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误诊为瘢痕疙瘩1例

2013-11-01 05:23李海燕李玲李猛赵文明
关键词:多发性平滑肌瘢痕

李海燕,李玲,李猛,赵文明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保定07100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8岁。因前胸部多个红色结节10年余,伴疼痛5年余,近日疼痛加重,于2011年6月20日来我科就诊。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前胸部出现绿豆大小浅红色结节,缓慢增多并增大,自觉症状不明显,5年前曾在外院诊断瘢痕疙瘩,外用激素治疗,局部激素封闭治疗,疗效欠佳,浅红色结节逐渐增多,伴疼痛,遇冷后疼痛明显,近日疼痛加重。患者一般情况好,家中无类似患者。

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前胸部散在绿豆至蚕豆大小红色结节,右侧居多,表面光滑,触之较硬,有压痛,部分较大丘疹压痛明显见图1A、B。

实验室与辅助检查: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瘤细胞由大量的增生相互交织的平滑肌束组成,细胞呈梭形、束状或编织状排列,胞浆嗜酸性,核梭形、腊肠状、核两头钝圆。瘤细胞周围无包膜。见图2A、B。免疫组化染色:瘤体中大量Actin表达阳性的细胞。见图2C。瘤体中大量SMA表达阳性的细胞。见图2D。

诊断: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

2 讨论

平滑肌瘤(leiomyoma)是不常见的皮肤肿瘤,从组织学上分为3类[1]:①皮肤平滑肌瘤,为浅表平滑肌瘤,通常多发,可能起源于竖毛肌;②血管平滑肌瘤,通常为单发,起源于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的血管肌层;③结节状肌瘤,也可以单发,起源于阴囊、乳头及外生殖器的平滑肌细胞,通常比较深在,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本病需要同瘢痕疙瘩、神经瘤及纤维瘤等鉴别,可通过病理学技术进行鉴别。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有关,大多数多发性平滑肌瘤患者具有位于染色体1p42.3-43的延胡索酸水合酶基因的胚系基因突变,延胡索酸水合酶在Kreb循环中催化延胡索酸转变为苹果酸,并可能有肿瘤抑制功能,曾有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合并子宫肌瘤、乳头状肾细胞癌及Becker’s痣报道[2-4]。

[1]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M].第4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632.

[2] 马东来,何志新,王定邦.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4例 [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5):310-311.

[3] Alam NA,Barclay E,Rowan AJ,et al.Clinical features of multiple cutaneous and uterine leiomyomatosis:an underdiagnosed tumor syndrome[J].Arch Dermatol,2005,141:199-206.

[4] Chan I,Wong T,Martinez-Mir A,et al.Familial multiple cutaneous and uterine leiomyomas associated with papillary renal cell cancer[J].Clin Exp Dermatol,2005,30:75-78.

猜你喜欢
多发性平滑肌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喉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