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分解法制备锡锑电极及其性能的研究

2013-09-26 02:02姚颖悟
电镀与精饰 2013年1期
关键词:对电极催化活性氧化物

周 涛,姚颖悟,王 枫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电化学表面技术研究室,天津 30013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有机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各种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也相继应运而生,其中电化学降解法最受关注,而制备电极的不同方法则成为目前电化学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电极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热分解法以其独特优势成为目前制备氧化物涂层电极最广泛、最有发展前景的方法。其具体优势如下[1-4〛:1)溶剂在较短时间挥发,形成还原气氛,一定程度减少高温下氧化物的生成;2)工艺简单,没有繁琐的制作过程,只需重复刷涂,烘干,煅烧即可;3)涂层结晶均匀,厚度可控。控制适宜的温度,溶剂以恒定的速率挥发,使得结晶均匀;4)设备简单,不需要价格昂贵的设备;5)提高了催化活性,由于在煅烧过程中,电极表面形成许多裂纹,增加了电极比表面积,也即增加了其电催化活性。

本文以热分解法制备钛基锡锑氧化物电极,考察了涂液浓度、锡锑比、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等条件对电极性能的影响,选定适宜参数,制备出表面形貌良好的Ti/SnO2掺杂锑氧化物阳极,并通过电解甲基橙,考察了锡锑氧化物电极的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及仪器

实验所用试剂为 SnCl2·2H2O,SbCl3,正丁醇,盐酸(36%),H2C2O4·2H2O(草酸),Na2SO4,NaOH,均为分析纯试剂。仪器为箱式电阻炉,OLYMPUSSTM6金相显微镜,电子天平,72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粉末衍射仪(德国BRUKER公司),钛板(TA2)。

1.2 基体预处理及电极制备

将砂纸打磨后的TA2钛片(尺寸为50mm×20mm×0.4mm)放入40%的NaOH溶液中在80℃除油1h,取出钛片置于10%的草酸中80℃刻蚀120 min后,钛片表面会出现均匀的灰麻面,取出并放入1%的草酸中保存待用。

使用 SnCl2·2H2O、SbCl3、正丁醇及盐酸(36%)配制不同浓度、不同锡锑比的涂液,静置3d直到涂液变为浅黄色即可用于涂敷。

将蒸馏水洗过的钛片用吹风机吹干,放入不同的涂液中1min后用镊子取出,除去多余的涂液使基体表面形成均匀的涂液面,放入110℃烘箱中烘干后,转入箱式电阻炉中使其充分氧化,重复10次,以得到性能良好的锡锑氧化物电极,最后一次在电阻炉中保持1h。

1.3 电极表征

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制得的锡锑电极的表面形貌。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分析晶相结构,扫描范围为10°~90°,扫描速度为5°/min。

1.4 电极的电催化性能的表征

以锡锑氧化物电极为阳极,铅板为阴极,A为6cm2,极板间距 3.4cm,电流密度 3A/dm2,电解12mg/L甲基橙溶液,一定时间后测定甲基橙溶液的褪色率。模拟有机废水的氧化降解过程,通过测定甲基橙溶液的褪色率,表征锡锑电极的电催化活性。甲基橙的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涂液氯化亚锡浓度对电极制备的影响

将不同浓度的氯化亚锡涂液刷涂在TA2钛基体上,制得相应电极,用金相显微镜观测电极的表面形态。结果表明,以SnCl2物质的量浓度计,当涂液c大于0.58mol/L时,在烘干过程中,由于正丁醇的迅速蒸发,导致涂层严重起皮,即电极表面的结合力极差;随着SnCl2浓度的减小,涂层颗粒在电极表面排列致密、均匀,无明显“干泥”块状结构。但当c(SnCl2)低于0.24mol/L时,在金相显微镜下观测烘干后的涂层,表面连续性差,分布不均。当c(SnCl2)为0.48mol/L时制得的电极表面平整,颗粒排列致密均匀。

2.2 锡锑比对电极制备的影响

控制锡元素的浓度为0.48mol/L,高温烧结t为10min,烧结θ为550℃,分别制备n(锡)∶n(锑)为1∶1、4∶1、9∶1、40∶1、30∶1 和 20∶1 的电极。随着锡锑比的增大,涂液浓度增大,制备的电极涂层的边缘效应比较明显,在金相显微镜下观测到其表面有颗粒分布;当n(锡)∶n(锑)小于4∶1后,表面均匀致密性降低,表面呈疏松状,有较大裂痕,边缘效应严重。少量锑元素的加入,对电极的电催化性能有显著影响,当掺入过量,其催化性能又会降低,因为锑元素太多,导致涂层的附着力下降,涂层疏松,部分脱落,不仅降低电极的使用寿命,也使其电催化活性降低。n(锡)∶n(锑)为9∶1时制得的电极表面均匀致密,边缘效应较小。

