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成像法研究气溶胶液滴结晶动力学

2013-09-18 08:43庞树峰张韫宏郑传明韩静
大学化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气溶胶液滴氮气

庞树峰 张韫宏 郑传明 韩静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 北京100081)

气溶胶是大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气溶胶不仅能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还能增加大气的化学反应,降低能见度,增加降水、成云和成雾的可能性,影响大气辐射收支,导致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气溶胶粒子能够从两方面影响天气和气候。一方面可以将太阳光反射到太空中,从而冷却大气,并使大气的能见度变差;另一方面却能通过微粒散射、漫射和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减少地面长波辐射的外逸,使大气升温[1]。微粒的散射、漫射以及吸收等特性依赖于气溶胶的大小以及湿度、物相等物理化学特性[2],因此深入了解气溶胶随湿度变化发生的结晶过程,有助于理解气溶胶的大小变化规律,更加深刻地理解大气环境的变化。

图1 气溶胶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物理化学实验是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实验目的主要是学习如何获取一些物质的基本物理化学参数,比如反应活化能、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反应热等。现有实验项目多为传统的经典实验,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物理化学基础知识,而在反映当前物理化学的前沿发展方面有所欠缺。为此,我们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局限,在经典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科研性实验,突出专业性、实用性,增加趣味性。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思路,强化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心理体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本实验以无机盐气溶胶[3]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高速摄像系统[4]联用的技术,观察各种气溶胶液滴的风化结晶率随湿度变化的关系,得出气溶胶液滴的结晶动力学方程。

1 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一种研究气溶胶结晶动力学的方法。(2)了解显微镜和高速摄像仪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其调节和使用方法。(3)学会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

2 仪器与试剂

仪器:气溶胶发生器(北京亚都 YC-D204型超声波加湿器),样品池(98mm×97mm×8mm塑料容器),真空泵(中国郑州长城SHB-Ⅲ型),三重蒸馏水(北京理工大学),质量流量计(美国Alicat气体质量流量计和体积流量计),氮气瓶,高速摄像仪(MS55K,Mega Speed Corp),温湿度计(台湾CENTER 313型温湿度计)。

3 实验步骤与方法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图2 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2 中的样品池前边与干氮气及湿氮气相连,这样就可以通过改变干、湿氮气的流量调节样品池内的湿度,并通过后面连接的湿度计读出。显微镜的镜头对准样品,调焦至视野清晰,观察样品形貌。

3.1 气溶胶结晶率的测定

(1)配置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通过气溶胶发生器将溶液雾化成尺度为1~5μm的气溶胶,将其附着在样品池的ZnSe基底上,封好样品池。

(2)将样品池固定于显微镜载物台,打开光学显微镜,物镜选为100×,目镜为10×。调节显微镜焦距,移动光学平台选取合适位置,以确保清晰拍摄到液滴风化的全过程。

(3)打开氮气瓶,调节质量流量计。先全部通湿氮气(水蒸气饱和的氮气),将样品池内湿度升到最高,保持稳定30分钟,这样可以保证里面气溶胶溶液完全是液态。观察并记录气溶胶的状态、形貌。

(4)更改干湿氮气流速比,使干氮气所占比例不断增大。样品池内相对湿度每次大约下降10%,在每个相对湿度下停留足够长时间(30分钟),使液滴与周围环境相对湿度达到平衡。阶梯式降低相对湿度直至最后全部通入干氮气。用高速摄像仪拍摄多个液滴的变化。随着相对湿度的降低会看到液滴不断蒸发失水,直至某一个相对湿度突然变暗,形貌发生明显变化,即发生了风化结晶。继续降低湿度,直至视野内的液滴都风化结晶为止。

(5)改变相对湿度,使样品完全潮解至最初液体状态,按上述步骤重复一次实验,以检验该实验的重复性。

(6)记录数据,给出湿度-时间关系曲线。根据气溶胶形貌的变化,统计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晶体数目,得出积分结晶率与相对湿度的变化关系。

3.2 气溶胶单微液滴的结晶

(1)用注射器向ZnSe基底上注射尺度约100μm的液滴,封好样品池。

(2)调整干湿氮气的比例,使相对湿度阶梯式下降。用高速摄像仪(25帧/秒)拍摄单液滴的风化结晶过程。

(3)重复一次实验。

(4)利用ImageJ软件测量晶体在不同时刻下的表面积和相对值,根据公式

计算晶体在不同时刻的相对灰度。

(5)实验结束,关闭氮气瓶、质量流量计、显微成像系统和高速摄像仪。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1)将实验记录的湿度与时间的数据绘图(图3)。

图3 相对湿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从图3可以直观地观察湿度的变化情况,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验要求,调整干、湿氮气的气流速率,让湿度发生连续或阶梯式变化。

(2)用摄像仪拍摄的样品池内液滴形貌的图片(图4)。

图4 液滴随相对湿度变化而变化的形貌图

从图4可以看出,相对湿度为90%时,液滴中间很亮,边缘较暗。随着相对湿度缓慢降低,液滴中的水分子不断减少,通常液滴会变小。在111分钟时,相对湿度降到了46.7%,此时观察到一个液滴突然明显变暗(如图4(b)中标注),而且此后颗粒大小不再随湿度发生变化,说明该液滴发生了结晶。继续降低相对湿度,结晶的液滴数目逐渐增多,当相对湿度降到21%时,可以看到大部分液滴都已经结晶。将结晶的液滴数量统计出来,根据公式

计算出在不同时刻的积分结晶率,并给出时间-积分结晶率-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图5)。

图5 相对湿度和积分结晶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从图5可以看出,液滴结晶的速率与相对湿度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相对湿度变化较快时,结晶的液滴也较多(图中灰色的矩形框标注部分)。

(3)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单个液滴的结晶过程,本实验将光学显微镜换做高速摄像仪,用其拍摄在单液滴发生结晶的整个过程。图6表示单液滴中开始只有一小部分结晶,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晶部分增大,同时单液滴的形貌发生变化,液滴尺度变小。

图6 单液滴的风化结晶生长过程

根据相对灰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不同时刻的晶体灰度,用其表示晶体厚度,则晶体体积可根据公式

体积=面积×厚度

进行计算,绘制晶体体积-时间的相关曲线,进行数学拟合,得到晶体在快速增长时的函数关系式,即晶体的生长速率方程。

由图7结果得到的函数关系式为y=-286.8+241.6x,相关系数R2为98.5%。这就是气溶胶结晶过程的成长速率方程。

图7 晶体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5 结论

气溶胶是影响大气环境的重要因素,对于气溶胶的物理化学性能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颗粒物对空气的污染规律。本实验实现了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加强了实践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实验方案可以用于多种气溶胶液滴的结晶动力学研究。通过该实验的实施,能使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另外,通过对实验过程中问题的分析,可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验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1]史平.科技信息,2011,29:850

[2]王京丽,谢庄,张远航,等.气象学报,2004,62(1):104

[3]李晓红,董金玲,卢培栋,等.中国科学B辑,2007,37(3):295

[4]王枫,赵利军,张韫宏.科学通报,2008,53(11):1257

猜你喜欢
气溶胶液滴氮气
液滴间相互碰撞融合与破碎的实验研究
喷淋液滴在空气环境下的运动特性
CF-901型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泵计算公式修正
气溶胶中210Po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轻如氮气 曼富图Nitrotech N8 液压云台体验
气溶胶指数与臭氧总量的相关性初步研究
四川盆地秋季气溶胶与云的相关分析
海上平台氮气系统流程工艺
基于二元液滴碰撞模型的喷雾计算研究
氮气泡沫压裂液性能及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