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2013-11-13 08:58刘海燕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19期
关键词:汇率人民币出口

□文/刘海燕

(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 河北·石家庄)

汇率问题是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一个重要国际金融问题,汇率无论升值或贬值都会对一国的经济及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稳步的发展,人民币升值速度不断加快,人民币升值问题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正确认识人民币升值原因和影响,将有助于我国政府和企业抓住人民币升值机遇,化解金融风险,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一、目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概述

(一)汇率形成机制。自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发挥汇率的价格信号作用;二是根据经常项目主要是贸易平衡状况动态调节汇率浮动幅度,发挥“有管理”的优势;三是参考一篮子货币,即从一篮子货币的角度看汇率,不片面地关注人民币与某个单一货币的双边汇率。

(二)人民币汇率。我国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2005年汇改之后,逐年呈升值趋势,见图 1。(图 1)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8.1100元,1欧元对人民币10.0641元,100日元对人民币为7.3664元,1港元对人民币1.06380元。2013年6月2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1779元,1欧元对人民币8.0829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2924元,1港元对人民币0.79639元,1英镑对人民币9.5226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5.7145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8728元,人民币1元对0.51723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5.3331俄罗斯卢布。从以上资料可以显示,汇改之后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汇改之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1.27%,对欧元升值24.51%,对日元升值17.07%,对港元升值33.58%,对英镑升值57.10%。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许多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展示了我国促进全球经济平衡的努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人民币升值的有利影响

(一)平衡物价,提高人民币国际购买力。人民币升值后,国内的产品价格并没有受到影响,但是进口产品因为人民币升值而体现出价格下降,从而有利于国际商品进入到国内市场,扩大进口。国内进口的扩大,丰富了国内市场,同时因为进口产品价格的下降,迫使国内商品也进行价格调整,最终使国内和国际物价趋于平衡。

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意味着用相等的人民币兑换的外币增多,兑换外币需要的人民币数量则减少,简言之,就是人民币更值钱了。进口产品价格相对下降,我国居民消费进口商品的支付能力增强,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

(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国际竞争力。人民币升值,可以有效地将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企业挤出国际市场,激励企业提升技术、加强管理、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增加我国产品的附加值,改善经营理念,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从而达到国际化标准。

(三)改善贸易条件。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将会相应地下降,进口企业可以用比较低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到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等,降低了成本和各种费用,改善了盈利状况。我国的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目前又处于经济建设的重要时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很多重要战略物资如石油、铁矿石等大部分依靠进口,人民币的适度升值,有利于增强我们对物资的购买力,有助于我国企业从产品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延伸,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应在就业指导、就业能力提升等方面增加资金投入,加强这方面的软硬件实力,以确保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高校可与财政部门加强沟通,争取财政部门给予高校更多的资金支持,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改善大学生的学习环境,改善就业指导方面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同时,应增加教师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充分调动教师在就业指导方面的积极性。

图1 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四)改善贸易顺差,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处于顺差状态,我国积累了巨额贸易顺差。作为全球的生产基地,对能源和大宗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大大加强,国内资源大量流失,环境恶化,而且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元大幅贬值,贸易保护主义也愈演愈烈,国际能源价格波动较大,人民币适度升值,可以缓解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

三、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一)冲击传统出口商品、基础产业的发展。原料类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国内的基础产业特别是农业是我国出口的传统优势产品和产业。它们的出口主要依赖于低廉的价格,对汇率有较强的依赖性。人民币升值将导致中国产品出口价格大幅提高,中国传统产品将失去价格竞争力,这会影响传统产品及企业乃至行业的发展,而随着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国内农产品将受到进口农产品低价格的强烈竞争,农业生产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二)金融市场风险加剧。人民币升值,会吸引大量投机性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并以获得短线收益为目的而对人民币进行炒作,这种逐利行为势必会给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同时国内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巨大,金融体系抵御冲击的能力脆弱。而人民币升值,会带来更大的升值预期,吸引更多资本的流入,制造更大的外部不平衡,甚至会制造虚假繁荣和泡沫,误导经济向非理性方向发展。

