创新的回归系数分别由显著变为不显著 (β外部学习源=0.0.091,p > 0.1; β内部学习源=0.094, p >0.1),表明获取性学习和实验性学习具有完全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支持了假设2和假设3。对比模型6和模型8的拟合优度 (△R2=0.094),可以看出,当引入两个中介变量后,整个模型的解释能力有所提高。

最后,分别检验了市场动荡性和技术动荡性的调节作用,为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对交互项都做了中心化处理。如Model10所示,获取性学习与市场动荡性的乘积项为正且显著 (β=0.112,p<0.01),实验性学习与技术动荡性的乘积项为0.131,也呈现统计显著性 (p<0.05),从而验证了假设4和假设5。

表3 假设检验

5 研究启示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随着全球竞争的日趋白热化和中国经济转型期外部环境动荡性的加剧,知识来源 (学习源)成为中国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焦点之一。企业需要时刻关注和识别外部学习源,并与其保持紧密的互动关系,通过开展获取性学习,为其技术发展提供不竭的创新动力。企业更需要加强内部知识源的培养,通过实验性学习,提升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独特性和持续性。此外,企业在建立学习型组织、开展组织学习活动的同时,需要谨慎关注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特征,才能开展有效的自主技术创新。面对强市场动荡性,为了避免日益复杂的企业内部技术资源与实际需求之间的脱节,企业应该加强与外部知识来源的联系,积极开展获取性学习,与市场需求有效匹配的自主技术创新才是成功的创新。面对强技术动荡性,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知识利用和研发强度,利用外部技术环境中的机会,致力于实验性学习并开展技术突破,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1]谢言,高山行,江旭.外部社会联系能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一项基于知识创造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28(5):777 -784.

[2]Hitt M.A.,Ireland R.D.,Lee H..Technological learning,knowledge management,firm growth and performance:an introductory essay[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0,(7):231 -246.

[3]Lichtenthaler U..Absorptive capacity,environment turbulence,and the complementarity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roces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9,52(4):822 -846.

[4]谢洪明,葛志良,王成.社会资本、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的关系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8,1(22):5-10.

[5]朱瑜,王雁飞,蓝海林.组织学习、组织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5(3):536-540.

[6]Sanz-Valle R.,Naranjo-Valencia J.C.,Jiménez-Jiménez D.,Perez-Caballero L..Linking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with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1,15(6):997 -1015.

[7]Weerawardena J.,O'Cass A.,Julian C..Does industry matter?Examining the role of industry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 innovation and br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6,59(1):37 -45.

[8]Chen J.,Qu W.G..A new technological learning in China[J].Technovation,2003,23:861 -867.

[9]Carayannis E.G.,Alexander J..Is technological learning a firm core competence,when,how and why?A longitudinal,multi-industry study of?rm technological learning and market performance[J].Technovation,2002,22:625 -643.

[10]陈劲,邱嘉铭,沈海华.技术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25(6):1223-1232.

[11]Li Y.,Zhang C.,Liu Y.,Li M..Organizational learning,internal control mechanisms,and indigenous innovation:the evidence from China[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10,57(1):63 -77.

[12]Hanvanich S.,Sivakumar K.,Hult G.T.M..The relationship of learning and memory with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the moderating role of turbulence[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6,34(4):600 -612.

[13]杨燕,高山行.基于知识观的三种自主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4):626-634.

[14]Amara N.,Landry R.,Becheikh N.,Ouimet M..Learning and novelty of innovation in established manufacturing SMEs[J].Technovation,2008,28:450 -463.

[15]Polanyi M..The Tacit Dimension[M].New York:Anchor Day,1966.

[16]Simonin B.L..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4,35:407 -427.

[17]Gopalakrishnan S.,Bierly P..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strategic choices:a knowledge based view[J].Academy of Management Best Paper Proceedings,1997:242 -246.

[18]郭海,薛佳奇.领导权变更、创业导向及自主创新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1,8(2):241-247.

[19]周永红,张子刚,刘开军.技术能力成长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双刃”影响[J].科学学研究,2006,24(2):305-310.

[20]张刚.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和信息源[J].科研管理,1998,19(4):27-31.

[21]Nunnally J..Psychometric Methods[M].New York:McGraw-Hill,1978.

[22]Bagozzi R.P.,Yi Y..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8,(14):396 -402.

[23]Fornell C.,Larcker D..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1,18:39 -50.

[24]Baron R.M.,Kenny D.A..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conceptual,strategic,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1173 -1182.

猜你喜欢
实验性研究企业
李俊鹏:实验性的“空间叙事者”,以个性与多元焕新体验
企业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企业
企业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苗药阿锐布提取物对实验性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