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新闻·国际动态

2014-01-05 09:43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14年4期
关键词:国际海事组织海员船级社

标准新闻·国际动态

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3届会议(MSC93)于2014年5月14日~23日在伦敦总部召开。MSC通过了有关救生艇安全的SOLAS修正案,进一步推进了客船安全工作,审议《强制性极地规则(草案)》以及相关的SOLAS修正案草案,通过SOLAS修正案及其他使IMO成员国审核机制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文件,通过一系列其他重要的修正案,审议分委会提交的各项事宜。(来源: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

IMO海安会(MSC)5月20日批准了关于北极海域航行安全的一整套全新规定。这样,IMO向努力使《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规则》(简称《极地规则》)具有全球约束力这一目标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极地规则》涵盖了极地区域船舶航行的所有方面,包括船舶设计和建造,船员培训和航海,提高协调搜救行动能力。《极地规则》将被应用于船舶重量超过500总吨的所有客轮和货轮。IMO海事安全委员会(MSC)预计将于2014年秋季采用这些新规定。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预计也将在2014年秋季采用有关极地海域的环境保护规定。

(来源:国际海员服务中心网)

5月28日,阿根廷政府正式签署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是签署该公约的第三个拉丁美洲国家,该国商船吨位为560000毛吨。该公约将于2015年5月28日在阿根廷正式生效。加上阿根廷,现在已经有59个国家签署了该公约,代表了全球船舶吨位的80%。《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在2013年8月20日开始生效,在2012年8月20日之前,已经有30个国家签署该公约。该公约将于2015年5月28日,也就是该国签署该公约后一年,在阿根廷开始生效。

(来源:国际海员服务中心网)

5月30日,毛里求斯成为该公约的第60名缔约国。毛里求斯除了具有超过113000毛吨的船舶吨位之外,该国也为航运业提供了大批的海上劳动力。该公约将于2015年5月30日在毛里求斯开始生效。

(来源:国际海员服务中心网)

国际海事组织(IMO)理事会第112届会议(C112)于2014年6月16至19日在IMO伦敦总部召开,本届理事会将2014年海上特别勇敢奖授予了Andreas Kristensen船长和他的Britannia Seaways号船员,以表彰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和危险在船上扑救火灾和爆炸时表现出极大勇气和决心。他们挽救了船上32人的生命,避免了船舶和货物遭到进一步的损坏,避免了重大海上污染事故的发生。颁奖典礼将于2014年11月17日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4届会议第一天会议结束时在IMO总部伦敦举行。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

国际海事组织(IMO)理事会第112届会议(C112)于2014年6月16至19日在IMO伦敦总部召开,会上批准了IMO秘书长关水康司先生提出的确立“海事教育与培训”为2015世界海事日的提案。关水康司在会上发表了讲话,行之有效的培训标准是培育安全、保安的航运业的基石,为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就要做到保证培训质量,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与适任的人力资源。他表示,综合技术合作项目和世界海事大学与国际海商法学院提供的培训都是为了确保越来越多的海事从业人员能全面理解从而有效履行IMO的标准与规范。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

2014年6月6日,基里巴斯共和国政府向国际劳工局交存了经修订的2003年海员身份证件公约(185号公约)的批准书。基里巴斯的批准使得批准或宣布即将适用该公约的国家数达到28个。继马绍尔群岛和瓦努阿图之后,基里巴斯成为太平洋地区第三个批准国际劳工组织海员身份证件公约的国家。185号公约修订了1958年海员身份证件公约(108号公约)。它规定了为海员签发有安全保障的海员国际身份证件,以便对海员在港口及边境通过时识别持有人是真正的海员。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

本届会议原则上核准了极地规则(草案)及其关联的(拟使规则(介绍和I-A部分)成为强制性要求的)SOLAS公约修订草案(新第14章),并计划于2014年11月份召开的MSC94届会议通过上述两个草案。会议就极地航行的公务船豁免达成一致,并同意将船舶操作参考温度设定为在极地水域平均统计温度的基础上再降低10度。

极地规则将适用于南北极水域,SOLAS公约修订案界定了南北极水域的范围。会议未能就极地航行船舶的适用范围达成一致,考虑到如极地规则只适用于国际航行船舶,受约束的船只数量很少,因此争议的焦点是极地水域沿岸国家国内航行船舶是否受规则约束。会议将SOLAS公约修订草案的极地规则适用条款置于方括号中,待MSC94届会议再行审议。预计极地规则及其关联的SOLAS修订案将于2016年7月份生效。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