(三)不利于引进外资。因为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的商品更昂贵了,其中当然包括曾以廉价而吸引国际资本的劳动力和其他自然资源。相同的在华投资,人民币升值后,外资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提高,因此会降低中国市场对外资金的吸引力,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甚至会出现已经在华投资的企业纷纷撤资,转而投资其他国家,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四)国内总需求受到抑制,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多年来,我国出口企业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我国的廉价劳动力,而且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小,这使得出口产品成本低,价格上就会有很强的竞争力。人民币升值抑制了出口,目前中国提供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是出口和外资企业,打击出口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势必会对就业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四、避免人民币升值不利影响的对策

虽然人民币升值会给我国经济带来一些有利影响,但是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引进外商投资、外汇储备及就业的不利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因此,为了尽量减小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冲击,在人民币不得不升值的压力下,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对出口企业、基础产业的保护措施

1、通过保值规避风险。企业可以从自己的经营战略出发,选择恰当的保值措施来获取经营利润。出口企业可及时结算现有外汇,企业的即期交易合同该履行的马上履行,同时尽可能多的签订远期交易合同。此外,还可利用期权、期货等外汇衍生产品。

2、利用升值,改变企业融资方式。企业直接向银行借贷美元也可成为一种融资方式,其有两点好处:其一,美元贷款利率低于人民币利率;其二,人民币升值使使用美元贷款的进口企业直接收益,省去了将美元兑换为人民币再归还本金的麻烦。

3、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是一项与外贸出口水平关联度比较大的税收政策,它通过影响进出口和外汇收支,间接地对本国货币汇率产生影响。提高出口退税率,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从而刺激出口的增加。

(二)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

1、通过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于像境外直接投资、大型跨国公司的全球资金调拨以及银行持有更多的海外资产等应逐步放宽,扩大国内企业和居民用汇的权利等。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适当提高新增非居民人民币存款的准备金要求,从而降低银行支付给新增非居民人民币存款的利率;鼓励境外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并放宽境内机构发行外币债务管制。

2、降低人民币存款利率。存款利率应下调到使人民币的收益率低于其他国家货币如美元的收益率,从而有助于避免大量“热钱”流入我国,降低人民币来自资本项目盈余的升值压力。同时,对于投机性的热钱要严格监控,坚决杜绝,以维护我国汇率制度和宏观经济的稳定。

(三)出口企业自身的应对措施

第一,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出口企业应采取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从根本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挖掘内部潜力,降低产品成本。为节省不必要的费用,大多数出口企业应从抓内部管理入手,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降能节耗,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出口企业要尽快提高出口产品档次,提升产品的品牌内涵和设计能力,创建出口产品品牌优势,走高端名牌之路。

第三,增强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出口企业应积极应用汇率避险工具,包括及时结算现有的外汇;使用多币种开展业务;加强银企协作等,规避汇率风险;另一方面出口企业应逐步进行资源整合,合理利用财务杠杆,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适度加大海外扩张的步伐,建立全球化生产贸易体系。这样可以提高对汇率变动的抵抗能力,减少个别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

(四)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机会。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贸易大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60%,过高的对外依存度意味着我国经济易受到外部冲击,现实的汇率波动也对我国经济提出了挑战,因此应把对外依存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近年来,与周边经济体相比,我国某些领域现在已经出现明显的生产过剩,这也说明中国贸易顺差激增主要不是因为人民币低估,而是国内需求不足。因此,为了应对人民币不得不升值的压力,我国应该积极扩大内需,这与目前我国在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并在国家常务会议上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的举措是一致的。

五、结论

虽然人民币升值短期内会产生冲击出口企业,加剧金融市场波动,增加就业压力等不利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善贸易条件,平衡物价,提高资源合理配置。面对人民币升值这把双刃剑,我国政府必须积极应对,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真正将本国经济纳入国际经济发展的轨道,适应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顺应历史潮流。

[1]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张伟.“人民币升值压力”探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6.

[3]刘惊寒.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1.

[4]张静.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1.5.

[5]申丽.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对策[J].经济论坛,2011.4.

[6]梅新育.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之企业对策[J].新理财,2010.9.

猜你喜欢
汇率人民币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怎样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