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4-01-25 03:18李爱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用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李爱平

(山西临汾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西 临汾 041000)

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李爱平

(山西临汾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西 临汾 041000)

溃疡性结肠炎为一种病因不明的溃疡性病变以及慢性炎症,随着临床药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分别采用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文重点论述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情况。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为一种原因尚未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变范围仅局限于黏膜下层以及大肠黏膜,病变多发生于直肠以及乙状结肠,甚至是整个结肠。该疾病的病史较长,表现为病情反复发作,20~30岁人群发病率最高[1]。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黏液脓血或血便,为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祖国传统中医学认为该病属中医学上的“肠澼”、“痢疾”、“泄泻”范畴,主要病位为肠。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有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本次研究中,分析不同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1 西医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关键在于不采用类固醇激素,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因药物或疾病自身而引发的并发症。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具体病变部位而给予患者对症治疗。

1.1 灌肠治疗:针对病变局限于直肠患者,临床最常用的是给予患者5-氨基水杨酸类(5-ASA)药物实施灌肠治疗。纪逢春[2]等研究中随机将患者划分为两组,给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庆大霉素8万U、甲硝唑0.4 g、生理盐水100 mL实施灌肠治疗。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治疗后有效率为89.5%,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韦明等研究中,给予患者采用氮磺胺吡啶4 g、粉碎后与0.5%甲硝唑注射液200 mL混合用药治疗,加温至39 ℃,给予患者实施灌肠治疗,治疗有效率为74.29%。

1.2 口服或静脉注射治疗:一般情况下,临床在治疗广泛或严重的肠道病变疾病,会联合采用5-ASA药物给予患者口服或灌肠治疗,或给予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用药治疗。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均无效,可静脉给予患者钙调神经钙磷酸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肿瘤坏死因子-α或免疫抑制剂实施治疗。巴善铎[3]等临床研究表明,在用药治疗时,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采用不同方法治疗,最基础的治疗方法是给予患者传统的药物治疗,包括给予患者抗生素(主要采用甲硝唑以及喹诺酮类药物连续用药10 d治疗)、益生菌、美沙拉嗪用药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则采用静脉滴注氢化考的松治疗,后改用强的松口服治疗。免疫抑制剂则选用硫唑嘌呤维持缓解患者病情。用药治疗后,采用西药口服用药治疗完全缓解率为50.0%,治疗效果良好。观察用药治疗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6例仅表现为轻微腹痛情况,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1.3 其他疗法:临床学者研究认为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与大量白细胞渗入肠道黏膜相关,白细胞提取法为一种新型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可机械性将白细胞移出循环系统,提高患者的缓解率以及应答率,且耐受性以及安全性良好,认为采用白细胞提取法为减少甚至取代糖皮质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有效方法。Kleiveland[4]等研究表明,给予45例未采用糖皮质激素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4周的白细胞提取治疗后,可见疾病活动指数下降显著,缓解率为72.1%,无不良反应。

2 中医治疗

2.1 口服中药治疗:祖国传统中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发主要是因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累过度、外感时邪等导致的,其基本病因为痰浊、血瘀、气滞等,其病主要在肠,涉及肺、肾、肝脾等脏器。其病机为气滞络瘀、基础为脾虚失健,诱因为饮食不调。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对大肠湿热证,可采用芍药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证可采用中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脾胃气血证可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血瘀肠络证可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纪逢春等研究表明,采用中药煎剂,熬成汤剂给予患者用药治疗。用药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7.6%,并观察黏膜改善良好。

2.2 中药口服联合灌肠治疗:中药口服与灌肠方法联合,可起到标本兼顾、内外兼治效果,治疗效果显著。刘红[5]等临床研究表明,给予患者内服中药治疗,方剂主要成分为白头翁、白芍、秦皮、制大黄、白芨、地榆炭、枯矾、三七粉、黄连、白花蛇舌草,连续用药治疗,并结合给予患者思密达混悬液灌肠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8.0%,且用药治疗后观察可见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3.1 西药灌肠+中药汤剂灌肠:韦明[6]等临床研究表明,治疗组采用自拟灌肠方剂联合西药保留实施灌肠,治疗所采用的方剂为败酱草、马齿苋、红花、五倍子、苍术、黄柏、苦参、红花、甘草等,熬制成汤剂待降温后加入柳氮磺胺吡啶、甲硝唑粉剂,对照组仅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粉碎后与甲硝唑注射液混合均匀后给予患者实施灌肠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4.29%,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43%,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对照组出现4例用药不良反应,复发8例,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复发5例,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复发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西药口服+中药口服+中药灌肠:贾军峰[7]等研究表明,A组口服美沙拉嗪,B组采用口服美沙拉嗪+中药口服+中药灌肠治疗,A组近期治愈率为30.0%,有效率为67.5%,B组近期治愈率为52.5%,有效率为90.0%,A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B组出现1例,B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与A组相比,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总结以及展望

当前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的方法为口服以及灌肠治疗,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西药口服+中药口服+中药灌肠,西药灌肠以及中药汤剂灌肠治疗,其中西药口服+中药口服+中药灌肠方法应用比较广泛[8]。常用的口服西药的美沙拉嗪、思密达、强的松以及柳氮磺胺吡啶,灌肠中药有黄连、地榆、白芨因白头翁。对比单纯西药以及中西医联合治疗,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应用安全可靠,可被广泛到临床治疗中[9]。

[1] 刘敬军,郑长青,潘丽丽,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23):2806-2807.

[2] 纪逢春,于海鹰.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5):628-629.

[3] 巴善铎,王青云,陈新,等.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3,18(1):39-40.

[4] Kleiveland CR,Hult LTO,Spetalen S.The noncommensal bacterium Methylococcus capsulatus (Bath) ameliorates 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induced ulcerative colitis by influencing mechanisms essential for maintenance of the colonic barrier function[J].Appl Environ Microbiol,2013,79(1):574-576.

[5] 刘红,许雷.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6):68-69.

[6] 韦明,唐奇端.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5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6):891-892.

[7] 贾军峰.中西医诊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2):66-67.

[8] 王新汉,王晓翠.简析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2):2070-2071.

[9] 陈曦,田耀州,夏军权.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293-294.

R574.62

:A

:1671-8194(2014)32-0060-02

猜你喜欢
用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个体优选用药治疗方案对精神分裂病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莫西沙星单用与联合用药治疗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黄芪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