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室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加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

2013-09-19 00:40唐江凤郭中秋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肌注内耳突发性

唐江凤,郭中秋,杨 杰,陆 英

(临安市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1300)

一、引 言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综合治疗有效率为50-70%之间[1]。

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促进神经生长的多肽类生物活性蛋白质,具有维持交感神经及感觉神经的生存,促进神经细胞分化,维持轴突生长等多项生物学功能。在豚鼠耳蜗中主要位于螺旋神经节细胞,内外毛细胞,支持细胞,听觉神经纤维中,细胞内定位主要在胞浆中[2]。且未发现有使用神经生长因子进行鼓室内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报道。能否考虑鼓室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地塞米松,通过蜗窗膜的短距离渗透,进而补充因内源性的耳蜗及听神经的神经生长因子的不足,从而达到临床听功能的提高。根据以上设想,我科对这项课题进行临床研究。

二、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科共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71例,诊断及治疗结果判读均符合济南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标准及治疗指南的疗效分级标准来判读[3]。我科对这71例患者采取随机双盲原则,签署知情同意书。基本资料见表1。

3组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654),上表各组耳聋程度分级χ2=5.937,P=0.654,无统计学差异,各组具有可比性。

表1 71例患者基本资料

2.方法。A组方法为鼠神经生长因子18ug+地塞米松2mg,经鼓膜前上象限缓慢注入鼓室0.5ml,让患者仰卧于床上至少30分钟,减少吞咽动作。B组同法行患耳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0.5ml。患者入院第1天即进行鼓室内注射,隔日1次,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听力情况,有无眩晕,耳鸣,鼓膜穿孔等症状,其他治疗同C组突聋常规治疗。3组在治疗后第10天和1月后分别复查纯音听力。

3.数据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 χ2检验,单因素方差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治疗结果如表2所示,A组经5次注射后,总有效达率96.0%,明显高于B组及C组,(χ2=10.476,P=0.005)。治疗后1月复查听力,A组比B,C组的总痊愈率要高(χ2=14.968,P=0.001);总有效率分别为96%(24/25),88.9%(16/18),62.5%(20/32)(χ2=23.901,P=0.000)。所有经鼓室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及地塞米松者耳内疼痛感不明显,未发生眩晕,恶心及呕吐,未发生鼓膜穿孔。

表2 71例(75耳)突发性耳聋患者3组治疗结果对比

三、讨 论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在耳鼻咽喉科争论较多,其中糖皮质激素在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糖皮质激素经鼓室注射治疗内耳疾病已经文献报道安全且降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毒副作用,可以避开血-迷路屏障,直接进入内耳;药物利用度高[4]。

肌注外源性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各类烧伤,糖尿病患者外周神经病变,外伤后神经修复等治疗广泛应用,且取得不错的疗效[5]。但是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周期长,伴有注射部位疼痛,部分患者难以耐受长期的臀位肌注,且肌注经全身吸收进入内耳或听神经部位的有效剂量极少,难以达到治疗有效剂量。神经生长因子通过与其高亲和力受体TrkA相结合从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TrkA在耳蜗内的螺旋神经节,内外毛细胞,支持细胞均有强表达[6],与这些部位的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相一致,两者相结合从而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鼠神经生长因子+地塞米松可能通过蜗窗膜短距离渗透或主动吸收进入内耳,内外毛细胞,支持细胞,螺旋神经节,听神经等神经生长因子容易缺乏部位,最大限度,最短时间内补充可能缺乏的神经生长因子,发挥神经营养和促轴突再生的双重作用,从而使内耳功能尽快得到恢复,比单独进行鼓室内注射或灌注地塞米松治疗效果要好。我科此次临床研究发现治疗1月后鼓室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地塞米松和单独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其总痊愈率分别为80.0%和38.9%(χ2=7.570,P=0.006),前者效果较好,而总有效率差别不明显。鼓室内注射的两组均比常规治疗组效果好。是否是鼠神经生长因子单独效应还是与地塞米松起协同作用,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的临床观察。总之鼓室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加地塞米松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较好方法。

[1]Roebuck J,Chang CY.Efficacy of steroid injection on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6,135:276.

[2]池 君,张学渊,宋武战,等.神经生长因子在豚鼠耳蜗中的分布及其意义[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14(6):445-448.

[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济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5):325.

[4]任基浩.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7,21(1):44-46.

[5]黄 侠,李秋明.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0,5(6):433-435.

[6]Dai CF,Steyger PS,Wang ZM,et al.Expression of TrkA receptors in the mammalian inner ear[J].Hearing Research,2004,187(1-2):1-11.

猜你喜欢
肌注内耳突发性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恐龙内耳的秘密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Otsu法的内耳MRI图像三维快速分割的研究
LDV在耳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