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体育场馆发展的新趋势及启示

2013-11-19 12:38孙成林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场馆建设

孙成林,王 健

(1.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喀什师范学院体育系,新疆 喀什 844006)

美国不仅是当今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和体育强国,而且是现代体育的发源地之一。美国体育在现代体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体育场馆是美国体育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美国体育场馆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了解和把握美国体育场馆发展的新趋势,可为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1 美国体育场馆发展的新趋势

1.1 体育场馆建设的融资呈现两难趋势 在美国,体育场馆建设的融资问题日益引起政治家、经济学家、球队老板、美国公民和媒体的关注。不论是公共资金还是私人资金用于场馆建设,关于“体育场馆建设投资的利弊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支持方认为:投资兴建体育场馆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税收,促进旅馆、酒店、旅游、运输业的发展,增加场馆所在城市的知名度从而提高市民的自豪感;而反对方则认为:投资体育场馆只是改变了城市的经济消费形式,场馆建设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是阶段性的、低收入的和低技术含量的。[1]在美国,大多数家庭的休闲娱乐开支是固定的。对于普通的美国家庭而言,新建的体育场馆只是改变了家庭休闲消费的类型,亲临球场观看比赛的机会增多,相应地去剧院等其他休闲场所的机会就会减少,这在整体上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净利润”为零。[2]因此,并不像支持方所认为的那样“兴建体育场馆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与总投入相比,兴建体育场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对其的总投入之间是不平衡的。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证明了这一结论:自1969-1996年,在美国拥有职业体育场馆的37个城市中,市政公共资金用于体育场馆建设的投资行为并没有给场馆所在城市带来人均实际收入的增加。[3]同时,体育场馆所获得的经济收入也并没有直接投入到场馆所在城市的发展中,而是绝大部分用于支付球员的薪水和被球队老板所拥有。

为了增强对体育场馆建设投资的反对力度,经济学教授Mark Poitras和Larry Hadley对美国1989-2001年间新建成的13个大型体育场馆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得出结论:如果体育场馆是用私人资金而非纳税人的公共资金来成建,那么球队就能够全部或大部分地偿还场馆建设的成本费用。[4]2004年3月,美国代顿大学(The University of Dayton)的研究者们对公共资金用于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项研究,并得出公共资金投资大联盟棒球馆的建设是不必要的结论[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论不利于公共资金进行体育场馆建设的投资行为。

伴随反对体育场馆建设呼声的不断高涨,有关体育场馆融资问题的法律诉讼案件在美国也不断地增加,这类诉讼案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对体育场馆建设的融资进行阻挠。一是通过法律起诉的方式。起诉内容包括:体育场馆的融资协议缺乏必要的公民投票决议、在债券的发行以及获得私人资金资助方面违背了州宪法或地方性法律的相关规定等。例如:在佛罗里达州,皮尼拉斯县提供了在彼得斯堡修建一个圆顶体育馆的融资协议后,反对者指出该协议征收了不当的旅游税、缺乏必要的公民投票决议以及侵犯了佛罗里达州宪法关于保护平等权的条款等。[5]二是通过拖延诉讼时间、增加额外成本的方式。通过故意拖延诉讼时间以增加场馆建设的额外成本,从而达到对场馆建设工程进行干预的目的。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案例是美国圣地亚哥新棒球馆的建设工程,该工程共经历了16起的法律诉讼,虽然最终赢得了棒球馆的建设项目,但是,该建设项目的法律起诉使工程被延期了15个月,造成了几百万美元的经济损失。[6]在芝加哥,由于体育场馆诉讼案的缘故停止了对士兵球场(Soldier Field)的翻新计划[7];在华盛顿和加州,此类体育场馆建设的诉讼案也同样在发生,更有甚者是体育场馆已经建成,然而有关其建设融资的诉讼案仍在进行之中。[8]

当前,关于体育场馆建设投资的利弊争论在美国依然激烈,支持者和反对者双方都有极具说服力的论据支持。同时,有关体育场馆建设投资的法律诉讼案件在全美蔓延,这导致美国体育场馆建设的融资行为处在一个窘境之中、呈现两难趋势。

