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

2014-01-13 14:55左秀凤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

左秀凤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检验系,郑州451191)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行,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河南省高职高专教育正向分阶段分步骤建设示范院校、特色院校方面发展,而特色专业建设最能体现出院校的特色性。高职医学检验专业教育在当前经济和社会形势下必须走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之路,且专业建设的趋势应更具有区域性特色,增加行业内的竞争力。笔者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专业建设措施。

1 河南省检验专业教育发展概况

河南省(2011年底人口已突破1 亿人) 作为中原经济建设区的核心,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但目前全省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资源配置和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和基层医务人员数量在中部六省中是最缺少的,不能够满足省内群众基本卫生需求。医疗服务离不开检验人才,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依靠检验信息综合分析,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近20年来,随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电子学等学科的发展及新兴检验技术和自动化仪器的应用,检验方法学和试剂的更新,使临床检验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对检验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据近期调研得知,河南省基层卫生检验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大专、中专和无学历人员所占比 例 分 别 为1. 36%、16. 71%、70. 89% 和11.05%;高级、中级、初级及无职称人员的比例分别为2.05%、11.00%、72.30%和14.36%。结果显示基层医学检验人员以初级职称和中专学历为主,专科学历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总体上讲,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检验人员数量少、学历层次低,技术能力有限,提供服务水平尚待提高[1]。因此高学历专业人员、在职职工培训是目前我省乡镇卫生院医学检验技术人才需求的重点。

河南省各级医学院校检验专业设置中,本科层次主要有郑州大学医学院、新乡医学院,每年的本科毕业生人数在250 人以内,毕业去向主要包括考研、市级以上医疗机构以及各大医疗器械公司,几乎没有人进入乡镇医疗单位;专科层次的院校中,除了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之外,漯河医专、南阳医专、商丘医专、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也设有检验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在600 人左右。三年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毕业生( 大专) 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地市级、县级医院检验科、血站等检验单位。但近两年检验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很少能在县级以上的医院就业,一方面由于检验专业岗位可以是终身职业,人员更替较慢,在职培训也能提高原有检验人员的工作能力;再者检验工作的机械化程度在逐年提高,对检验人员的学历要求高了、数量要求少了,这两方面的原因将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推到了一个必须思索、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境地。

2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的优势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已有60 多年的办学历史,近30年的医学专科教育,师资力量充足,积淀着丰厚的医疗文化底蕴,探索形成了“立足河南,面向基层,依托行业,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该校现开设有9个专业共20个专业方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育从2002年开始的,在同类院校中开设该专业时间最长,已经培养了1 500 余名毕业生,遍布全省的各级医学检验岗位,建立了较好的口碑。该校检验系现有教职工34 人,高级职称7 人,硕士20 人,博士2 人,在职攻读博士2 人,专职任课教师均有硕士以上学位或高级职称,50%的教师具有双师资格,系主任作为学科带头人,还是校附院检验科主任,正着手推行“系科合一”的教学方式。系科合一的教学中既能发挥专职授课教师优秀的“教”的能力,又能发挥检验科教师指导“技能”的能力,系科教师间做好“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检验专业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经常派检验专业技能课教师参与附院检验工作,每学期还聘请2~3 位检验行业的专家参与专业授课,使专业教师能走出去,又能引进来。多年的检验专业教学中,该校系不断查找不足,改革教学,总结经验,完善教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近5 a 来,检验系围绕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申报或完成的教学课题有: 省级的2 项、厅级的5 项、校级的4项,发表省级以上教学论文25 篇。

该校不仅有医学检验专业特色建设的基础和优势,还有很好的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该校地处省会郑州的龙湖教育宜居园( 南龙湖),南接郑州航空港区,与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河南检察官职业学院等8 所高等院校为邻,交通便利,教育氛围浓厚。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南龙湖作为河南省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重点区域之一,已逐渐成为中原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领先水平的科研基地。在新形势下,该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抓内涵建设是检验专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3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

