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康复护理对酒依赖戒断综合征患者焦虑症状影响的探讨

2013-12-09 00:33岳美姣韩利民李聪芳纪玲玲
中外医疗 2013年30期
关键词:饮酒康复研究组

岳美姣 韩利民 李聪芳 纪玲玲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河南濮阳 457000

目前,无论是饮酒的人数、次数还是饮酒数量,都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交往的增多在日渐增多。酗酒导致酒依赖的患者也呈上升趋势,当今媒体对人们饮食健康问题的关注,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轻化,以及健康教育的普及,使人们逐步认识到酒对身体的危害、对家庭及对社会的危害性,酒依赖患者被迫停止饮酒时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同时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出汗、心悸、睡眠障碍、性功能低下等,严重时会出现震颤、谵妄的表现。为探讨心理康复护理对酒依赖戒断综合症患者的焦虑症状干预效果,该院自2012年2月—2013年4月收治酒精戒断综合症患者198例,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症状给于及时干预,收到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酒依赖戒断综合症患者198例,该组患者均为男性,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1]。发病年龄41~69岁,平均(52.85±0.26)岁,饮酒史20~45年不等,饮酒量168~513 g/d(折合纯酒精),渴求饮酒,饮2~3次/d。其中首次住院85例,多次发病住院113例。轻度戒断状态者32例、中度戒断状态者157例、严重戒断状态者9例。

1.2 方法

将轻中度戒断状态者189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95例,轻度酒精戒断者47例,中度酒精戒断者48例,年龄(52.9±0.30)岁;对照组94例,轻度酒精戒断者46例,中度酒精戒断者48例,年龄(52.8±0.21)岁。采用酒依赖戒断综合征评定(AWSS)≥6分、焦虑量表(HAMA)≥14 分。研究组入组时AWSS 总分(7.59±5.11)分,HAMA 总分(25.43±6.32)分;对照组入组时AWSS 总分(7.61±5.16)分,HAMA 总分(25.39±6.37)分。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如:出现戒断症状后遵医嘱给予地西泮或舒乐安定口服,精神症状明显者给予安定注射,所有患者均给与纳洛酮静脉输注,同时给营养支持,补充大量的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酸解平衡等。研究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即时给予抗焦虑干预。

1.2.1 心理康复护理 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核心,护士对患者都给与了尊重、热情、真诚和积极关注的态度,充分理解患者,鼓励患者倾诉自身感受、思想、情感及痛苦,交谈时要多倾听分析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慰藉,要让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安全感。

②寻找患者焦虑的根源 解析患者出现焦虑的原因,用心倾听,寻找患者交谈中所省略的、未表达的内容,焦虑出现时间的规律性,时刻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及时且耐心地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不允许有任何讥笑、讽刺的言行[2]。

③心理支持护理 通过解释、引导,让患者充分认识经常过量饮酒的危害和疾病后果[3](如导致胃炎、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失眠、肝硬化、酒精中毒性心肌炎、神经系统可有震颤、肌萎缩等改变)。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认识停饮后暂时出现在生理、精神上的症状和表现,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作用机理、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相应的预防与处理方法,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摆脱不安、烦躁、抑郁的情绪,避免与患者争执与冲突,努力寻求与患者的相同点,减轻其心理负担[4]。

④“现身说法”式护理 鼓励患者参加有关知识讲座,组织患者开座谈会,讲解因酗酒造成的种种危害的现实,一起讨论,让患者从自身与别人的饮酒史中吸取教训,坚定戒酒决心。护理人员让即将出院心理健康的患者现身说法讲解戒酒的心理感受;护理人员也可利用角色扮演的技巧,帮助患者学习怎么拒绝喝酒,例:让两个患者扮演与喝酒有关的社交情景,让他们接受座谈会成员对其扮演的行为作出评价。

⑤舒缓式护理 在病房放曲调温柔,音色平和,旋律优美动听的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能安定情绪,缓解紧张、不安,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⑥介入专业心理咨询 专业心理咨询师根据患者不同时期出现的戒断症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帮助改善其行为应对能力,消除其不良行为,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

⑦婚姻及家庭的支持 酒依赖患者常出现婚姻家庭不和谐,为患者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在安抚患者的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宣教,让家属能像平时一样的亲切,有耐心地关心照顾病人、尊重病人,倾听他们的陈诉,增强归属感,教会患者和家庭有关心理社会康复的一般原则,改善家庭关系,提高患者家庭和婚姻生活满意度,从而减轻或缓解焦虑[5]。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第2周末给予酒依赖戒断综合征评定,在干预前、干预后第1周末、干预后第2周末给予焦虑量表评定。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病情及焦虑改善情况。

1.4 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应用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心理康复护理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AWSS评分比较

酒依赖戒断患者在心理康复护理干预前AWSS评分研究组(7.68±4.35)分,与对照组(7.72±1.30)分,差异无统计意义,在干预两周后AWSS评分研究组(3.27±0.93)分,对照组(4.64±1.7)分,分别与同组比较及两组间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心理康复护理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AWSS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在心理康复护理干预前、干预1周后和干预2周后HAMA评分比较

酒依赖戒断患者经心理康复护理干预前评分研究组(25.98±5.34)分与对照组(26.03±5.2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2周后HAMA评分研究组(10.77±3.56)分、对照组(13.79±5.01)分,分别与同组比较及两组间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痊愈68例(71.58%),显效19例(20.00%),好转8例(8.42%);对照组痊愈43(45.75%),显效27例(28.72%),好转24例(25.53%)。

表2 两组患者在心理康复护理干预前、干预1周后和干预2周后HAMA评分比较

3 讨论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人们心理压力很大,酒依赖患者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戒酒方法不当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戒断症状,使患者出现焦虑症状。通过及时给予心理康复护理和专业指导,让患者认识到病态体验与饮酒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心理康复护理对酒戒断综合征患者干预前后病情及焦虑的改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两组干预后HAMA、AWS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HAMA、AWSS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证明心理康复护理既能减轻患者的戒断症状,又能减轻患者的焦虑症状,优于以往的心理护理,更能使患者心身处于愉悦状态,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随着病情好转,患者更能体会到医护人员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使患者和医护人员达到良性互动,既利于工作的展开,又利于患者坚定戒酒的信心,达到心理康复与躯体康复的统一,使患者更好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青岛: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

[2]石凤英.康复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

[3]程军,李林,许洁,等.健康信念模式在1例酒精依赖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12A):67.

[4]郭蓓馨.酒依赖戒断综合症23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7):2154.

[5]刘彩凤,耿慧.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伴焦虑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4):17-18.

猜你喜欢
饮酒康复研究组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饮酒,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与猫狗共饮酒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康复治疗对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