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与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关系

2013-09-12 03:16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消化科贵州遵义563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6期
关键词:风险性小剂量消化道

郑 义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消化科,贵州 遵义 563000)

阿司匹林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血栓、镇痛等药理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常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一级、二级的预防〔1,2〕。但是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反应不容忽视,消化道出血及溃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已经为临床医师所关注〔3,4〕。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与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2年1~10月我院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168例,入选对象均明确有呕血或(和)黑便症状发生,或大便潜血实验阳性,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年龄≥60岁。排除标准:年龄<60岁,近期明确服用铁剂、动物血液制品、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物,胃镜检查未见到胃部或十二指肠部位有活动性出血。患者年龄60~86〔平均(67.31±4.78)〕岁,其中男115例,女53例。按照有无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药物长期或近期预防用药分组,其中有明确服用患者共41例为观察组,127例无明确服用患者为对照组。

1.2 方法 入院确诊后对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胃镜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且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呕血或便血时间、胃镜检查有无溃疡、溃疡发生部位、有无活动性出血等,追踪患者有无既往出血史、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史、有无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治疗情况、记录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剂量及服药持续时间。胃镜进行同时取得胃窦部距幽门5 cm范围内的黏膜组织,胃溃疡溃疡组织边缘组织,以快速尿素酶法检测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小剂量阿司匹林服药率及服药原因 共有41例(24.40%)患者明确有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史,其中21例患者为高血压,13例为冠心病,6例为脑血栓形成后遗症,1例为局灶性腔隙性脑梗死。

2.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调查结果 观察组70~79岁及≥80岁、既往出血史、Hp阳性、糜烂性胃炎、胃溃疡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60~69岁、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1。

2.3 小剂量阿司匹林服药时间、剂量与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 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服药最短时间12 d,最长8年,其中服药时间<3个月者5例(12.20%)、3~12个月者13例(31.71%)、>12个月者23例(56.10%),可以看出随着服药时间延长,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线性相关性分析,服药时间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之间具有正相关(r=0.67,P <0.05)。

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服药剂量为50~100 mg,其中剂量为50 mg 4例(9.76%)、75 mg 13例(31.71%)、100 mg 24例(58.54%),可以看出随着服药剂量的增加,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呈现增高趋势。线性相关性分析,服药剂量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之间具有正相关(r=0.53,P<0.05)。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3 讨论

阿司匹林化学名称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最早是与1897年由德国化学家霍夫曼将纯水杨酸制剂制成乙酰水杨酸而来,目前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已经成为心肌梗死、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患者预防脑卒中及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临床共识〔1,2〕。但是胃溃疡及消化道出血已经成为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用药患者的常见不良反应〔3,4〕,而且心脑血管疾病以老年人群多发,因此在老年人群中以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为诱因发生的消化道出血临床并不少见。

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性与年龄的关系临床研究认为可随着年龄增加出血风险性增加〔3〕。本文研究结果与之相似。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逐渐变差及硬化,而且肝脏血流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阿司匹林因此可能更容易蓄积在体内〔5〕。有既往出血史患者其自身胃黏膜存在一定的病变,当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后破坏前列腺素(PG)E2和PGI2介导的胃黏膜保护作用,因此也成为高危因素〔6〕。Hp感染与阿司匹林的使用被认为均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7〕,如患者同时具有Hp感染及服用阿司匹林药物情况,则其出血风险性明显高于单独存在Hp感染或服用阿司匹林患者,本文研究结果也说明Hp增加了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风险性。阿司匹林服药后对胃肠道黏膜的损伤是多样性的,临床报道显示主要以胃溃疡及胃黏膜糜烂为主〔8,9〕,十二指肠溃疡少见,本研究结果也与以上临床报道结果一致。

阿司匹林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机制研究认为主要是由于阿司匹林能对血栓素A2(TXA2)介导的血小板凝集进行抑制及破坏PGE2和PGI2介导的胃黏膜保护作用,如服用阿司匹林30 mg以上即可引起血小板凝集作用被抑制,而服用剂量的进一步增加则会破坏PGE2和PGI2介导的胃黏膜保护作用,因此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极为密切〔6〕。一般小剂量阿司匹林服药指的是服用50~100 mg的剂量阿司匹林,有研究认为即使在这之间服用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其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性也不同〔10〕。本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服药剂量的增加,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呈现升高趋势,临床研究也显示服药时间越长出血风险性越高〔10〕,这主要是由于服药对胃黏膜的刺激越加严重有关。本文调查结果说明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应以最小有效剂量为宜,而且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时间依赖性。

综上所述,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是引起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主要原因,也会增加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出血风险性逐渐增高。控制Hp感染、既往有胃溃疡出血史及高龄患者,应尽可能避免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或服用最小有效剂量、短期用药、积极治疗Hp感染,以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1 孙海欣,王文志.从指南到临床:谈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一级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5):395-7.

2 孙宁玲.阿司匹林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2011年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1):79-80.

3 李 芳,王 峥,成 静,等.老年患者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和有效性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1):38-40.

4 应 萍,孙宁玲.正确认识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相应对策〔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11):915-7.

5 冯雪茹,刘梅林,刘 芳,等.老年患者阿司匹林反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0):925-8.

6 赖雅敏,朱 峰,钱家鸣.小剂量阿司匹林与消化道出血〔J〕.胃肠病学,2010;15(5):305-8.

7 金玉弟,李文君,何飞龙,等.幽门螺杆菌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与上消化道出血关系研究〔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0;5(3):221-4.

8 胡建英.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诱发上消化道出血42例分析〔J〕.海峡药学,2011;23(10):233.

9 祝 玲,王健儿.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与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关系探讨〔J〕.海南医学,2012;23(6):46-7.

10 陈 慧,张 艳,吴小盈,等.肠溶阿司匹林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调查〔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0;4(8):1277-81.

猜你喜欢
风险性小剂量消化道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每天超8小时睡眠 痴呆症概率增40%
罗甸县外来生物—飞机草风险性评估
嘴和消化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