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吃货”人生

2013-11-27 03:25宋殿儒
烹调知识 2013年12期
关键词:东南西北玉米面一分钱

河 南 宋殿儒/文

很小的时候,我就是全家成员中最能吃的“吃货”,不过,父母那时候给我封的一个名号不叫“吃货”,而是“吃才”。意思就是,我粗茶淡饭,山珍海味、树上结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以及商店里人造的,食堂里东南西北风味的饭菜都能吃得满头大汗,席卷残余,是个祖上八辈子都难遇到的一个“吃喝才子”。

我五岁那阵儿,大集体各家各户都缺粮,那年刚过完年家里就揭不开锅了,父母害怕把我这一根独苗饿死了,就自己吃榆树皮和野菜,把到舅舅家求来的二升玉米面让我吃。可是就那一天,我不知怎么地就不当父母口中谩骂的“吃才”了,而是,趁父母不注意的当儿,将一个很小的玉米面馍馍掰成两半,塞到了父母的野菜汤碗里,而自己则大摇大摆地到地里去捉一种叫“游子”的昆虫和挖一种叫做“鸡大腿”的草根吃。没料想的是,在挖“鸡大腿”的时候,挖出了一种像生姜似的块根植物,因而,我就以为好吃,把它吃下肚子。结果,还没吃下三口,我的嘴唇就火烧一样的开始疼了。最后导致我昏睡过去,等从医院醒来的时候,医生才惊讶的说“这孩子真的命大啊!他吃的可是‘天南星’啊!这是一种毒性很大的药材,有些人一沾上它就能没命……哎呀……这孩子真是个好吃才啊!”

就连医生都说我是“好吃才”,那后来人们把我叫成“吃才”,那就是一定的了。

上高中时,我家里没钱也没有那么多的细粮,因而,我就吃学校最差的饭菜。有些家庭好的学生不想吃粗粮,都把粗粮票换来的食物到处乱扔,而我则会把它们捡回来吃,吃不完就设法掰成小块晒干,留作晚上上晚自习作夜宵。学校体育项目比赛,我总是能得奖,因为我好赖都能吃,吃得身强力壮,牛犊子似的有力气。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家里就不愁没啥吃了。每月,父母勒勒裤腰带儿还能给我省出200元生活费。可是人家每月得吃七八百,我这200元怎么行呢!我有办法,因为我是大名鼎鼎的“吃才”。我首先能多吃学校的“济困饭”(那是国家给学校贫困生做的免费饭)。这“济困饭”一般都是农村人吃惯了的那种糊糊面。现在的大学生,多数人不爱吃,另外他们都认为那种饭是一种人格等级饭,既是想吃,在师生面前也不想落得一个“穷字”。而我则不然,只要能填饱肚皮,能给父母省下一分钱,我就会去吃。再者,我在学校如果买书本把生活费花了时,我会从另一方面“吃出来”。那就是,我会每顿饭只吃白面馒头,不吃菜,只喝开水不喝汤。富裕学生们丢到桌子上没动的菜,有时候也会跑到我的肚里去。我一致认为,吃才,有时候能理解成一种爱,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一种对物质的敬畏,一种对父母的孝敬。任何一种吃材,都是大自然恩惠给我们的,我们无权去浪费。我作为一名贫困学子,总想着父母的不易,能为他们省出一分钱也是一份孝心。

因为我在大学里有这样的生活,这样个“吃相”,慢慢地我就被人叫做“吃货”。吃货在大学是一种讽刺语,只不过比“吃才”多了一点现代温柔感。

由于家庭的贫困和童年艰苦生活的熏陶,使我的口味儿日臻完美,几乎是东南西北的风味,酸的,辣的,苦的……什么都能吃。

现在工作了,我这个吃货大号仍然戴在头顶上。因为,作为秘书,我首先得会帮助领导完成“吃”的任务,东南西北的吃客,我都能应付。不过,我这个吃货,有三禁:一是禁止吃货被浪费,点了的菜,几乎不能在我面前变垃圾;二是禁止吃变质食品,因为我这个吃货现在更注重身体健康;三是禁止在客人和孩子面前暴露不雅吃相,因为现在的我要做的是文明吃货。

猜你喜欢
东南西北玉米面一分钱
仙人台醒梦亭
王为民
休闲小食玉米脆片
捡到一分钱
Pennises Make a Dime十分为一角
捡到一分钱
玉米面糊饼
颜值超高的玉米面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