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偏头痛48例

2014-01-24 15:07王英淑张全霞殷丽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2期
关键词:耳尖耳郭太溪

王英淑 张全霞 殷丽红

(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264200)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偏头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很大,超过1/2的患者头痛会影响工作或学习,近1/3的患者可因头痛而缺工或缺课。笔者于2011年2月~2014年2月采用针灸配合耳尖放血治疗本病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威海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21例,女27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年。主要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和烦躁不安,发作前常有先兆,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治疗方法

1.针刺疗法:主穴:百会、四神聪、风池、天柱、完骨、合谷。肝阳上亢型加太冲、太溪;痰浊型加阴陵泉、丰隆;瘀血型加血海、三阴交;肾虚型加悬钟、太溪;气血亏虚型加气海、关元。患者取仰卧位,以75%酒精行常规皮肤消毒,取0.25×40mm无菌针灸针,直刺0.5~1.2寸,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d再继续下1个疗程。

2.耳尖放血: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以坐位为佳,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先用手指按摩耳郭使其充血。医者双手消毒后戴无菌指套,严格消毒后医者左手固定耳郭,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约1~2mm深,随即出针,放血,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郭,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出血量一般根据患者病情、体质而定。每次放血约10滴,每滴如黄豆大小,约5mm直径大小。疗程:一般是1周治疗2次,3周为1个疗程。两耳可同时操作。

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的标准。控制:疗程结束无发作性头痛症状,停止治疗1个月不复发;显效:症状减轻1级以上,并达到至少0~1级;有效:治疗后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及伴随症状4项指标至少有1项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控制11例,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3.3%。

体会

偏头痛属中医学“头风”“头痛”范畴,偏头痛以头的左右侧部疼痛为主,而头侧部为手足少阳经脉分布位置,耳尖穴的周围,散在着足少阳胆经等经脉的支脉、支别,《灵枢·官针》篇指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以逐邪气而来血气”。现代研究认为,刺血能迅速降低颅内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缓解血管痉挛状态,从而缓解偏头痛症状[1]。故取针刺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偏头痛,可以起到行气活血、通经止痛之功。本观察显示针灸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偏头痛具有效果好、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黎崖冰.刺血法治疗偏头痛65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30(5):75-76.

猜你喜欢
耳尖耳郭太溪
耳尖放血配合耳背沟穴位按摩治疗急性高血压
适当放血可治猪病
新生儿耳郭畸形发生率调查及表型分析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
孩子长“猿耳”,千万别等自己恢复
《针灸大成》太溪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温暖手脚
“先天性耳郭形态异常的分类及治疗现状”点评
太溪穴的临床应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