2.3 烧结温度对电极制备的影响

在锡元素的浓度为0.48mol/L,n(锡)∶n(锑)为9∶1 下,分别在 400、450、500、550 和 600℃ 下高温烧结10min,用金相显微镜观测电极的表面状态。可以看出,不同烧结温度的电极,表观颜色有明显区别,说明在不同温度下,生成不同氧化物或热分解的程度不同。随温度的升高,电极表面裂纹数增多,当θ为600℃时,电极表面出现大的裂纹,表明烧结温度的高低,对电极涂层的结合力及电极寿命有明显影响。烧结θ为550℃时制得的锡锑氧化物电极晶粒较细,表面致密。

2.4 烧结时间对电极制备的影响

在锡元素的浓度为0.48mol/L,n(锡)∶n(锑)为9∶1条件下,烧结θ为550℃下,分别控制烧结时间为5、8、10、15 和 20min。随烧结时间的延长,电极表面开始出现“龟裂”结构,且颜色有变化,表明锡锑氧化物在电极表面发生了转化。同时,煅烧时间的延长也会使锡锑元素损失,导致电极表面颗粒分布不均。在金相显微镜下,电极涂层呈现较多的“干泥”块状裂痕,表明在电极制备过程中,煅烧时间对电极涂层的结合力和电催化活性都有一定的影响。甲基橙溶液的退色时间与电极烧结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烧结t在10min时,所制得的锡锑氧化物电极的电催化性能最好。

2.5 锡锑氧化物电极形貌及结构分析

综合上述实验,选择 n(锡)∶n(锑)为 9∶1,涂液浓度(以氯化亚锡计)为 0.48mol/L,烧结 θ为550℃,烧结t为10min的条件,制得锡锑氧化物电极。用金相显微镜观测其表面状态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电极表面平整致密,结晶粒子比较细微,无交错裂痕,增强了电极耐腐蚀性,有效地减少钛基体裸露,降低了液体的渗入,延长了电极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微小的裂痕又增加了电极的比表面积,即增加了其电催化活性位点。

图2 电极表面形貌照片(500×)

锡锑氧化物电极的X-射线衍射(XRD)谱图见图3。与标准卡片对照可知,电极表面氧化物涂层的主要成分是SnO2和Sb2O3,并且涂层中的SnO2为四方相的金红石结构。

图3 电极XRD谱图

2.6 电极分解甲基橙的性能

以甲基橙为目标有机物,考察锡锑氧化物电极的电分解甲基橙性能,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起初几分钟内褪色率随电解时间迅速增加,7min后趋于平缓,10min时测得其褪色率达95%以上。表明此条件下制得的电极性能稳定,电催化活性高,预计用于工业处理有机废水的效率高,处理能力强。

图4 褪色率与电解时间的关系

3 结论

1)通过实验确定了锡锑氧化物电极制备条件为:涂液浓度(以氯化亚锡计)0.48mol/L,n(锡)∶n(锑)为9∶1、烧结 θ为550℃、烧结 t为60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钛基锡锑氧化物涂层电极,表面状态平整,涂层均匀,晶粒排列致密。

2)采用锡锑氧化物电极对甲基橙进行电分解,10min后甲基橙的褪色率可达95%。

[1]王鹏.Ti/SnO2+Sb2O3/RuO2+PbO2电极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2006:8-12.

[2]张招贤.钛电极反应工程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117-129.

[3]王鹏,姚立广,王明贤,等.碱性水电解阳极材料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1999,11(3):254-264.

[4]苗海霞.Ti/SnO2+Sb2O4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D〛.山西:太原理工大学,2005:11-12.

猜你喜欢
对电极催化活性氧化物
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硫化铜复合对电极的研究进展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对电极的研究进展
相转化法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细说『碳和碳的氧化物』
铜的硫化物对电极在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氧化物的分类及其中的“不一定”
HSWEDM加工中工作液性能变化及其对电极丝损耗影响的研究
环化聚丙烯腈/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活性
Fe3+掺杂三维分级纳米Bi2WO6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活性增强机理
BiFeO3空间选择性光化学还原Ag及光催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