1.2 公共资金投入不断减少、民间资金投入逐渐增加的趋势 运动员薪水的不断增加和美国的税制改革使体育场馆整体的运营成本增加,这驱使球队老板们不断寻求各种方法以增加球队的总收入,并以此来获取他们投资球队的最大利益回报,这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投资兴建一个新的、高档的拥有豪华包间和精心定制特许经销权的大型体育场馆。[9]近年来,美国竞争获取职业球队特许经销权的城市数量在不断增加,而职业联盟提供特许经销权的数量却相对不足,这就造成职业特许经销权供求之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使球队老板拥有了与城市进行谈判的筹码,这一筹码进而成为了体育场馆兴建或扩建的助推器,并使球队老板拥有了在新的体育场馆中分享更多利益的权力。[10]目前,在美国达成一个共识:即兴建或扩建体育场馆对球队和场馆所在的城市是一种双赢举措,如果城市的公共资金不投资于体育场馆的建设就意味要损失一个球队。[11]城市间特许经销权的竞争和球队老板转移特许经销权的压力,迫使城市将公共资金大量投入到体育场馆的建设之中。从美国5大职业联盟球队场馆的投资情况就清晰地反映出这一特点(见表1)[12]。

表1 美国历年职业联盟球队新建或扩建体育场馆的投资情况

续表1

从表1可知:在美国历年职业联盟球队场馆建设的资金投入中,公共资金对场馆建设的投入占有一定的比例且逐渐呈现下降的态势,而民间资本的投入比例在不断地增加。这与近年来美国学者们倾向于私人资金投资体育场馆建设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当前,虽然美国体育场馆建设的融资行为处在一个两难的窘境之中,但是,由于职业联盟特许经销权供给的相对不足又迫使城市将公共资金投入到体育场馆的建设上,从而呈现出美国体育场馆建设投资中公共资金投入逐渐减少、民间资金投入不断增加的态势。

1.3 高科技环保建材的使用驱使体育场馆建设向环保型方向发展 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将消耗场馆所在城市近六分之一的淡水和40%的能量[13],同时还有不可再回收钢材的使用[14]。传统的体育场馆在建设和运营中对环境是非常有害的。首先,大量的粘合剂、绘画染料等均含有有害物质(如铅和异氰酸盐等),建筑材料亦导致温室效应的发生;其次,有害杀虫剂的大量使用污染了土地并产生循环污染,这进一步污染了场馆就近的水源,从而导致场馆周边自然环境的污染;复次,传统的体育场馆建材在长距离的运输过程中也产生了间接污染(如运输工具排放的有害气体等)。再次,观众在观看比赛期间制造了大量的垃圾,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例如:仅美国职业棒球联盟在一个赛季中就吸引了超过7 900万的观众来现场观看比赛,庞大数量的球迷给体育场馆制造了大量的垃圾,如每年在棒球场将产生大约2 800万磅的垃圾。[15]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体育馆及其附属设施还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如每小时几千瓦的电用于照明、上百万加仑的水用于冲洗厕所和场地草坪的浇灌等。最后,由于观看比赛造成城市的交通堵塞,致使汽车释放出较多的有害气体,最终导致市民发生哮喘的比率增加等。[16]传统的体育场馆在建设和运营中产生了诸多不利于环境的因素,这使得建设环保型(或环境友好型)体育场馆日益受到美国人民的青睐。

在1969年颁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案》基础上,现今美国已有25个州颁布了《州环境政策法案》[17],并设立了银色、金色和铂金色三种等级的大型场馆建设低能电子衍射标准。一个城市所赋予的可利用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建设环保型体育场馆对于保护场馆周边的自然环境、促进场馆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场馆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有好处的。首先,高科技环保建材的使用减少了对能源的过渡消耗,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例如:用可渗透性、可循环使用的橡胶沥青来代替过去必需的排污沟,这样即可增加绿地覆盖面积,又可提高水的循环使用、节约淡水资源,同时又保护了体育场馆周边的自然环境。其次,环保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刺激了环保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行业,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拉动了场馆所在城市经济的发展[18]。美国现有200多万人在可再生性能源部门就业,到2030年将分别有2 100万和6 300万人分别在风力和太阳能部门就业。[19]再次,环保性建材的使用减低了场馆的运营成本。相关研究表明:环保型建材可使场馆运营成本降低10%-20%。[20]最后,环保型建材的使用可优化场馆内的环境。环保型建材的使用为队员、球迷和观众提供了更加舒适的馆内环境,这进一步提高了场馆的上座率,增加了场馆的收益。近年来,美国在体育场馆建设中大量地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这使得美国体育场馆建设呈现出向环保型方向发展的趋势。

