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反阿是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

2013-11-08 07:54罗胜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1期
关键词:网球肘肘部前臂

罗胜平

(湖北省黄石市爱康医院中医科,湖北 黄石435000)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多见于经常旋转前臂、伸、屈肘关节的工作者,如羽毛球、网球运动员,厨师、木匠、油漆工等,笔者取张文兵、霍则军首先提出并用于临床的反阿是穴[1]针刺治疗网球肘30例,取得很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09年12月至2012年1月我院中医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2岁,病程2周~10个月、平均2个月。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0岁,病程2周~10个月、平均2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及治疗前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2]:有前臂伸肌的慢性牵拉损伤史。肘外侧痛,可波及肘两侧或前臂。桡侧腕伸肌起点处(或肘外侧)压痛,前臂内旋、屈腕伸肘时引起肘外侧痛。肘关节活动正常,肘部X片显示正常。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年龄18~75岁,近期患病肢体未出现过外伤。

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传染性疾病及各种情况不能配合治疗、观察、检查,无法判断疗效。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①选穴:反阿是穴与阿是穴相对。按压该穴则原病性疼痛和关节活动痛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反阿是穴本身也有(但不绝对)明显压痛(刺痛、酸胀)。反阿是穴一个位于上臂中下1/3交界处、上臂外侧肱桡肌的起始处(有时位于肱二头肌外侧、肱肌外束的起始部),另一个位于肱三头肌外侧头的肌腹上。手三里也为备用的反阿是穴。选好穴位,精确标记。②操作:用直径0.30mm、长40mm的一次性针灸针,进针点常规皮肤消毒,以针体与皮肤垂直进针,使得气,每次20min,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

对照组:采用针刺传统取穴。①选穴:取阿是穴、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②操作:同观察组。

3 疗效标准

治愈:疼痛、压痛消失,持物无疼痛,肘部活动自如。好转:疼痛减轻,肘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2]。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治疗采用χ2检验。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t=4.22,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差值观察组 30 7.25±1.73 2.52±0.76 4.73±2.12△对照组 30 7.12±1.98 3.96±0.84 3.16±1.36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网球肘属中医“筋痹”范畴,主要是由于肘部劳损,以致局部气滞血瘀,脉络受阻,经气运行不畅,或因风寒湿邪,客于肘部,以致气血凝滞,筋脉失和,不通则痛。反阿是穴是基于腧穴力敏化理论的一种新的取穴方法,是腧穴力敏化中的“按之快然点”,敏化穴位最能体现穴位的特异性,在疗效上要优于静息态的穴位,所以针刺反阿是穴,疗效远优于常规静息态经穴的治疗[3]。

《灵枢·五邪》记载“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灵枢·背腧》记载“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反阿是穴法又名“肌肉起止点疗法”,是张文兵和霍则军根据《黄帝内经》中取穴基本原则,结合现代解剖学,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充分体现了针对经筋的“整体”观念,具有取穴简捷易学,见效快的特点。针刺反阿是穴治疗网球肘是针灸理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在临床治疗中的具体体现,继承和发展了传统针灸理论。

[1]张文兵,霍则军.肌肉起止点疗法-反阿是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9-190.

[3]杨晓鸿.反阿是穴治疗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7):8-10.

猜你喜欢
网球肘肘部前臂
家务活太重,当心招来“网球肘”
肩关节、肘关节及前臂活动范围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突然拧不动毛巾 当心“网球肘”
居家运动——肘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肘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一肘部练习(中级篇)
肘部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诊治预防策略研究进展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7例分析
牵引下前臂旋滚法对纠正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