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右军致周益州书《成都帖》释文与解读

2014-01-20 20:26陈友山
文史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益州书圣蜀地

陈友山

王羲之草书成都帖,系辑王右军写给当时益州刺史周抚的信札15则,共597字。周抚,字道和。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桓温攻成都,李势降,以抚为益州刺史,镇守成都达18年之久,直至公元366年卒于成都。周抚是王羲之的亲戚,又是世交友好。王羲之卒于公元361年,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可能有14年之久。王右军与周益州书,在唐时,多集中收入《十七帖》中。《十七帖》计书札二十八通,因第一札首有“十七”二字,故名。该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草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字迹及言语以数相从、缀成卷,以贞观两字为二小印印之,褚河南监袋。”(张彦远:《书法要录》)南宋朱熹在马庄甫摹刻《十七帖》题跋中说:“惟此十七帖相传真的,当时虽已入官帖中,而原帖故在人间,得不淆乱……书词问询蜀道山川人物屋宇图画至纤至悉,盖深有意于浏览而竟不遂,岂所谓不朽之盛事。”明代杨升庵编纂《全蜀艺文志》时,在赤牍之部,收入王羲之与周益州书八则。清代书史家对《十七帖》的版本流传、文义释字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包世臣的《十七帖疏证》则进一步按收信者分类归并,得出《十七帖》中有十九通是写给周抚的,并对这十九通的言辞、文义和相关史事作了精辟的疏证,对我们今天了解与周益州书的丰富内涵有很大帮助。王羲之与周益州书,除集中收入《十七帖》中外,其中《旃罽帖》《儿女帖》《蜀都帖》《谯周帖》《清宴帖》《盐井帖》《七十帖》和《益州帖》等诸帖,分别被收入淳化、大观、澄清堂、宝贤堂等官本法帖中。

王羲之草书成都帖,辑录《十七帖》中十五札,都是王羲之向周抚问蜀中事的。现就帖中的成都城楼、讲堂、人物、物产、山川诸奇,以及相约以期“登汶领欲游目”的墨迹,加以归类、移并,使其前后编次较为顺当,以有助于在欣赏王羲之草书的“疏放研妙,气象超然”“书中之龙,煊赫名帖”的同时,有助于了解书圣笔下的古蜀成都的历史风貌,也有助于了解书圣那种心系成都、向往益州的千古深情。

1.成都帖(原《十七帖》之二十三)

往在都,见诸葛显,曾具问蜀中事,云:成都城池,门屋、楼观,皆是秦时司马错所修。令人遥想慨然,为尔不?信具示,为广异闻。

2.讲堂帖(原《十七帖》之二十一)

知有汉时讲堂在,是汉何帝时立此?知画三皇五帝以来备有。画又精妙,甚可观也。彼有能画者不?因欲摹取,当可得不?信具告。

3.严君平帖(原《十七帖》之十七)

严君平,司马相如、杨子云,皆有后不?

4.谯周帖(原《十七帖》之二十)

云谯周有孙口,高尚不出,今为所在?其人有副此志不?令人依依,足下具示。

5.盐井帖(原《十七帖》之十四)

彼盐井、火井皆有不?足下目见不?为广异闻,具示。

6.邛竹杖帖(原《十七帖》之三十一)

去夏得足下致邛竹杖,皆致。此士人多有尊老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远惠之至。

7.天鼠膏帖(原《十七帖》之十六)

天鼠膏治耳聋有验不?有验者乃是要药。

8.旃罽帖(原《十七帖》之二十四)

得足下旃扇,胡桃药二种。知足下至,戎盐乃要也,是服食所须,知足下谓顷服食。方回近之,为许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卿,以当一笑。

9.药草帖(原《十七帖》之二十五)

彼所须此药草,可示,当致。

10.青李帖(原《十七帖》之二十六)

青李,来禽,樱桃,日给滕,子皆囊盛为佳,函封多不生。

11.胡桃帖(原《十七帖》之二十七)

足下所疏,云此果佳。可为致子,当种之。此种彼胡桃皆生也。吾笃喜种果,今在天里唯此为事,故远及。足下致此者大惠也。

12.清晏帖(原《十七帖》之二十八)

知彼清晏岁半,又所出有无,一乡故是名处。且山川形势乃尔,何可以不游目。

13.七十帖(原《十七帖》之十一)

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体气常佳,此大庆也。想复善加颐养。吾年垂耳顺,推之人理。得尔以为厚幸,但恐前路转欲逼耳。以尔,要欲一游目汶领,非复常言。足下但当保护,以此期,勿谓虚言,得果此缘,一段奇事也。.

