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氧流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血氧饱和度的影响1)

2013-11-23 03:07赵建芳倪燕婷叶钰芳唐舒亚
护理研究 2013年35期
关键词:气腹血氧低氧

赵建芳,倪燕婷,叶钰芳,唐舒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在二氧化碳(CO2)气腹下完成的,CO2气腹对呼吸和循环产生不良影响,可导致高碳酸血症[1]。全身麻醉LC手术后病人由于麻醉药物的残留和气道保护性反射的缺失,需要依靠吸氧来预防或纠正低氧血症。由于不同的氧流量促进CO2排出的速度不同,临床上对术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的观察尤为重视,连续监测SpO2可及时诊断和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低氧血症,为临床抢救和日常诊疗护理提供依据。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吸氧流量对LC术后病人SpO2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3月在普外科行LC术后意识清楚的病人90例,其中男29例,女61例;年龄24岁~64岁;文化程度:本科8例,专科6例,高中4例,初中49例,小学21例,其他2例;宗教信仰:基督教7例,天主教1例,佛教1例,无宗教信仰81例。均经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排除标准:慢性心肺疾病、严重心律失常、有眩晕史、小于18岁或大于65岁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氧流量2L/min组(n=30),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25岁~64岁(49.37岁 ±11.63岁)。氧流量4L/min组(n=30),其中男9例,女21例;年龄24岁~64岁(48.77岁±8.39岁)。氧流量6L/min组(n=30),男10例,女20例;年龄24岁~63岁(44.77岁±10.74岁)。3组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获得所有病人的书面知情同意,并通过上海市浦东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标准。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3组常规建立CO2气腹后行LC,由普外科医生完成,麻醉方法采用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麻醉诱导用药和维持均予丙泊酚、瑞芬太尼和维库溴胺;术中严密监测肌肉松弛情况。术毕停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维库溴胺等药,待成串刺激T4恢复值为75%,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维持在30 mmHg~40mmHg(1mmHg=0.133kPa),呼之能应后拔管送麻醉恢复室观察,按常规吸氧。手术采用“四孔法”或“三孔法”LC,由气腹机自动充入CO2,充气速度12L/min~14L/min,气腹压力12mmHg,术中采用15°~30°头高足低左斜15°~30°体位,3组病人取出胆囊后尽量排出腹腔CO2。

1.2.2 护理方法 采用组间对照的方法,3组病人术后均在麻醉复苏室内恢复至全身麻醉清醒后送回病房,按全身麻醉术后护理常规去枕平卧6h,头偏向一侧,返回病房后立即开始吸氧,均为壁式管道氧气,采用持续双腔鼻导管吸氧,吸氧时间均限定在术后6h,氧流量分别为2L/min、4L/min、6L/min,6h后停止吸氧,立即测SpO2并记录。

1.2.3 监测方法 统一选用深圳市科瑞康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PC-60B的脉搏血氧饱和度仪。仪器为指夹式,监测时把指夹夹在病人手指上,固定良好。测前清洁甲床,末梢保暖,外周循环良好,避开补液及测血压侧肢体。监护仪显示数字在95%以上为正常范围,低于95%的及时报告医生。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表1 3组病人SpO2比较(±s) %

表1 3组病人SpO2比较(±s) %

组别 例数 SpO2 2L/min组30 97.60±1.54 4L/min组 30 98.13±1.45 6L/min组 30 97.13±2.43注:F=3.913,P=0.024。

氧流量2L/min组与4L/min组比较,P=0.020;2L/min组与6L/min组比较,P=0.050;4L/min组与6L/min组比较,P=0.010。氧流量4L/min组SpO2指标最为满意。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是胆囊切除的金标准,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简单的优点,使病人缩短住院时间成为现实。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测量简单、无创,能连续动态地观察机体的氧合情况,及早发现低氧血症,为临床抢救、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广泛应用于监测全身麻醉术后病人呼吸、循环状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常规给病人吸氧的原因:①腹上区手术致术后疼痛影响呼吸恢复,预防缺氧;②手术在二氧化碳气腹下进行,因存在高碳酸血症,可能发生酸中毒,导致术后出现恶心、头痛等症状[1],临床常用氧气疗法来提高动脉血氧含量及血氧饱和度,纠正低氧血症[2]。氧气疗法是指用各种方法使病人吸入气体中的氧浓度高于大气氧浓度[3],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吸氧是手术后早期最常用、最简便、几乎无副反应且价格低廉的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全身麻醉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氧疗是改善和纠正低氧血症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研究发现,术后长时间吸氧并不利于二氧化碳代谢或弥散。相反,一定浓度下二氧化碳潴留有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4]。与本研究选择吸氧6h相符。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随着CO2气腹压力增高,并不影响病人氧分压[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返回病室,麻醉作用基本消失,病人处于清醒状态,术后常规给予吸氧目的在于改善术后可能存在的低氧状态,防止缺氧状态下意外的发生。全身麻醉术后病人吸氧的效果不仅与病人的缺氧状况、缺氧类型及病人的吸氧方式有关,也与吸氧流量有关。本研究发现,术后给予病人4L/min的氧流量吸氧6h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通过临床应用,监测SpO2指标能够持续反映呼吸系统状态,评价治疗效果,但是血氧饱和度监测不能代替血气分析监测。

[1]唐时荣,邹德运,余雷,等.二氧化碳气腹不同压力对呼吸循环、血气参数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6,16:272-273.

[2]Christopher KL,Schwartz MD.Transtracheal oxygen therapy[J].Chest,2011,139(2):435-440.

[3]Kamran K,Roohul-Muqim.Pneumatosis intestinalis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oxygen inhalation[J].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2011,21(6):364-366.

[4]韩玲玲.针对性的术前访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7A):1736-1738.

[5]Ooka T,Kawallo Y,Kosoka Y,etal.Blood gas changes dur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comparative study of N2O pneumoperitomeum and CO2pneumoperitoneum[J].Masui,1993,42(3):398-401.

猜你喜欢
气腹血氧低氧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小儿腹腔镜手术气腹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低氧促进hBMSCs体外增殖中的作用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乳腺血氧与多普勒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