近日,英国发布了有史以来第一部国家海上保安战略,这是对于航运业来说意义重大,彰显了英国保障海员安全及世界贸易安全的决心。

英国在该战略中划定了2014~2015年的海上保安风险:恐怖主义影响英国及其海上利益,包括对货船、客船的打击;战争扰乱重要的海上贸易航线的通航;打击英国海上基础设施或航运,包括网络打击;海上运输非法货物,包括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受管制的药物等;走私和非法交易。

有关人士指出“国家保安战略不仅有益英国籍船舶及船员安全,同样昭示英国从深层发掘解决海盗问题的办法,包括陆上打击海盗的能力建设。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

船只使海洋变成了非常嘈杂的环境,对于栖居在海洋中的动物而言无疑是一个坏消息。噪音给鲸鱼施加很大压力,也与大规模的海豚搁浅事件密切相关。这些噪音也破坏了鱿鱼、章鱼和乌贼等动物的器官平衡。因此,科学家和环保人士一直在呼吁为海洋动物创造更多的安静环境。

这项新计划是伦敦的国际海事组织(IMO)倡导的,该机构是联合国下属的管理海运业的机构,这项计划将在最近开始执行。虽然这项倡议是自发的,但是它们仍然可以被IMO成员国强制执行。环保组织将会进行监督,使那些不采取行动的航运公司蒙受羞耻。

(来源:国际船舶网)

日前,韩国船级社(KR)发布了一款SeaTrust-HullScan软件。该软件为一款满足新的协调共同结构规范(CSR-H)分析和评估一艘船舶的船体结构软件。

SeaTrust-HullScan软件为设计和建造船舶时,所需的新的有助于船舶设计和船厂准确应用国际船级社协会协调共同结构规范和所有后续修正案的船舶设计支持程序。SeaTrust-HullScan软件是韩国船级社内部开发的,已经经过韩国主要船厂严格验证。

(来源:国际船舶网)

油气处理系统(也称油气生产系统)是海上设施上的最重要的系统。《海上油气处理系统规范》制定的目的就是为业界提供一个较为系统的海上油气处理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检验标准,以使该系统对人员、环境和财产带来的风险减至最小程度。规范分为10章,包括:总则、检验与发证、系统设计通则、安全系统、生产工艺系统、辅助工艺系统、天然气的预处理、液化以及液化气的再气化、工艺管道和主要设备。本规范生效日期:2014年9月1日。生效后替代CCS《海上浮式装置入级与建造规范》(2003)第4篇“油、气、水处理系统”和CCS《浅海固定平台建造与检验规范》(2004)第5篇“油、气、水处理系统”。

(来源:中国船级社网站)

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1届会议分别以第MSC.338(91)号决议和第MSC.339(91)号决议通过了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修正案和《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FSS规则)修正案。根据《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以下称《安全公约》)第VIII(b)(vi)(2)(bb)条和第VIII(b)(vii)(2)条规定,上述修正案已于2014年1月1日被视为以默认方式接受,并将于2014年7月1日生效。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1届会议以第MSC.337(91)号决议通过的《船上噪声等级规则》将于2014年7月1日第MSC.338(91)号决议生效后即时生效。我国是《安全公约》的缔约国,在上述修正案、规则通过后未提出任何反对意见,因此修正案对我国具有约束力。(修正案的中文本可登陆http://www.mot.gov.cn/zizhan/siju/guojisi/tongzhigonggao/下载。)

(来源:交通部网站)

全球动议(GI)中国项目第一次正式会议于5月13日在山东省烟台市结束,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表示,这次会议标志着全球动议中国项目正式启动,中国将与国际组织联手推进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全球动议项目于1996年由国际海事组织、国际石油工业环境保护协会共同发起,旨在通过更好地履行溢油防备、反应和合作方面的公约,以及促进政府与业界间的合作,来提高并保持发展中国家溢油应急反应能力。目前,这一项目已在非洲、东南亚等区域推行。

