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2014-01-25 03:18吕永良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颅脑

吕永良

(吉林省抚松县医院,吉林 抚松 134500)

CT和MRI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吕永良

(吉林省抚松县医院,吉林 抚松 134500)

目的 分析研究分析研究CT和MRI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给予67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别采用CT和MRI诊断检查,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异常部位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诊断方法相比,MRI在诊断方法更优,疾病检查准确率更高,应用效果显著。

CT;MRI;急性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为一种常见的外伤疾病,随着当前经济水平不断快速发展,各种致伤因素不断增加,导致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不断增加。该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特点,多会影响预后或患者生命健康[1]。因此,及时诊断患者病情,对于成功预后或治疗患者疾病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中,对比分析CT和MRI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效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分析我院从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7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按照诊断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甲组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为22~78岁,平均年龄为(50±1.1)岁,乙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23~76岁,平均年龄为(49±1.2)岁。致伤原因:坠落伤10例,交通事故23例,打击伤34例。临床症状表现为:肢体偏瘫24例,抽搐10例,恶心、呕吐24例,头痛9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P>0.05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用于本次研究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评价患者的损伤程度,轻度损伤GCS评分(13~15)为35例,中度(8~12)分为21例,重度(<8分)11例。

1.2 方法:67例患者按照诊断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甲组采用CT诊断方法检查,具体操作行为:采用CT机给予患者实施常规的轴位(以听眦为基线)连续10~11层层距10 mm,层厚10 mm的CT扫描。乙组采用MRI检查方法诊断检查,具体操作行为:采用0.2T磁共振实施扫描。具体的扫描设置参数:横轴位设置为SET1 WII(TE 12 ms,TR 500 ms),TSE T2WI(TE 103 ms,TR4600 ms),DWI(TE 92 ms,TR6202 ms),FLAIR(TE 72 ms,TR 6000 ms),矩阵设置为256× 384,冠状位和矢状位设置为T1WI,病灶部位3 mm处,可实施每间隔1 mm的2~3次的加层扫描检查。

1.3 指标观察: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具体异常部位的阳性检出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15.5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0.05,P<0.05)。

2 结 果

分析研究两组患者异常部位的阳性检出率情况,甲组顶枕叶损伤阳性检出率为5.4%(2/37),额颞叶损伤阳性检出率为5.4%(2/37),颞叶损伤阳性检出率为16.2%(6/37),额叶损伤阳性检出率为18.9%(7/37),乙组顶枕叶损伤阳性检出率为10.0%(3/30),额颞叶损伤阳性检出率为20.0%(6/30),颞叶损伤阳性检出率为23.3%(7/30),额叶损伤阳性检出率为30.0%(9/30),乙组患者的异常部位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颅脑损伤疾病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疾病合并发生,分析该疾病发生主要是因火器伤、工伤事故、高处坠落、交通事故而导致的。尤其是当前交通事业以及建筑事业的不断快速急性发展,致使急性颅脑损伤的病死率显著提升[2]。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出现呕吐、头痛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脑膜刺激;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则表现为明显的神经系统受损以及意识丧失,多数患者在手术后会表现为原发性持久昏迷,清醒期较短。因其发病急,病情复杂多变,神经状态不稳定,因预后不良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缺陷。为了有效治疗急性颅脑损伤,首先应对患者进行明确的诊断,CT扫描方法可快速检查,应用广泛,且应用检查中无明显的禁忌证[3]。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MRI扫描可明确具体的肺出血性和出血性病变,但需较长的检查时间,对患者运动情况比较敏感。因此,提高临床诊断效果,对后期的预后以及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因此明确具体的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方法诊断价值,对于成功预后以及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4]。

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67例患者均为急性创伤或创伤后症状加重需要采用急诊治疗。根据具体的创伤部位可划分为软脑膜损伤、神经轴索损伤、脑实质以及血管损伤、颅骨骨折以及头皮软组织。CT检查为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是根据人体不同组织不同的X线吸收以及透过率,可采用具有较高灵敏度仪器测量人体组织,拍摄人体被检查部位的立体或断面的具体图像,统计测量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将其录入到电子计算机后经处理,可明确发现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该诊断方法可显著提高脑外伤的确诊率。且该诊断方法具有操作快捷方便的特点,其临床价值显著。磁共振成像方法为一种断层成像,是借助磁共振现象获得人体电磁信号,图像反映出人体的具体信息。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以物理现象为基础,建立一套磁共振信号空间编码,可有效重建人体图像,可明确显示物理的空间分布,以及多个方向的断层图像,成立的三维图像,因直接来源于物体本身,也可将其看做发射断层成像,其成像不需借助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即可成像,有效保证成像的安全[5]。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乙组患者的异常部位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刘汉东等临床研究基本相符。相较于其他的检查方法,MRI检查方法的分辨率以及对比度较高,其扫描术野较大。其诊断方法明显优于CT诊断检查方法。

综上所述,在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疾病时,采用MRI诊断方法,诊断效果更为显著,可显著提高临床预后以及治疗效果。同时应该注意,为了全面做好颅脑损伤影像学检查,医护人员应彻底、全面了解影像学检查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1] 刘汉东.急性颅脑损伤中的CT、MRI诊断价值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13):52-53.

[2] 杨文军.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591-592.

[3] 张东杰.7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头痛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7):213.

[4] 刘旋辉.急性颅脑损伤CT、MRI诊断和鉴别诊断规律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112-113.

[5] Li X,Luo P,Wang Q,et al.Electroacupuncture Pretreatment as a Novel Avenue to Protect Brain against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J].Evid Based Compl Alternat Med,2012,2012(8):5556-5558.

R651.1+5

:B

:1671-8194(2014)32-0147-02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颅脑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小硬膜窗策略在重型颅脑创伤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