1.4 高校间的激烈竞争致使体育场馆在美国高校蓬勃发展 自90年代以来,美国高校迎来了体育场馆建设的繁荣发展时期。资料显示:全美有36所高校正在进行或完成了体育场馆的新建或扩建工作,大约新增了305 000个座位。[21]在美国,高校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高级阶段。拥有一个崭新的体育场馆是高校吸引优秀球员和培养优秀球员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同时,高校拥有了优秀球员,又提升了该校的知名度,进而又增加了学校的入学率。其次,高校间的各种体育竞赛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2003—2004年度,仅高校间的保龄球比赛就带来了2亿2百万美元的经济效益。[22]橄榄球、棒球、曲棍球、篮球等运动项目在高校的盛行,比赛和球迷的需求对体育场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再次,高校体育场馆的冠名权也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见表2)[23]。最后,高校间的体育比赛使各大学频频被媒体聚焦,提高了大学的知名度,它给学校、学校职员以及学生带来荣誉感,这种荣誉感进而又巩固和发扬了高校的大学精神。以上诸因素综合作用推动美国体育场馆在高校兴建或扩建高峰的到来。当前,虽然也存在反对高校兴建或扩建体育场馆的呼声,学者们质疑将经费用于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而不是学术建设将会弱化大学的使命。[24]但是,在兴建或扩建体育场馆给高校带来诸多利益和荣誉的驱使下,高校间的激烈竞争使体育场馆在美国高校的建设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形成了当今美国体育场馆在高校蓬勃发展的趋势。

表2 美国高校体育场馆冠名权所获冠名资金情况表

1.5 体育场馆建设成为美国城市更新和发展地方经济的主要举措 当前,虽然关于投资体育场馆能否给场馆所在城市带来整体经济效益的问题仍处在激烈的争论之中,但是,体育场馆的建设可带来场馆周边区域经济的复苏、房地产业发展的观点是得到一致认可的。在美国,体育场馆的选址对于场馆的发展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Nelson(2001)的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场馆坐落在城市的商业中心区将有利于场馆周边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得出体育场馆坐落在一个城市的商业中心区比在城市的郊区更有利于场馆发展的结论;Chapman(2006)研究指出,体育场馆周边区域内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程度是缓解场馆停车场压力的关键因素,体育场馆坐落在居民生活区附近是一个场馆发展较为明智的选择。近年来,美国将体育场馆选址在部分内部环境不断恶化的城市,将体育场馆的建设作为城市改善和复苏地方经济的助推器。体育场馆建设融入美国城市复苏和城市总体建设的规划之中,注重与场馆周边地区的有效对接,形成了公寓、办公楼、旅馆、酒店、运动休闲吧、购物中心、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停车场、绿地一体化的城市体育商务中心。克利夫兰、巴尔第摩、丹佛和底特律等城市就是通过新建体育场馆来复苏地方萧条经济的先锋[24]154。当前,美国将体育场馆建设融入到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形成了场馆建设成为城市更新和发展地方经济主要举措的美国体育场馆发展新趋势。

2 美国体育场馆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引发的新社会问题

当前美国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发展,场馆内高档座椅、豪华包间、VIP间等设施的建设使得场馆在运营中的门票价格不断攀升,这导致美国普通家庭在体育场馆的消费总额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24]173[25](见表3)。

表3 美国各大联盟比赛中门票情况及家庭消费开支情况

伴随门票的攀升,家庭在体育场馆消费的开支不断增加,这使得美国普通家庭支付现场观看比赛的经济压力日益增大,呈现出新建体育场馆逐渐背离普通大众而演变成为美国富有阶层的专门休闲消费品。用纳税人的公共资金新建或扩建的体育场馆,建成后却成为了美国社会富有阶层的专门消费品,而广大的普通纳税人成为了受害者,体育场馆的公益性受到侵蚀,产生了新建体育场馆的公益性不能充分发挥的社会问题,这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关注。[24]

