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动导向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教学改革设计

2014-01-11 07:40陈润羊
关键词:导向生产经济

陈润羊

(兰州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在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适应既是检验高校中心工作的主要尺度,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基本要求。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载体。“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cleaner production and circular economy,CP&CE)”是高校资源环境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但在生态文明建设已成时代强音的背景下,目前的教学面临着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学效果不佳、就业契合度不高、师生评价不好等挑战。为此,推进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培养适应清洁生产审核师和循环经济规划师工作岗位的应用型人才,是“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而行动导向教学为此提供了教学依据。

一、行动导向理论的启示

“行动导向教学”也称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是指根据完成某一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及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教育的教学活动。行动导向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行动能力的发展;其设计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组织的起点,并要求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全过程;其参照标准是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依据[1]。

清洁生产审核师和循环经济规划师的培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部分高校资源环境类、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其培养具体依托“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等相关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体系的教学改革。基于行动导向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学改革,强调以清洁生产审核师和循环经济规划师的工作岗位为核心,以清洁生产审核和循环经济规划的工作任务为主线,进而培养学生在这两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

二、基于行动导向的教改思路

(一)课程核心内容及其关系

清洁生成与循环经济课程涉及4个核心概念: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教学改革要在清晰阐明这4个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基于行动导向理论,突出未来工作岗位能力需要的培养和锻炼。

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看,清洁生产总体理解为超越“末端治理”弊端而产生的一种污染预防的环境战略,是属于技术层面的,清洁生产审核是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工具;循环经济总体认为是一种超越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一种总体的发展战略;而生态文明是一种扬弃了工业文明的、新型的、更高级别的文明形态。要实现生态文明的文明形态,就要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的指导下,实施清洁生产的环境战略和循环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总体而言,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和必然选择[2]。

从现实教学设计上讲,由于生态文明目前尚在理念推广和实践探索过程中,可持续发展尽管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但其他课程中有相关内容,因此本课程的重点还是应该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切入点,结合工作需求和岗位设置,教学改革围绕培养清洁生产审核能力和循环经济规划能力进行,并通过教学流程的设计,为学生将来成为合格的清洁生产审核师和循环经济规划师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基础。

(二)教学改革的基本构想

应用已经比较成熟的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理论[3],借鉴已有的相关教改研究成果[4-7],依托“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8-12],以培养清洁生产审核师和循环经济规划师为目标,设计提出教学改革方案。该方案从构成体系上讲,包括“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学习者能力、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的设计和教学评价的设计等5个方面。笔者主要探讨最核心的教学策略的设计问题。首先进行教学环境的分析,其次创设学习情境,再次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进而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对适宜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关键要点和实施要求进行研究,最后提出教学效果评估的关键要素。

三、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策略设计

(一)教学环境的分析

教室是任何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设施。行动导向教学需要包括课桌、讲台、黑板、多媒体投影仪、屏幕、可上网的电脑等在内的一体化专业教室,这样的教室一方面可以进行传统的理论课讲授,另一方面也方便学生参与,一些学校的专业性的实验室就可满足学生有关软件或具体工作岗位的操作演练。必要情况下,可以增设课程或专业型的参观、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如进行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工艺和管理现状,征集清洁生产方案等;到设计院参观,了解编制循环经济规划文本的过程和图件制作的技巧等。这种情况下,教学环境就是企业、设计院或清洁生产的咨询机构了。

(二)学习情境的创设

面向清洁生产审核师和循环经济规划师的工作实际,教师具体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创设的情境中学习、思考相关问题。通过典型的案例,结合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生活常识,创设职业资格活动的具体情境,以开放式、多元式的提法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理解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根本区别、一般的审核技术方法、每一个不同企业所属行业的特性等。在循环经济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循环经济与线性经济的区别和联系、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的基本技术方法、区域和行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对相关区域和行业的导向和指引作用等。

(三)教学媒体的选择

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的需要和实际,结合学生的专业基础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媒体。在行动导向教学中,应综合应用多样性的教学媒体,并根据需要选择和组合使用,如传统媒体中的纸笔、教参、黑板、小型的计量和监测仪器、审核报告、规划报告等;现代教学媒体如投影、视屏和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

(四)教学方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的应用要以教学项目为载体,将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应用。基于行动导向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学设计过程见表1,以“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第一章绪论为例,关于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流程设计如图1所示。

表1 基于行动导向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学设计过程

图1 基于行动导向的“绪论”教学流程

四、教学效果的评估

行动导向教学的教学评价,要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和衡量,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评价正确引导教学设计。

基于行动导向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教学评价,要反映两大技术能力的情况:一是清洁生产审核涉及行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不同行业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环境特点、各个行业的生产过程所涉及的8个关键清洁生产的要素;二是循环经济规划涉及学科的综合性和能力要求的复合性。如经济社会环境多要素的综合规划能力,熟练使用AutoCad等各类绘图设计软件和办公软件的能力,法律和技术的综合应用以及结合能力,规划的过程以及结果的图像化呈现,需要的形象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汇合等。

基于行动导向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教学评价,评价主体是任课教师、同行教师和教学对象,评价体系应包含定性和定量的指标,评价内容和过程是开放的、动态的,评价方式要把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同时应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以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过程。

总之,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策略的设计,要以面向培养清洁生产审核师和循环经济规划师的工作岗位能力为根本教学目标,以资源环境类、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为基础。以“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教改为依托,以精品教材为切入点,针对清洁生产审核和循环经济规划进行岗位分析,归纳工作任务,划分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1] 张丽娟,黄志艳,李建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的研究综述和评价[J].中国成人教育,2011(23):52-153.

[2] 陈润羊,张贡生.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4.4-14.

[3] 陈冰梅.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0.

[4] 张军,张学洪,曾鸿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环境教育,2011(6):69-70.

[5] 蔡征宇.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教学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133-134.

[6] 孙大光,范伟民,路红军.清洁生产审核师的必备素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1):22-23.

[7] 石昌智,卢莎,曾向农,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高专《清洁生产》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91-93.

[8] 奚旦立.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9] 钱易.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概念、方法和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0] 金适.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11] 彭晓春,谢武明.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12] 曲向荣.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导向生产经济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偏向”不是好导向
用旧的生产新的!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