14.蜀都帖(原《十七帖》之十三)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杨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15.儿女帖(《十七帖》之十九)

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以毕,唯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明示。

以上释文是笔者初读《十七帖》的笔录,草书辨字可能有误,标点、断句也可能不符合原意。千年以前晋代的用语、名词尚需深入探求、解析。而仅从初步释文,似乎大体上可以感悟到书圣与周益州书的心路历程。

读《晋书·王羲之传》,我们知道书圣“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有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军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劝使应命,乃遗羲之书”。而羲之却报书曰:“吾素无廊庙志”,“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由此可见其对关陇、巴蜀之关注。而在都城为官之时,对于来自蜀地人士多有询问蜀都之事,对扬雄《蜀都赋》、左太冲《三都赋》等有关古蜀文献皆曾广泛阅读。永和二年,周抚随桓温攻蜀,后任益州刺史,镇守成都。周益州遂成王羲之询问蜀事的最佳人选,故王在《十七帖》中有众多的与周益州书。从这些札中可以清楚地了解王羲之“心系成都,向往益州”的成都情结。其心路历程,似乎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问蜀事,广异闻(1—5帖)

这是通信初期的信札,一问诸葛显(颙)所说的成都城池门屋楼观,皆是秦时司马错所修,是否真实可信?二问石室讲堂是汉何帝立此?能否请人摹取三皇五帝的精妙壁画?三问西蜀名人严君平、司马相如、扬雄等人有无后人存世?四问谯周的孙子现在哪里,是否真如传说那样高尚不出?五问盐井、火井足下是否亲眼所见……这些询问的目的仅是为了“广异闻”,请求足下来信“具显”、“具告”,初步表达了书圣对蜀地风土人物的关注之情。

二、得蜀物,感远惠(6—12帖)

从这七通札中,可以得知周益州在复信中对上述询问都作了回答,同时随信赠了众多蜀地特产:邛竹杖、旃罽、胡桃、天鼠膏、戎盐和药草;还用囊装多种花果树木种子,以供在江南引种……这些馈赠一方面传达了周益州对王右军的深厚情意,也展示了蜀地“所出有无”的丰富特产,增进了书圣对益州、成都的了解和感情。而王帖则对周益州的“远惠”、“大惠”表达了感激之情。

三、得别疏,益游目(13一l5帖)

在与周抚的大量书信中,对王羲之的成都情结最终形成者是《清晏帖》《七十帖》和《蜀都帖》等三帖。《清晏帖》虽然仅有三十个字,却表达了书圣对益州、对成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首次表达了“何可以不游目”的愿望。《七十帖》则是周抚年届七十,羲之将逾耳顺时写的信札。信中一方面表示值得“大庆”和自己“厚幸”的同时,也深“恐前路转欲逼耳”,遂下决心及早“一游目汶领”;又深情提醒周益州“但当保护,以俟此期”,实现“得果此缘,一段奇事也”!在前些时的信中尚说“无缘见卿,以当一笑”,而此信则说“非复常言”,“勿谓虚言”,又再次表示,一定要“登汶领,欲游目”。《蜀都帖》是与周益州书中最长的信札,也是书词最完整的信札。在长达一百零二个字的信札中对周益州专文介绍“具彼山川诸奇”信札的高度评价,明确表示读后更感到扬雄《蜀都帖》及左太冲《三都赋》的“殊为不备”,而且读后更感到“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并进一步表示,要立即动身前往蜀地,“至时示意,告卿求迎”。王羲之在即将动身之前,深感“真以日为岁”,“但言此,心已驰于彼矣”;再三表示:“要欲及卿在彼”之时,实现“登汶领,峨眉而旋”这一“不朽之盛事”!书词中表达的成都情结,竟如此强烈,非是寻常人所能想像的,以至千年后的我们读后仍然怦然心动,感慨万千!

《儿女帖》写作时间,可视为致周抚最后的信札。是信把“登汶领,欲游目”的时间定在“唯一小者”“过此一婚,便得至彼”。这唯一小者,当是七子王献之。王献之生于东晋建元二年(公元344年),到书圣逝世的当年(公元361年),刚好十八岁。王献之的婚期问题,书家有不同的推断。而王羲之的最终没能“至彼”——来到成都,是因为小儿的婚期的影响,还是由于疾病缠身未能成行,尚待求证研究。

书圣的宏伟愿望未能实现,不能“登汶领,(欲)游目”,是书圣的遗憾,也是天府之国成都的遗憾!书圣足迹虽然未至成都,但书圣的巴蜀情结却长存于《与周益州书》的墨迹之中。在华夏大地上的一座城市能获得书圣的这样多的关注和赞美,在全国不是绝无仅有,也是为数不多吧!让我们永远珍视书圣这种“心系成都,向往益州”的千古深情,让我们永远珍惜书圣这份7l行597字的文化遗产——草书《成都帖》!

猜你喜欢
益州书圣蜀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益州财富的非正常东流
益州七友瀞园展——“益州”与“逸品”
王羲之和鸭儿饺子铺
宝墩遗址:蜀地城市之源
浅析王羲之书法在唐宋书法史中的地位
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及其重要深远影响
书圣王羲之
地灵人杰 蜀地少年
追寻小平足迹: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地灵人杰蜀地少年
蜀地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