3 美国体育场馆发展带来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主要采用以服务竞技体育为主的“一场两馆”建设模式。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发展整体呈现“倒金字塔”的结构,表现为服务竞技体育的场馆投入多且场馆数量多,而服务大众健身的体育场馆投入少且场馆数量严重不足。当前,在我国政府关注民生、大力推行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背景下,“一场两馆”的场馆建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美国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的新趋势,改变我国“倒金字塔”的体育场馆建设发展局面就显得尤为必要。

3.1 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我国体育场馆建设 美国体育场馆建设融资呈现公共资金投入逐渐减少、民间资金投入不断增加的态势。这种用民间资金建设体育场馆的投资方案是美国学者较为认可的,也是学者们研究能实现场馆建设给所在城市带来整体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案。当前,我国体育场馆建设的投资主体已初显多元化,但是场馆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民间投资所占的比例较低,整体上我国体育场馆建设的投资主体依旧单一化[26]。因此,建议政府决策部门扩大民间资本在场馆建设中的融资比例,通过场馆的体制改革、明晰产权和扩大民间投资者经营范围等多种扶持政策,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建场。这样一方面可以改变我国场馆建设投资单一化的局面,缓解当前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中政府沉重的财政压力,解决场馆建设和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这有利于充分发挥民营机构管理体育场馆的优势,提升场馆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应对性,减低场馆的运营成本,避免场馆的闲置,实现场馆效益的最大化,从而促进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发展。

3.2 加强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工作 在美国,高校体育场馆的蓬勃发展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场馆的自身发展,而且为高校带来了诸多的益处。然而,反观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发展现状,整体呈现出高校场馆供给不足的状况。具体表现为:在我国的1 700余所各类高校中,高校体育场馆数量仅占全国体育场馆总数的3.4%[27];同时,在我国现有的5 543座大型体育场馆中,由高校供给的为1 000座,占全国的1/5左右[28]。因此,建议加强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工作,这对于发挥体育场馆建设在高校发展中的综合作用和场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加强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场馆在教学、训练、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提高高校知名度以及增加高校收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服务;其次,加强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既可以满足高校间大型比赛对场馆的需求,解决我国高校场馆供给不足的现状,又可消除大型场馆“赛去馆空”的弊端,为我国大型场馆的赛后利用提供可操作性方案;再次,加强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可改善高校的体育环境,为在校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活动场所和体育服务,这对于《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在高校的贯彻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加强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传承高校体育文化。

3.3 注重我国体育场馆的环保型建设工作 近年来,美国体育场馆呈现出向环保型方向发展的态势,在场馆的建材、能源的使用(包括水、电以及自然能源)等方面突出环保理念。这样,一方面保护了场馆周边的自然环境,节约了场馆所在城市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高科技环保建材的使用又刺激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场馆所在城市的就业率,拉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高科技环保建材的使用又减低了场馆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场馆的效益,促进了场馆自身的发展。美国体育场馆的环保型建设实现了场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多赢局面。鉴于此,建议加强我国体育场馆的环保型建设工作,场馆建设突出绿色、环保理念,在场馆的选址、场馆自身功能的设计、场馆建材的选用、场馆能源的使用等方面,主动关注场馆建设与环境、能源之间的平衡关系,注重场馆与环境、能源的和谐统一,从而使我国体育场馆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4 发挥体育场馆在城市更新的催化剂作用 美国将体育场馆建设作为城市更新的主要举措,并将其列入城市复苏的整体规划之中,成功地实现了对克利夫兰、巴尔第摩、丹佛和底特律等城市的复苏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建议我国政府决策部门要充分认识体育场馆建设在城市发展和更新中的作用,将体育场馆的建设纳入到场馆所在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之中,注重并发挥场馆建设在城市更新的催化剂作用,通过建设“一体化”的城市体育商务中心,以体育场馆的建设拉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场馆建设所产生的共赢效应。

3.5 提高规划与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场馆的公益性 美国体育场馆在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场馆内高档化、奢侈化设施的建设导致新建场馆的公益性受到侵蚀。鉴于此,建议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要结合场馆所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注重场馆的布局和所在城市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科学结合,以城市大众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建设全民健身类的体育场馆,使场馆的建设服务于民、惠及于民;同时,完善场馆规划建设的审批制度,确保具有切实可行运营方案并有运营效益的场馆通过审批建设;场馆的运营出台优惠政策,如:适合场馆所在城市的场馆使用能源(水、电、气、热等)政策、场馆用于开展训练、比赛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营业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体育场馆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免征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体育场馆为社会大众提供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服务的经营项目减征或不征税等,从而使体育场馆运营起来以发挥其公益性。

[1]Tim Chapin.Identifying the Real Costs and Benefits of Sports Facilities[J].Lincoln Institute of Land Policy Working Paper 2002:2.