3.1 完善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 世纪劳动力市场需要的不再是遵守纪律的生产线工人,而是有主见、独立的公民。在对技能的需求方面,劳动力市场对常规及非常规动手能力、常规认知的需求降低,而对非常规分析和交往能力的需求增加[2]。教学中所说的“人才培养模式”通俗的理解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所以,检验专业技能课教学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检验专业教学过程中要融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职业素质于一体,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逐步建立起以培养检验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要加强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医疗检验过程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由一个团队完成,有时候还需要医疗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的协调才能完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是完成检验工作的保证。

因此在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坚持以市场需求、能力本位、就业岗位为导向,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依据,参照检验岗位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要注重检验基本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更要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学生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检验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要能胜任科技化的检验技术,交流沟通顺利,团结协作,做一个能动性、独立性、主动创新的检验人才,这样检验专业也就有了吸引力。

4.2 提高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在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要建立人才市场调研制度,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掌握检验专业人才需求,面向检验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设置专业方向,从而保证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如果盲目地开设专业方向,生源不足,就业去向狭窄、有限,那么这样的专业方向“生”了,也会“自灭”。建立完善的毕业生信息反馈系统,通过毕业生信息反馈和专业市场调研,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形成与时俱进、切合实际的医学检验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出融“教、学、做”为一体、适合实践教学环境的特色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要制定具有重实践、多方向特色的教学计划,突出检验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加强实验实训和临床实习的管理和考核,建立具有检验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学生的职业拓展提供保证。形成真抓实效的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采取多种形式,构建多方监督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新生录取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业对口率、社会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等方面。通过重课程、建制度、完善体制、抓效益,培养适合检验工作岗位的人才,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才能更好地促进我省医学检验队伍的壮大。

4.3 提高师资力量 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课程质量、造就特色专业的重要保证。“师夷长技以制夷”,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加强检验专业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的引进和临床医学检验专家的兼职聘任,让校外专家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改善检验专业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另一方面对检验专业任课教师的培养,如教师参加进修、学术交流、研讨等。尤其是重点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注意选拔专业带头人,为专业的梯队建设和课程建设搭建平台。同时通过学校内部分配机制的日益完善,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强化教师的敬业精神,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形成了以老教授带头、中青年教师为中流砥柱的一支业务过硬、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稳定的师资队伍。

高校教学信息化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要引导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能力,如鼓励和支持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模拟教学、网上教学等手段。网络学习、终身学习是当今和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学信息化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和手段获取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的疑难,努力培养综合能力强的检验人才。

4.4 合理配置和运用教学资源 从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检验专业的角度来看,很难扩大检验专业的招生规模,今后检验专业要向“做精”、“做细”,强化专业外延、紧抓内涵建设。①完善多媒体教室设施,如全方位铺设建立校园教学网络、开通电视闭路线,在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校园网络教学,发挥师生共主体的教学能力,真正提高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3]。②调整校内实验实训室,合理配置实验教学资源,开展小班实验教学,确保实验教师能力到位、人员到位,让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增加实验动手机会。③增加投资,完善实训软件及设备,打造检验专业重点实验室( 如建立校内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与免疫学检验等重点实验室),给教师提供科研的空间,以科研促进教学。合理化配置资源、有效利用资源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提高检验专业特色建设。④检验专业要建立适合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为检验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特色建设要坚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检验教学机制。检验专业建设要紧跟中原经济发展,在民生建设中借助地理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抓住机遇,增加资源投资,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工作重点,紧抓内涵建设、重视教科研水平的提高,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更好地培养适应中原经济发展中医疗卫生事业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检验专门人才。

[1]李晓东,李敏霞,李振江,等.河南省乡镇卫生院检验人才培养需求及服务开展调查报告[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4(4):571-574.

[2]陈云霞.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D].兰州:兰州大学,2010:6.

[3]左秀凤,胡立磊.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开发的整合[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6(1):83-85.

猜你喜欢
医学检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