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球动议中国项目技术咨询组工作章程和2014年~2015年工作计划,成立了“全球动议中国项目非正式溢油应急防备与反应技术咨询组”。来自国际海事组织、国际石油工业环境保护协会、中国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部等4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到烟台溢油应急技术中心实地考察了中国首个海上溢油防治示范工程,了解了中国溢油应急反应策略和技术现状。

(来源:新华网)

5月14日上午,我国第一艘纯LNG燃气动力的全回转港作拖船在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开工建造,该船船东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该船采用单一LNG燃料,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绿色环保型高技术船舶,主机持续功率6500hp、总长40.8m、型宽11.6m、型深5.5m,LNG罐容积60m3,满足中国船级社CSAD、CSMD等入级要求。相比柴油动力全回转工作船,纯LNG燃气动力全回转港作拖船可以100%减排SOX和颗粒物,减少90%NOx和20%CO2的排放,节约燃料费用超过30%。

(来源:中国船舶在线)

我国首个新标准VDR获CCS认证

5月20日,由海兰信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 型 号:HLD-VDR 600)顺利获得中国船级社(CCS)型式认证,成为国内首个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最新标准并获得权威船级社认可的产品。

海兰信新型VDR具备高可靠性、安装简便、配置灵活、适应性强、接口先进、维护方便等优点,能有效降低成本,满足各种船舶的记录需求。该设备拥有先进的数据压缩算法,通过加密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同时支持远程配置、维护诊断等功能,结合海兰信的船舶远程监控管理系统(VMS),能够大大提高船岸数据管理效率。此次获得国际权威船级社认证,亦是对该产品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专业、客观评价。

至此,海兰信已成功实现VDR产品的技术突破,是该公司不断推行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又一次体现。新型VDR将充分满足未来行业需求,助推海兰信在航海电气业务领域的高速发展。

(来源:国际船舶网)

以“中国心 海洋梦”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中山)航运博览会于6月6日在中山市拉开序幕。此次航运博览会旨在搭建中国国内外港口物流、船舶工业和水上休闲产业的企业交流互动平台,展示水上中山优势,增强招商引资力度,推崇尊贵时尚生活。同期同地举办的还有“2014第九届中国(中山)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本次航运博览会期间,还开展了船队走珠江、“航运名家侃中山”访谈、体验中山看水运、签名售书、试驾豪艇等一系列丰富多彩活动。

(来源:广东新闻网)

近日,在国际海事组织(IMO)伦敦总部召开的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3次会议上,由我国制定提交的“船载北斗系统接收机设备性能标准”获得正式批准。

这是国际组织批准通过的第一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相关领域应用的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北斗全球化应用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据悉,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化工作是北斗获得全世界海事领域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必要条件,是实现北斗全球航海应用的关键,也将直接影响北斗产业发展。

(来源:中国交通报)

6月10日上午10时,随着吊机将平台定位分段平稳地移入船坞,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制90m自升式海上作业平台正式进入该公司4号船坞进行搭载。天津德赛船东代表、ABS船检代表、金海重工相关领导及各部门干部员工近50人参加了入坞仪式。

据悉,此次进行坞内搭载的90m自升式海上作业平台是目前国内第一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带动力定位的海工作业平台。该平台为海上油田作业的自升助航式作业平台,可提供海上修井和海洋工程施工服务,并设有生活区等功能区域。平台为方形船体,四个桩腿全长约90m。船体总长78.8m,型长63.6m,型宽40m,型深5.80m。该平台的主要设备除了发电机采用进口设备以外,其他均采用国产设备,全船设备的国产化率在90%以上。如此大量使用国产设备,在国内90米自升式海上作业平台制造中并不多见。

(来源:中国船舶在线)

近日,江南造船与中远散货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新签两艘78000吨散货船。该型船总长225.00m、型宽32.26m、型深19.80m、设计吃水12.20m、结构吃水14.35m,建成后将挂香港旗,入CCS船级社。按计划这两艘船将于2015年9月30日、11月30日交船。

(来源:中国船舶网)

猜你喜欢
国际海事组织海员船级社
2022年世界海员日主题正式发布
中国连续第17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
从规范要求看各船级社对柴油机认可的差异化
盼望
盼 望
海事知识小学堂
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
中国首次独立承担的国际海事组织示范课程修订获通过
国际海事组织航行、通信和搜救分委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日本船级社发布LNG燃料船设计原则性认可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