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

2013-09-11 09:23兰晓立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8期
关键词:股骨颈硬膜外置换术

兰晓立

探讨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

兰晓立

目的 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中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 观察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 对照组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结果 治疗前后, 两组患者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麻醉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为优的患者所占比例(75.76%)显著高于对照组(53.13%), P<0.05。结论 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 腰-硬联合麻醉较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短, 麻醉效果较好, 值得临床借鉴。

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置换术(hip replacement, HJRS)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术式,近年来,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逐年增多, 随着医疗水平提高,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老年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法,且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 越来越多患者也接受髋关节置换,但同时也伴随着创伤大、出血多、刺激大等缺点[1]。进行此类手术的患者相对来说年龄比较大, 身体机能衰退, 且常伴有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心肌梗死、糖尿病、肺气肿等多种疾病, 因此术前麻醉的难度增大。

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5例, 所有患者均无麻醉禁忌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 男24例, 女9例, 年龄65~86岁, 平均年龄(73.2±5.8)岁;换髋原因:陈旧性股骨头坏死5例, 股骨颈骨折21例, 粗隆间骨折4例;术前合并冠心病2例, 2型糖尿病2例, 高血压8例, 慢性支气管炎3例, 帕金森病1例, 老年痴呆症2例, 脑梗死后遗症1例。对照组32例, 男21例, 女11例, 年龄62~87岁, 平均年龄(72.5±8.3)岁;换髋原因:陈旧性股骨头坏死6例, 股骨颈骨折19例, 粗隆间骨折7例;术前合并冠心病3例, 2型糖尿病2例, 高血压7例, 慢性支气管炎4例, 帕金森病1例, 老年痴呆症1例, 脑梗死后遗症2例。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换髋原因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禁食8 h,术前1 h肌内注射地西伴5 mg,监测血压、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 持续吸氧3 L/min。观察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 患者取右侧卧位, 选择L2-3或L3-4椎间隙穿刺, 穿刺成功后, 腰椎麻醉用药根据患者身体状况注入0.5%布比卡因(将0.75% 布比卡因溶液2 ml加生理盐水1 ml, 配成浓度为0.5% 布比卡因溶液) 0.7~2 ml, 退出腰麻针, 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 cm, 迅速改为平卧, 调整麻醉平面在T10-12。对照组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 患者取侧卧位, 以L2、L3椎部位为穿刺点, 行硬膜外穿刺, 置入约3 cm硬膜外导管, 接着让患者改为头部稍微抬高的平卧位, 注射1.5%盐酸利多卡因3 ml, 若5 min内无全脊髓麻醉、局麻药中毒等异常征象, 分次将小剂量0.5%甲磺酸罗哌卡因经导管注入, 调节麻醉平面于T10-12。

3 疗效标准[2]

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 记录麻醉前及麻醉后5、10、20、30 min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情况。优:患者平静且无疼痛, 肌松状况良好, 且无需辅助药物;良:患者有轻微不适或疼痛感, 使用镇痛药物后恢复平静;差:患者有疼痛感较为强烈, 以致手术停滞。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 计量数据用( x-±s)表示,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治疗前后, 两组患者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麻醉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为优的患者所占比例(87.88%)显著高于对照组(53.13%), 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情况具体见表1;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及麻醉效果具体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情况( -x±s)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及麻醉效果比较

5 讨论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 机体功能发生改变, 导致某些器官功能发生衰退, 其对手术的耐受力有很大降低, 麻醉的安全性对于高龄患者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3]。硬膜外麻醉因为老年患者椎间孔闭塞、椎管狭窄, 即使小量的局麻药都有可能引起极广泛的麻醉平面, 而硬膜外麻醉时患者对阻滞平面陈述不清, 导致麻醉诱导时间明显延长, 且麻药剂量较难掌控, 易产生麻醉平面过广或阻滞不全的问题发生, 并对患者循环、呼吸系统有较大干扰, 使麻醉风险和管理难度明显增加[4]。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麻醉方式, 其具有硬膜外麻醉和腰椎麻醉的优点, 麻醉药物用量小, 麻醉效果显著, 且具有麻醉起效时间短、麻醉平面良好、容易控制等优点, 符合老年患者对麻醉的要求[5]。综上所述, 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 腰-硬联合麻醉较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短, 麻醉效果较好, 值得临床借鉴。

[1] 李富强 , 何宝通,于萍, 等.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60例临床分析.2012,10(29):446-447.

[2] 姜珍华.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3,8(1):28-29.

[3] 杨飞雪, 何亮,徐维娟.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探析.求医问药, 2012,10(5):532-533.

[4] 袁万灵.腰一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评价.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1,32(5):38-39.

[5] 董万超.腰一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医药论坛杂志, 2011(5):36-37.

364300 福建省武平县医院

猜你喜欢
股骨颈硬膜外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