[2]John Siegfried,Rew Zimbalist.The Economics of Sports Facilities and Their Communities[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0(14):105.

[3]Dennis Coates,Brad R.Humphreys.The Stadium Gambit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J].Regulation Volume 23,2:17.

[4]Marc Poitras& Lawrence Hadley,Do New Major League Ballparks Pay for Themselves?[EB/OL]http://www.jstor.org/stable/10.1086/505235.

[5]Martin J.Greenberg.Sports Facility Financing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United Sport[J].Marquette Sports Law Review 2004:95.

[6]On the Move Again;Ballpark Project Crosses Biggest Hurdle[J].S.D.Union-trib,Feb.18,2002,at B6.

[7]Joe Kay,Federal judge upholds lawsuit challenging NFL,Assoc.Press,Feb.9,2004.

[8]City Council Overturns Event Center Initiative,Heraldnet[EB/OL].http://www. heraldnet.com/Stories/02/3/7/15266481.cfm.

[9]Bernstein,M.F.,Sports stadium boondoggle.Public Interest,1998(132):57.

[10]See generally Paul M.Anderson,An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Impact of Sports Facilities on the Surrounding Community,Midwest State Treasurers Conference,May 28,1998.

[11]Charles S.Corwin.Impacts of Professional Sports Stadium Development Projects on Urban Areas[D].Kansas State University Manhattan,Kansas.

[12]John Siegfried,Rew Zimbalist.The Economics of Sports Facilities and Their Communities.[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14,No.3.(Summer,2000),pp.95-114.

[13]Sara C.Bronin.The Quiet Revolution Revived.Sustainable Design,Land Use Regulation,and the States,93 [J].Minn.L.REv.231,243(2008).

[14]Steel Makes Its Way to New City Stadiums[EB/OL].http://www.nysun.com/new-york/steel-makes-its-way-to-newcity-stadiums/65367/.

[15]Matthew Philips,Not Just Greener Grass:Ever Wonder What Happens to All Those Ballpark Hot-Dog Wrappers?Starting Now,They'll be Recycled.[J].NEWSWEEK,Apr.14,2008.

[16]U.S.Leads New Coalition to Curb 'Short-Lived'Climate Pollution[EB/OL].http://www.ens-newswire.com/ens/.

[17]Charles h.Eccleston,NEPA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Tools,Techniques,and Approaches for Practioners67(2008).

[18]Sandra Zaragoza,What's a Green Job?[J].Portfolio.com,Sept.18,2009[EB/OL].http://www.portfolio.com/businessnews/2009/09/18/city-struggles-to-train-for-green-economy/.

[19]Labour Office,Green Jobs Facts and Figures,ILO.ORG,Sept.2008.

[20]Commercial Real Estate:Looking for Energy Solutions,Energystar.GOV[EB/OL].www.energystar.gov/ia/partners/spp-res/LFESCommercial Real Estat.

[21]Martin Greenberg.Facilities Arms Race.For therecord[J].April/May 2001:4.

[22]NCAA Bowl Finance:Something changed in 1995[EB/OL].http://www.econosseur.com/2009/07/ncaa-bowl-financesomething-changed-in-1995.html.

[23]NCAA Division1-A Football and Basketball Facility Naming-Rights Deals,STREET &SMITH'SSPORTSBus.J.,Dec.29-Jan.4,2003:14.

[24]Martin J.Greenberg.Sports Facility Financing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United Sport[J].Marquette Sports Law Review 2004:154.

[25]Top 10 Best With a High Fan Cost Index MLB Ballparks[EB/OL].http://mlb-ballpark.pikimal.com/top/10/pikirank/with-a-high-fan-cost-index.

[26]陈元欣,李溯.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投融资现状及其市场化改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4):12-15.

[27]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d71cf4315a8102d276a22f79.html.

[28]刘晶,陈元欣.高校体育场馆供给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0):24-28.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场馆建设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