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4-01-25 03:18蔡继宝侯庆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帕胺吲达氨氯地平

蔡继宝 侯庆春

(德惠市人民医院内二科,吉林 德惠 130300)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观察

蔡继宝 侯庆春

(德惠市人民医院内二科,吉林 德惠 130300)

目的 对应用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对合并患有冠心病的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4例合并患有冠心病的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7例。采用氨氯地平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电图表现恢复正常时间、血压水平恢复正常时间、用药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停药后高血压并冠心病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对合并患有冠心病的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氨氯地平;吲达帕胺;冠心病;高血压;治疗

高血压疾病作为临床上常见心血管类疾病的一种,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高血压疾病出现之后,病情进一步发展,往往会合并出现脑、肾等主要脏器的并发症[1]。冠心病是高血压疾病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两种疾病合并出现的概率极高,对广大患者机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极[2]大。本次研究对合并患有冠心病的高血压疾病患者应用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合并患有冠心病的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44~87岁,平均年龄(61.3±1.9)岁;冠心病患病时间1~8年,平均患病时间(3.2 ±0.6)年;高血压病史1~14年,平均病史(4.4±0.8)年;治疗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42~86岁,平均年龄(61.5± 1.8)岁;冠心病患病时间1~9年,平均患病时间(3.1±0.7)年;高血压病史1~13年,平均病史(4.2±0.9)年。上述4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①患者有明确的高血压疾病史;②经临床心电图等检查病情确诊为冠心病;③高血压疾病病史在15年以内;④冠心病患病时间在10年以内;⑤患者年龄在40~90岁;⑥患者自愿选择接受药物治疗;⑦排除患者合并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可能;⑧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 排除标准:①患者没有明确的高血压疾病史;②经临床心电图等检查病情没有确诊为冠心病;③ 高血压疾病病史在15年以上;④冠心病患病时间在10年以上;⑤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下,或在90岁以上;⑥患者不愿选择接受药物治疗;⑦患者合并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⑧患者不愿参与本次研究。

1.4 方法。对照组:口服苯磺氨氯地平,每次5 mg,每天1次,计划治疗1个月;治疗组:口服苯磺氨氯地平,每次5 mg,每天1次,口服吲达帕胺,每次1.5 mg,每天1次,计划治疗1个月[3]。

1.5 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恢复正常时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情治疗效果、血压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人数、用药计划实施总时间、停药后高血压并冠心病病情复发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6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显效:舒张压水平下降幅度超过10 mm Hg且已经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或舒张压下降水平超过20 mm Hg,眩晕、心悸等症状表现彻底消失,心电图表现基本或完全恢复正常,硝酸甘油用量减小幅度达到或超过80%;有效:舒张压水平下降幅度没有达到10 mm Hg,且已经降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降低水平达到20 mm Hg,眩晕、心悸等症状表现明显减轻,心电图表现与用药前有显著改善,硝酸甘油用量减小幅度超过50%,但没有达到80%;无效:血压水平各项指标没有出现明显变化,眩晕和心悸等症状表现仍然存在且较为明显,心电图表现与用药前无明显差异,硝酸甘油用量减小幅度没有达到50%,或病情进一步严重发展[4]。

1.7 数据处理方法: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电图表现恢复正常时间、血压水平恢复正常时间、用药计划实施总时间: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氨氯地平治疗后(7.38±2.15)d心电图表现恢复正常,治疗后(9.42±3.11)d血压水平恢复正常,该组临床用药计划共计实施(13.08±3.16)d;治疗组患者应用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后(5.13±0.86)d心电图表现恢复正常,治疗后(7.50±2.43)d血压水平恢复正常,该组临床用药计划共计实施(10.29±2.54)d。三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情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氨氯地平治疗后,有9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情治疗达到显效标准,16例有效,12例无效,该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为67.6%;治疗组患者应用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后,有13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情治疗达到显效标准,21例有效,3例无效,该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1.9%。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氨氯地平治疗期间有9例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应用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期间有1例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4 停药后高血压并冠心病复发率:对照组患者停止应用氨氯地平治疗后1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情再次复发,复发率为29.7%;治疗组患者停止应用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后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情再次复发,复发率为5.4%。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氨氯地平是临床上常用的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类药物的一种,该药物通过口服途径给药后,能够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血管平滑肌,使血压水平与血管阻力水平明显降低,而且能使心肌的耗氧量明显降低,使心肌缺血状态得到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有效缓解,切实的对患者的心脏起到有效保护作用。吲达帕胺是利尿剂类药物的一种,该药物作用于人体后可以通过对远曲小管皮质再吸收作用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进而达到有效的利尿效果,药物应用的整个过程中患者血管紧张度还有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现,可以使血管所承受的阻力水平减轻,使血压水平明显降低[5]。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实施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血压异常与心绞痛等症状表现得到显著改善。

[1] 张琰,杨蕾,刘梅,等.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27(12):174-175.

[2] 余盛龙,陈次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1,18(13):156-157.

[3] 郑新民.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556-557.

[4] 谢玉霞,武刚.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16):640-641.

[5] 熊炜燊.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121-122.

R544.1;R541.4

:B

:1671-8194(2014)32-0152-02

猜你喜欢
帕胺吲达氨氯地平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20例吲达帕胺不良反应分析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吲达帕胺在高血压患者体内药动学研究
纤维素键合手性柱拆分分析吲达帕胺对映体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吲达帕胺溶解度的影响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930例效果观察